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震撼,真正的夫妻

震撼,真正的夫妻

收录日期:2025-08-08 11:45:47  热度:10℃

七十年代,我们香椿树街有一对老夫妇,当时大约是六七十岁的样子。

妻子身材高挑,白皮肤,大眼睛,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

丈夫虽然长得不丑,却是一个矮子。

他们出现在街上,乍一看,不配,仔细一看,却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因为这对老夫妻彼此之间是面镜子。除了性别不同,他们的不仅眼神相似,连表情都相似,甚至他们脸上的黑痣都很般配,一个在左脸颊,一个在右脸颊,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们有个女儿,嫁人了。女儿把自己的孩子丢在父母那里,不知道是为了父母,还是为了她自己。她大概每星期回一次娘家。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女儿在外面敲门,里面立即响起应门声。老夫妇同时出现在门边,两张苍老而欢乐的笑脸,笑起来两个人的嘴角居然都向右边歪着。

女儿回家不是来向父母微笑的,她的任务似乎是为了埋怨和教训她的双亲。她高声地列举出父母所干的糊涂事,包括拖把在地板上留下太多的积水,包括他们对孩子们的溺爱等。女儿还埋怨他们给小孩吃得太多,穿得太多。她一边吃着老人给她做的红枣汤,一边说:“哎,对你们说了多少遍了都没用,我看你们是老糊涂了!”

老夫妻一听,忙走过去给外孙脱去多余的衣服,他们面带愧色,不敢争辩,似乎默认这个事实:他们是老了,是有点老糊涂了。

过了会儿,那老妇人给女儿收拾着汤碗,突然捂着胸口,猝然倒下,死了。死因是心肌梗塞。老人人缘很好,邻居们闻讯都来吊唁。平时不太孝顺的女儿这会儿哭成了个泪人儿……不奇怪,这么好的母亲死了,不哭才怪呢!她肯定后悔没有好好侍奉老人家。让邻居惊讶的是那老头,他面无表情,坐在亡妻的身边,看上去很平静。

外孙不懂事,就问:“ 外公,你怎么不哭。”

老人说:“外公不会哭,外婆死了,外公也会死的……”

孩子说:“你骗人,你什么病也没有,不会死的。”

老人摇摇头,说:“ 外公不骗人,外公当然也会死,我希望是今天,你看外婆临死不肯闭眼,她丢不下我,我也丢不下她。我要陪着你外婆哩。”

大人们听见老人的话,感觉有不祥的预兆,于是小心地看着他。但老人并没有任何自寻短见的端倪,他一直静静的守在亡妻的身边,坐在一张椅子上。

夜深了,守夜的人们听见老人喉咙里响起一阵卡痰的咳嗽声。没等大家反应过来,老人就歪倒在亡妻的灵床下面。

这时。人们听见堂屋的自鸣钟“当当当”连着响了起来,人们一看,正是午夜十二点!

正如他所愿望的那样,那矮个子的老人陪着妻子一起去了。

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对生死相守的老人确有其人。他们死于七十年代末的同一个晚上。

那座鸣钟,后来就定格在十二点,就如上了锈一样,人们怎么拨转都一动也不动。

猜你喜欢

  • 鸳鸯镇传奇

    陆峰捋捋满头的白发,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走下主席台。他刚出鸳鸯一矿的大礼堂,贺矿长等人就追了上来。贺矿长笑着对陆峰说:陆老,您今天的报告虽然诙谐风趣、谈笑风生,可我对这场报告并不太满意!您怎么不把‘鸳鸯’二字的来历讲给

  • 翠湖红萱

    相传道光十八年(1838)八月,荷花镇的曾家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这天,富甲一方的曾老爷令儿子曾毓英、儿媳高氏和孙子曾传儒到云山镇给亲家高老爷拜寿,不想行至半途天空突降暴雨,他们遭遇山洪,三人及车夫均被滚滚山洪吞噬,连尸首也未找回。偌大的曾家

  • 豁儿山的传说

    村前有一座豁儿山,象被刀削斧凿了一般,是天地造化,还是愚公遗作?这个疑问不知困惑了多少个幼稚的童心。很久很久以前,那是一个荒蛮的时代,当时很盛行巫术,尤其在南方。一天,几个南方人不知从那了解到此山有宝,前来挖取。他们将一根稻草骑在跨下,念

  • 院子鸟声

    半月溪是半月溪村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溪边不远处一户人家,姓陈。早晨,人们都在溪边挑水,洗衣服,挺热闹的。 邻村那个百万身家的陈福生,不出五年,他要家道衰落,家破人亡。我说得不错吧。”一个风韵犹存的妇女炫耀她预测的准确性,得

  • 微山湖的传说

    朝代兴替,明亡清兴,时光又到了大清王朝的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继承并发展了祖宗的基业,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时代。偏偏乾隆皇帝又是一代风流天子,久欲遍游杏花春雨的三月江南美色。当他第一次乘龙舟沿大运河南下苏杭时,龙舟船队必须途

  • 王小二借尸还魂 李大憨因祸得福

    蒙山前,沂河岸,城中央,梦之巅”,临沂自古钟灵毓秀地杰人灵,民风淳朴文化氛围浓郁,沂蒙书院的校训也与众不同,走进古色古香清静幽雅的书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字字珠玑声声悦耳,轩窗外桂花

  • 黑鱼精大闹石头河

    在佳木斯郊区长发镇石头河村东南部,有一座水库,它是截石头河水建成的。早在清朝末年这一带就开始有了人家。当时的小河两岸尽是石头,传说是金代女真人采石冶铁遗弃的废石头。1901年建屯时,屯子里的三家人用河边的石头修一座桥,1960年长发公社发

  • 东禅山营妓

    在一千多年前的英格吐河流域,已有十余个靺鞨部落,这些黑水靺鞨人都已成为渤海国的臣民。圆头山部落是最早形成的,距今已有两千年了。在两大支流交汇处的东山上有个最晚形成的部落,是个小部落,只有几十户人家,都是以狩猎为生的。与其它部落不同的是,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