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后结局?隆裕太后幸福

隆裕太后颁布退位诏书后结局?隆裕太后幸福

收录日期:2025-08-14 21:16:17  热度:8℃

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同时也是中国最后一位太后,她代替清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最近宫斗剧十分火热,相比于在后宫中斗得死去活来的后宫嫔妃,太后却可以稳坐不动,笑看风起云涌。所以网友戏说宫斗的终极目标不是皇后而是太后,当上了太后才表示你是最大的赢家。但有些时候,太后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至少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并不好当。

隆裕太后虽然位置一国太后,身份尊贵,但是她的一生其实并不幸福。甚至夸张点的来说,她的不幸正是从入宫的那一天开始。

慈禧太后是一位权力欲望极重的女人,在儿子同治帝去世之后,挑选光绪帝继位,继续执掌国家大权。而为了防止光绪帝威胁到自己的权利,光绪帝大婚之时慈禧太后为他挑选了自己的侄女为皇后。

隆裕太后少女怀春的嫁入紫禁城,等来的却不是丈夫的怜爱疼惜,而是丈夫的忌惮厌恶。从踏入紫禁城的那一刻起,叶赫那拉。静芬就注定成为皇帝与太后争锋的牺牲品。

相比于归属太后的皇后,光绪帝明显更宠爱站在自己这边的妃子。所以光绪帝宠爱疼惜珍妃,将自己的怜爱与疼惜全都给了她。而对于自己的正宫皇后,光绪帝却选择了冷落。

一边是丈夫,一边是姑母,静芬夹在两者之中左右为难。静芬是一位温厚的姑娘,她长相不美不得丈夫宠爱,却能自我调解,在后宫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然而静芬止步不前,命运却一样将她推到前台。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偌大而破败的国家,就交到了她与幼帝溥仪的手上。

慈禧太后去世,遗诏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叶赫那拉静芬抚养幼帝,垂帘听政。因为宣统帝还是无知孩童,所以大权交给了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并不似慈禧太后那般野心勃勃,也没有慈禧太后那样玩弄天下的手段。所以尽管她垂帘听政,但很快就大权旁落,摄政大臣载沣笼络大臣,执掌了国家权力。

隆裕太后也曾想过挽回,将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奕劻拉到己方阵营。但这股势力并不能与载沣抗衡,而且也不全受她掌控。

从进入紫禁城开始,隆裕太后就不曾过过真正幸福的日子。作为女人她没有丈夫的疼爱,没有自己的孩子。而作为一国太后,垂帘听政却不能将国家权力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当风云惊变之时,却要由她承担罪责。

宣统二年辛亥革命爆发,腐朽的清王朝不能与新兴的势力抗衡,走向末路。在重重压力之下,隆裕太后代替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灭亡。

退位其实已成定局,就算她不颁布,清朝也不能维系多久。而当隆裕太后颁布了诏书之后,却要受到清朝旧臣的斥责。

隆裕太后自己也背负压力,觉得有愧清朝皇室列祖列宗。在众多苛责和压力之下,隆裕太后郁郁寡欢。

1913年,隆裕太后千秋万寿,到座庆贺者很少,宴会冷清,大半宗亲不肯入内庆贺。回去后隆裕太后便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享年46岁。

这就是中国最后一位太后的一生,悲戚无比,估计她最幸福的日子,应当是垂髫之时,享受父母疼爱,无忧无虑的时光吧!

猜你喜欢

  • 守规矩

    一个犹太母亲的儿子娶了一个异教的姑娘为妻。这个姑娘后来也皈依了犹太教。一天,母亲来看望儿子和儿媳。她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媳,对儿媳适应犹太教的礼仪和教规的能力与速度也是慨叹不已。午餐的时候,母亲、儿子、媳妇都在吃鸡肉色拉三明治。母亲向儿媳妇要一

  • 干活

    莫里森后来回忆说,从父亲的这番话中,她领悟到了人生的四条经验:一、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为了你的老板,而是为了你自己;二、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让工作把握你;三、你真正的生活是与你的家人在一起;四、你与你所做的工作是两回事,你该是谁

  • 总有缺憾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檀木做成的弓。他非常珍惜这张弓——它射箭又远又准。有一次,这个人一边观察一边想:还是有些笨重,外观也无特色,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就好了。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这个人拿着这张完美的弓心中充满了喜悦。“你

  • 适得其反

    有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他的收成很少。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断往前跑,他跑过的所有地方,不管多大,那些土地就全部归他。于是,农夫兴奋地向前跑,一直跑、一直不停地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然而,一

  • 当钱成为帮凶

    一个人花了50万元,买了一块由制表名匠亲自加工的镶满钻石的手表。他对这块表爱不释手。为了防止歹徒抢劫,他还特地雇佣了一个保镖。有一次这个人乘火车到外地去,上火车前就被歹徒盯住了。由于人多眼杂,歹徒一直没有机会动手。火车就要开了,这个人在靠近

  • 取回痛苦

    佛陀为了消除人间的疾苦,就从人间选了100个自认为最痛苦的人,让他们把各自的痛苦写在纸上。写完后,佛陀说:“现在,把你们手里的纸条相互交换一下。”这100个人交换过手里的纸条后,个个十分惊奇,都争着从别人手里抢回自己写的。心灵小语:每个人都

  • 苦难加法题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

  • 你不知道的宝藏

    美国《多伦多日报》曾刊登一条头条新闻:身价10万美金的老乞丐死了!这条新闻轰动一时,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这条新闻叙述了一名老乞丐,每天在街头行乞及收集一些人们丢弃不要的东西,然后带回破烂不堪的居所。人们基于同情,往往都会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