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从死亡里回溯人生

从死亡里回溯人生

收录日期:2025-08-08 11:52:37  热度:10℃

袁君的人生,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葬礼劈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那场葬礼之前,袁君是大连电视台一名记者,过着有选题忙死,没有选题死忙的高压锅生活。袁君机械地忙碌着,周而复始地为前途和钱途烦恼。

2004年,特别报道组的一个战友因过劳猝死,台里委托袁君为其做一个悼念的片子。袁君怀着巨大的悲伤整理了同事职业生涯里所有的新闻报道,制作得很用心,想通过这种方式为同事加兄弟的人生完美收官。片子的解说词后来被同事的家人看到,他们希望能够作为同事葬礼上的悼词。而袁君成了葬礼当仁不让的主持人。

葬礼简朴厚重,在哀乐声中袁君读着为同事写的悼词:“他总是在每一条新闻播出之后卖力地回味,看看整个事件是否还有继续跟进的可能,看看自己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是否还有缺陷。他说,这既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成功有时就是一种为难。”

“或许,直到骤然离去,他依然没有实现他想要的成功。可是,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每一天都努力超越自己,这种坚持本身就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尽管他没有来得及问自己是否令自己满意,可是,我们可以替他回答,他来过,很优秀……”

葬礼结束时,同事的爸爸紧紧地握住袁君的手说:“谢谢你,你比我们更懂他。”那天回到家里,袁君没有像平常一样上网看片子、找选题,而是破天荒地下了厨房,做好了饭之后,在楼下等老公和女儿回家。

袁君没有跟他们提及同事的葬礼,只是这场葬礼在祭奠一个生命逝去的同时,也让袁君对自己的人生获得了重新的认识。还好,她还有时间,她还有健康,她还能好好地善待每一个重要的人。

袁君主持葬礼的名气渐渐在大连传开。2010年底,一位亿万富豪的妻子找到她,希望她能给她老公主持葬礼。与生前的风光相比,那位亿万富豪的死很仓促,抑郁症在他45岁时夺去了他的生命。

富豪的妻子给袁君看了大量逝者生前的日记,袁君震撼了。财富对这位逝者来说早已成了数字,他的使命是管理这堆数量庞大的数字还有数百员工的命运。很多事务已经与个人喜好和利益没有多少关系。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边处理集团内部的争斗,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

袁君读着这位亿万富豪的生前日记,想着如同这位富豪一样匆匆的赶路人,敬意有之,叹惋有之,悲凉亦有之……

逝者已矣,但袁君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还活着的人。

在这个富豪的葬礼上,袁君公布了这位富豪一天的开销,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费。因为没有时间,他拼命赚钱,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在日记中他写道,他的快乐竟然来自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他让司机等拖车来,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这时他惊奇地发现,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我最后一次见它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一起去踏青。”

这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袁君在悼词里写道:“他不是在车上,就是在飞机上,也有可能是在会议室里。他的生命自从承担起百人的企业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四季。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得第一桶金的激动,也不是公司十周年庆典上的高朋满座,而是那个步行的午后。

那一路惊奇的发现,我想,最后的时光里,他一定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芬芳的小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应该是笑着走过那条通往天堂的小路,甚至还哼起了儿歌……所以,在此,让我们一起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那是袁君第一次在葬礼上听到掌声,她知道那不是对逝者的不恭,而是大家情不自禁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最真挚的尊敬。

疲于奔命的时候,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袁君会想起那位富豪,告诉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葬礼是一种道别,而道别并不意味着绝望。袁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道别,是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长做葬礼主持。老校长姓肖,享年85岁,这位老头儿风趣幽默,生前最爱热闹,他们家迎来送往,永远有络绎不绝的客人。

在校长的老伴细细碎碎的述说中,袁君知道了老校长其实已经身患四种癌症,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是沉重的负担。可每一次濒临死亡,他还是会顽强抗争,他希望这个园子还能热闹一段时间。

袁君没有将老人的告别仪式选在殡仪馆里,她想这不是一个如此特别的老人想要的告别。他喜欢热闹,喜欢分一些人生智慧给那些还在赶路的人,最后的告别他也一定希望以一种热闹而特别的方式。

冥思苦想过后,袁君决定开一个Party,就在老校长的家里,让每一位来送行的人都讲一件与老校长有关的、最有趣的事——让大家微笑着给老校长送行,也让这位老先生带着微笑上路。这个想法令老校长的夫人落泪,她对袁君说:“你应该算老肖交到的最后一个知己,谢谢你。”

葬礼很成功。一共170位来宾,每个人都应要求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礼服,看上去仿佛是一场盛大的颁奖典礼。没有哭泣,没有哀乐,每个来宾讲述了一段他们与肖老的往事。

