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王羲之写《兰亭集序》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

收录日期:2025-08-08 02:46:29  热度:9℃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文化名人。他被誉为"书圣"和"书法鼻祖",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值得一提的是,王羲之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文作品广泛流传。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篇序文于东晋元康元年(353年)九月间,他主持音乐会之前写就。《兰亭集序》描绘了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游览兰亭的情景,不仅展示了他对兰亭景物的赞美,更流露出王羲之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思考。这篇序文以行书书法展现,字体豪放而不失秀美,被誉为王羲之书法的巅峰之作。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背景令人回味。当时,他与一群文化名流聚集在临淄(今山东淄博)郊外的兰亭,欢聚一堂,共赏景色,共谱诗文,互相陶冶。这次聚会被称为"兰亭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王羲之以自然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那时的景象:"落纸则化墨痕,馀墨不见。笔下驰书如骤雨乱如迅雷,饮者恍若乘舟观花,坐者忘筌躇留,起者迷而不顾。"这些字句既描绘了兰亭雅集的热闹场景,又展示了王羲之技艺精湛的书法表现力。

在《兰亭集序》的结尾,王羲之借兰亭会之景,抒发了他对人生短暂、时光虚幻的感慨。他用文字表达着那种对光阴易逝的深沉思考:“岁云暮、天地颓适,乃独怀远,怆然自以觉。胜地无限好,别有心情。”这些词句流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不可持久的忧伤之情。这种将自身情感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的艺术手法,使得《兰亭集序》更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

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是对兰亭雅集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人生感慨的抒发。通过他娴熟的书法技艺,以及深沉的思考和感慨,这篇序文成为了中国书法和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影响了数千年后的后人。王羲之作为一位杰出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至今令人叹为观止。

猜你喜欢

  • 人鹿断肠缘

    长白山林海深处住着一个叫德忠的老汉,一辈子没结婚。德忠老汉靠打猎采药为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掌握了一套懂得兽语的本事。后来国家禁猎,老汉就扔了土枪摸起锄头,在山脚下开了一块撂荒地种包米、大豆什么的糊口,农闲的时候就背着小竹篓进山采药。这天,

  • 与狼共舞

    在进出拉萨的必经之路上,我拦下了一辆拉柴火的卡车。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四川。司机扎西是个强悍的藏族汉子。汽车平安无事地把险峻的念青唐古拉山抛在身后,进入相对平坦的羌塘草原反而出了麻烦。待我从梦中惊醒,汽车已经离开公路几十米,被一块面积不大的沼泽

  • 独眼袋鼠“路路”风雨救主

    澳大利亚墨尔本以东90英里的摩维尔,住着一位名叫雷纳德·理查兹的农夫,他和妻子林恩膝下有一双儿女,19岁的儿子卢克,17岁的女儿塞丽斯特。理查兹特别喜欢大自然,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和家人开车去风景名胜区作“丛林漫游”1999年10月的一个周末

  • 母亲的本能

    动物园里6岁的猩猩宾蒂·吉娃怀孕了。饲养员有些担心,因为年轻的宾蒂未曾有过做母亲的经历,可能没有照顾自己孩子的准备。为此,他们就用动物玩具替代婴儿,教它像野生大猩猩那样,怎么把“孩子”放在胸前,不时地抱着“孩子”。宾蒂学得很快。它的女儿库拉

  • 给小鸡保温

    我非常喜欢小动物,但是在经历过一次无力挽回生命逝去的事情之后,我再也不敢轻易养宠物了。三月的扬城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有出壳的小鸡被人带离温室,叫卖于路边和学校门口了。儿子喜欢这娇黄可人的小东西,经不住他泪眼汪汪的哀求,我花了一元钱买了一只回家

  • 母爱的较量

    七岁那年,我和母亲住在川南那座叫茶子山的山脚下。母亲长着一副高大结实的身板和一双像男人一样打着厚茧的手,这双手只有在托着我的脑袋瓜子送我上学或拍着我的后背抚我入睡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她的不可抗拒的母性的温柔与细腻。除此之外,连我也很难认同母

  • 义象血战食人鳄

    缅甸北部的卡代伊邦有驯养亚洲象役用的传统,历史上还曾将大象用于战争,称为战象,十分骁勇。有个叫克宏的青年家里也养了一头亚洲象,取名刚松,它就是战象的后代。它长得高大而不臃肿,四足强健,威风八面,那对长达一米半的象牙令人望而生畏。它的道劲柔韧

  • 再被狐狸骗一次

    我从上海下放到西双版纳当知青的第三天,就被狐狸骗了一次。那天,我到勐混镇赶集,买了只七斤重的大阉鸡,准备晚上熬鸡汤喝。黄昏,我独自提着鸡,踏着落日的余晖,沿着布满野兽足迹的古河道回曼广弄寨子。古河道冷僻清静,看不到人影。拐过一道湾,突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