小国学网>故事>理解彼此的差异

理解彼此的差异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5:37  热度:9℃

1928年,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林风眠受蔡元培的赏识和提携,被聘任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学院首任院长。林风眠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

林风眠上任后,决定聘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来校任教。当时,齐白石虽已年过花甲,却还未真正成名,甚至还被一些正统国画家所讥笑。但林风眠力排众议,坚持去请齐白石出山。面对林风眠的诚意相邀,齐白石却淡然拒绝:“我是个乡巴佬,不适合去洋学堂教书。”但林风眠并不放弃,一次次地登门诚邀。最后,齐白石终于松了口:“要我去教书可以,不过我上课必须要坐一个特制的藤椅,而且每天下课你要亲自送我出校门。”“好的,没问题,我一定做到。”林风眠爽快地答应了。

之后,林风眠便亲自将精心为齐白石制作的藤椅送到教室,每天下课,还把齐白石送到校门口。林风眠的好友不解地说:“你聘请他来教书,他不感激不说,还这么摆架子。”林风眠摆摆手笑着说:“话不能这么说,我们请人家来自然应该尊重人家的习惯嘛。”“这么说,你知道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古怪的要求了?”好友接着问。林风眠摇了摇头:“不知道。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脾性,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不会相同。我们可以不理解,但一定要尊重。”好友听完情不自禁地对林风眠竖起了大拇指。后来,齐白石也激动地握着林风眠的双手说:“林校长,我信得过你了。”

面对齐白石的古怪要求,林风眠并没有去问为什么,而是选择了去尊重。其实,在尊重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林风眠豁达、大度、理解他人的独特品质。正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林风眠最后不仅赢得了齐白石的尊敬,更赢得了众人的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 诺贝尔的爱情故事

    诺贝尔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也没有固定住所。他曾说过:“我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我的家。” 一生未婚的诺贝尔也曾有过三次短暂的爱情生活,但都以悲剧而结束,他倾心的3位女性一个早逝,一个有情无缘,一个无知而负心。1876年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大元

  • 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共产生过777名状元,但父子同为状元的,只有北宋时期的梁灏、梁固父子,他们是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状元”。梁灏、梁固父子是郓州须城人(今山东省东平县州城镇),家乡人民以这一对“父子状元”为荣耀,后人为其修建了“父子状元”坊

  • 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是谁?

    科举制度初期仅考文章经术,考武艺始于武则天时。《新唐书·选举制》:“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资治通鉴》卷二○七:“则天后长安二年春正月乙酉,初设武举。”历代武状元知名度较高的则甚少,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安史之乱

  • 中国大使刘文岛灌醉希特勒的故事

    1932 年8 月初的一天,希特勒及部分纳粹党头目兴致勃勃地出席有各国驻德使节参加的大型宴会。在不久前举行的国会选举中,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党再次获胜,夺得了320 个席位,使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希特勒及纳粹党头目们也由此陷入极端狂热和亢

  •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童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绍兴乡下安桥头外婆家里,后来又到皇甫庄大舅父家里寄居。安桥头、黄甫庄都在绍兴昌安门外水乡,宽狭纵横的河流静静地流过村边。鲁迅喜欢到乡下去,他把那里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崭新的世界。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读深奥难懂的《四书

  • 苏格拉底的故事:人生的真谛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 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 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 揭秘:西施之死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住在西村,因为天生丽质,貌美绝世,远近闻名,所以人们不喊她的名姓,故把这位西村的施家姑娘称作西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

  • 毛泽东妙语谈胜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重庆的文艺界人士邀请他演讲。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你们是否能够战胜蒋介石?”毛泽东略一停顿,很风趣地说:“蒋先生(指蒋介石)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