一位邻居说:“我在肖老的楼上,家里有个不打不练琴的孩子。每天,让他练琴之前先打骂一番。后来有一天,肖老上楼来敲门,给我儿子带来了许多礼物,有书有玩具。肖老对我儿子说‘我每天在你楼下,免费听你弹琴,这点礼物算是感谢吧,谢谢你让我每天都可以听到那么优美的琴声’。从此,我再没有为练琴的事打过儿子,他因为楼下有双欣赏他乐曲的耳朵而变得很努力,这是我儿子刚刚通过钢琴十级的证书……”

肖老多年的老友有一天突然造访,恰好肖老刚洗完澡,于是,老友看到了肖老稀疏的头发、胳膊上那因化放疗而粗黑的血管,老友顿时泪如雨下。肖老却笑着对他说:“一会儿让你见识一下化装的魅力。”整整一个小时,再出现在老友面前的肖老,又像往常一样利落潇洒。肖老对老友说:“我天天都在做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事,我觉得挺快乐的。身体糟粕,但灵魂体面。替我保密呀。”

170个人,170个故事。大家一直在微笑着追忆,分享着那样一个智慧的老人给每个人的人生带来的无穷教益。

袁君说:“谢谢大家的故事,请相信,这样一个头发丝里都透着智慧的老人会让天堂从此有了无数的笑声。让我们相约,与亲爱的肖老天上见。”

两年了,袁君在葬礼和葬礼之间来回,主持了将近百场葬礼,如同在近百人的生命里穿梭。她说,她就像活了一百辈子,体验了百味人生。现在的她很感谢这份工作给予她的一切,一场葬礼浓缩了一个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每一段故事对于袁君来说都是养分。

从死亡的角度看生命,就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在当下。

猜你喜欢

  • 极品跳槽

    深夜,一阵刺耳的短信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我以为单位有什么急事,连忙打开一看,快速办理证件,各种证件应有尽有,详情请回电”被惊扰的我顿时火冒三丈,拿起手机回拨过去,准备大骂一通。电话响了几声之后接通了,一把甜美的女声传了过来:您好

  • 小心驾驶,注意安全

    风吹浪打历尽坎坷,我终于拿到了驾驶证。摸着自己的本本,开车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虽说才刚刚拿本,尚无独自驾车经验,但好歹我也是有本有证的,自家的车不开多对不住我自己。老公也怂恿我上路练习,还说花了钱拿了本,就不该再想着要依赖他这个免费司机了。而

  • 小子,快结帐下机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不幸碰上了令整个江湖人士都闻风丧胆的人物——大魔头”。他是何方神圣,我不知道,所有江湖人士也不知道。我——乾坤追魂手,是一个帮会弟子遍布全国,人数达数十万

  • 吃屎的,爱说屎话

    我是一名代课教师,被中小、小学校长安排到教学点任教,同时还有一位女代课教师,每天早晨在家吃饱,随后去学校,中午,自己做饭,想偷懒,就得饿肚子。中午在学校吃中餐,大米是从家里拿的,菜也得从家里带。在中心小学任教的全是公办教师,他们每天去学校吃

  • 一盒雪茄

    一位被告涉及一桩数额很大的诉讼案。一天,他对自己的律师说道:如果我输了这场官司,我就会彻底破产。”眼下,你的命运掌握在法官的手里。”律师无奈地说道。如果我给法官送一盒雪茄,你看会不会有所帮助呢?”不!那位

  • 校园里的流浪狗与第一缕阳光

    某大学一直为了校园里的流浪狗而大伤脑筋。流浪狗除了有时会无意地对人乱叫外,有的狗狗还会在上课时跑到教室,然后就趴在讲台前。一日上课钟声响了。同学也陆续进教室,这时又见一只流浪狗摇看尾巴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看到教授头也不抬就又自顾自地趴在讲台

  • 男性妻子

    一九九四年,我去小学代课,正赶上我县迎接上级验收扫盲工作。我原在村里担任过主办会计,学校领导安排我负责档案工作,我没有办法推辞。历届扫盲学员的档案只是整理,不用新建,应届的扫盲学员需要新建,首先建的是应届参加扫盲学习的人员档案。应届参加扫盲

  • 高明的肛门箭

    一大户人家李员外没有儿子,只有三个貌美如花的女儿。主人天性喜欢射箭。所以,找女婿的要求就是箭术很棒。大女儿和二女儿经过多次筛选,找到了如意郎君。只剩下小女儿还没有找到了。看着大姐二姐和丈夫恩恩爱爱的模样。一日,小女儿不高兴的对员外说: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