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和尚为何不吃肉

和尚为何不吃肉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0:21  热度:8℃

众所周知,佛教信徒不能吃肉,无论是剃度的僧尼还是在家修行的居士,吃素成为中国佛教徒一种特别的慈悲仪式。《水浒传》里的鲁提辖为了保命落发出家,但照旧喝酒吃肉,喝醉了撒酒疯,逼迫僧众吃狗肉。正是因为鲁智深这种视佛寺的清规戒律为无物的行为,让他的诨号“花和尚”成了后世酒肉和尚的代名词。

中国僧人的特殊待遇

实际上,我国汉族佛教徒不吃肉在世界佛教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因为到目前为止,包括我国的藏、蒙、傣等少数民族在内的佛教徒,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佛教徒吃肉是非常正常的,例如印度、斯里兰卡、泰国以及日本等国。

事实上,佛教在最初传人我国的那几百年,仍然保持着释迦牟尼创始之初的习俗,和尚并不是完全不能吃肉。

佛教里不吃荤的概念也不等同于今天吃素的意义,肉在佛教定义里属于“腥”的范畴,而“荤”在佛经里不读hun,要读成XUI,是熏的意思,指气味熏人的蔬菜,主要是葱、大蒜、韭菜、洋葱及兴渠(兴渠是一种印度香料,中国不常见)等五种蔬菜:佛教认为吃了荤会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于神明,所以要严加查禁。早在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传法的时候,并没有规定信徒不能吃肉,只是规定不准喝酒和吃荤。

梁武帝的佛教改革

我国汉族佛教徒不吃肉的历史有一千四百多年,始于南北朝南梁的第一代皇帝——梁武帝萧衍。梁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佛教信徒,曾大力提倡佛教,把佛教立为梁朝的国教。在他的大力提倡下,梁朝境内广建佛寺,大批人出家当和尚、尼姑,仅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就有佛寺七百余所,僧尼十余万人。这位想当和尚想疯了的皇帝不仅受了佛戒,还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奴,自动放弃一切合法权益,变成同泰寺的庙产,其中最长的一次竟在寺院里住了37天!每次都是太子领着群臣用重金把他赎回来,让他继续当皇帝。梁武帝不仅多次在同泰寺设立各种法会,亲自为僧众讲解佛经,另外他还认真实践佛家戒律:吃素,不喝酒,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穿的也很朴素,不听音乐,不近女色。

笃信佛教的梁武帝熟读佛经,吸收佛教中有利于济世安民的内容作为维护君权统治的工具,但是当时的佛教信仰和佛教徒却不能完全为他所用,这与他治国安邦的思想发生了冲突。

梁武帝为了在佛教中确立自己的皇威,让僧人为自己所用,他立志改革,禁止和尚吃肉成了第一项内容。为了推行这项改革,他专门作了《断酒肉文》来进行义理论证,其后又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辩驳,引经据典并掺杂其他儒法思想,多次强调戒荤腥的重要意义,梁武帝提出不吃肉的主要论据是佛教的五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戒”中的杀戒,他认为僧人触犯杀戒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吃肉,如果禁止他们吃肉那么就断绝了犯杀戒的必要性。

梁武帝表示如果僧众不能守戒,就是和盗贼一样的假和尚。为了能确保这一政策贯彻实施,他设立了一系列的惩罚制度,要求各寺寺官严加监督,寺庙不能惩罚的就利用国家机器加以干涉。他自己还以身作则,否则就如在“阿鼻地狱” (佛教中所说的十八层地狱的最底一层,是永受痛苦的最黑暗地狱)。

为了彻底推行断酒肉的戒律,梁武帝要求天地神明也与和尚们享受同等待遇,祭祀的供品不准再宰杀三牲,而是改成面粉做的供品:如此一来,中国的僧众彻底开始了不吃肉的日子。

在中国佛教史上,梁武帝萧衍创立了包括禁断酒肉在内的一整套中国佛教可操作模式的框架,这一整套规矩包括素食、僧装和独身,这一框架为后世继承和发展,不仅少有违犯,还延存至今。在这一点而言,梁武帝开创的佛教可操作模式框架不仅推动了我国佛教文化的本土化,对世俗文化和生活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猜你喜欢

  • 索债

    发型师挥着剪刀在王成远头顶搞创作的时候,有个满脑袋黄毛的家伙,舞着扫帚一路扫将过来,口里还嘟囔着王成远这是替二毛那小子扫的,今天轮到他当值。 发型师赞一句活雷锋呐。 上回替他扫,这小子不但不领情,还反问谁让你扫的?,气人不。

  • 成功人士

    旅途中晚上在一家酒家进晚餐,邻桌是一位二十多岁的成功男士领班的,他一共招来四位女士,个个年轻漂亮,而且各有特色,左边那一位穿着西装短裤,从大腿往下白皙鲜嫩,一看就知不是善茬;右边那一位眉毛倒竖,虽然漂亮却不是好惹的主;对面两位一个穿着

  • 只有命苦的人身体才好

    时常听人说,我这一身病都是因为命苦啊,大家都这么说,久而久之,以讹传讹谬误就成了真理,很多人信以为真,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今天早上,起了一个大早,天还蒙蒙亮,觉得腹中饥饿难忍,昨天,一天没好好吃饭,早上起来晚了,心想,离吃中午

  • 你怎么还没有江郎才尽

    我有一个哥们,见到我总是问我:哥们,你怎么还没有江郎才尽啊?每当他这么问我的时候,我就脸红,我压根儿就没有没有才,又何来江郎才尽之一说呢?第一,没当过官,跟我一起下过农村当过知青的有的人当科长,当处长,甚至有人当国家主席,我至今还是一个

  • 经济效益与自我毁灭成正比

    今天休息,闲来无事得便到附近乡村转悠了一圈,一个养鸡专业户中年汉子正在鸡圈旁一个尼龙网围成的小圈子里用青菜稻谷喂养另一群鸡,我觉得好生奇怪,不觉走过去问个究竟,中年汉子见我是一个老者,甚觉亲切说:看模样您比我的父亲年纪还要大不少呢!

  • 贪心的夫妇

    从前有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家境贫穷,只能靠一个鸡下蛋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他们的真诚打动了众神,上帝把鸡变成下金蛋的。夫妇俩就靠这个鸡有了一个大房子,有仆人来照顾自己。有一天妇人对自己的丈夫说道:你看我们的鸡里面有那么多的金蛋,还有财宝,不

  • 从晁宋之交,看人心险恶

    自古以来权利之争都是杀人不见血的。表面上甜言蜜语,暗地里刀光剑影。 晁盖这人至诚质朴,实在不适宜和虚伪狡诈的宋江交朋友。 宋押司每走一步都要思前想后,精确地计算出利弊、得失,才会行事。连做个刀笔吏也要算计先跟老父、小弟脱

  • 小孩的事大人不懂

    长大了,千万不要做那种自己看不起的大人! 【一】 小文看着电视里有关一位作家的专访,小小的脑瓜里突然显出一个有关写作的梦想。他计划自己慢慢做到最好,像那个作家所说的,慢慢来,比较快。 父亲从厨房里端着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