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比逼婚更可怕的,是逼人不离婚

比逼婚更可怕的,是逼人不离婚

收录日期:2025-08-07 22:31:08  热度:8℃

前段时间,好友小雨快要崩溃了。

当时我知道她正闹离婚,还以为是她老公又出什么幺蛾子了,谁知让她崩溃的人竟然不是她老公。

“我快疯了!因为我身边的人全都不让我离婚!”小雨这样说。

有人说:“你们孩子还小,离了婚,孩子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了。就算是为了孩子,你也不能离。”

还有人说:“夫妻都这样,谁家还不闹个矛盾?我跟我们家那口子也总是吵架,现在不也过着呢。”

最可气的是这种说法:“你都30几岁了,还离什么婚?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谁会要你?”

小雨正是被这些乌七八糟的声音逼到快崩溃。

这些劝阻的话都非常滑稽。如果说是为了孩子不离婚,夫妻俩却天天争吵、互相看不顺眼,这种没有一点儿爱的夫妻生活,恐怕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甚至让孩子在未来对婚姻失去信心。很多父母以为不离婚对孩子好,殊不知孩子可能早已受够了父母的貌合神离、争吵不休。如果能和平分手,孩子也能有更平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还有人喜欢把旁人夫妻想离婚这件事简化为普通意义上的“闹矛盾”。是的,哪对夫妻都会吵架、闹矛盾,但不能反过来说每个矛盾都是能调解的。你不是别人,不知道别人闹的是怎样的矛盾,体会不到当事人的心情,怎么能一味地说是小事呢?婚姻中的争吵的确是正常的,但是双方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从而选择离婚也是正常的。我们完全可以用一种理解、尊重的态度去面对。

至于“30几岁了你还离什么婚,以后找不到更好的”这种言论就更可笑了,女性不是物品,不是非得附属于某个男性、得到男性的认可才有价值。明明离了婚自己可以过得更好,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和一桩不幸福的婚姻绑定?

还有人担心小雨离婚后一个人带孩子辛苦。小雨嗤笑一声:“就算不离婚,我也是一个人带孩子,同时还要给老公做饭,伺候公婆。离婚之后,我的劳动量少了一半都不止,轻松得不得了,何来更辛苦一说?”

小雨厘清思路,顶住了各方的压力,最终决定:离!

离婚后的小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从形象到气质都焕然一新。以前朋友总嘲笑她土里土气,出来聚会身上还带着一股洗不净的油烟味。现在的她优雅动人,比上大学的时候更美了。听她说,以前两人吵架总是影响孩子写作业,现在孩子有了安静的学习环境,连成绩都有所提高。每周孩子会和爸爸聚会一次,父子关系反而比以往融洽了。要知道,以前那个爸爸对儿子不管不问,一星期连一天的时间都抽不出来陪儿子。

我不禁替他们庆幸。同时也想起了另一个朋友云瑶。她的故事和小雨正相反。

大概在去年的时候,云瑶想离婚,周围人都不让她离。她性子软,就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围攻下屈服了。前几天看见她,整个人都很憔悴。

“你不知道我过的是什么日子,感觉这辈子都完了。我老公要么不回家,回家我们俩就忍不住吵架。我每天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累得要死不说,还得看婆婆的脸色。真的都快抑郁了。”

“你以前不是跟我说要离婚吗?”我问。

“哪儿离得成啊?你不知道,我一說离婚,我妈就哭,甚至我婆婆也哭,亲戚朋友都来劝我,不让我离。好像离婚比天塌下来都大。我也是没办法,只好这样熬着。”

她的黑眼圈异常明显,不知道多久没睡过一个好觉了。更可怜的是她的孩子,可能因为父母经常吵架,所以孩子特别胆小,见到人就往妈妈背后躲,目光也有点儿呆滞,看上去很不机灵。

对比顶住压力离婚后越过越年轻的小雨和被人逼迫无法离婚越来越憔悴的云瑶,我不禁感叹:比逼婚更可怕的,是逼人不离婚啊!

当一个人未婚的时候,总有人劝他结婚;当一个人想离婚的时候,总有人劝他不要离婚。婚姻生活如人饮水,人家自己都觉得过不下去,还凭什么让人家继续坚持?局外人怎么知道他们心里的苦衷?

分分合合,是生活的常态。两个人会因为情投意合选择结婚,也会因为感情破裂选择离婚,这都是正常的。没必要把离婚看得天一样大,觉得离婚是坏事,从而劝阻他人不要离婚。或许当前的婚姻对于当事人来说,才是真正的监牢呢。不要让我们的好心,成为套在别人脖颈上的一道沉重枷锁。

只有我们从自身做起,尊重别人在婚姻上的选择,才能在我们做出某些选择的时候,不被别人干预和阻挠啊。

愿每个人都将婚姻的选择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里,不被外界干扰,不管是结婚还是离婚,顺从自己的心意就好。

猜你喜欢

  • 生气不如争气,翻脸不如翻身

    哲学家康德曾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磨难,家庭上的、工作上的、爱情上的,谁能说自己一辈子不会遇到这些呢?当我们因这些问题一遍一遍地折磨自己时,何不试着绕开它,去做个聪明的人,做一

  • 为爱长大

    刚上大学时,为了多修学分,感兴趣的和不感兴趣的课程我选修了许多,这才有机会上了一堂足以影响我一生的课。那时,作为新生,同学们都不同程度地放纵着自己,有的开始谈恋爱,有的夜不归宿上网消遣,有的背起一只大挎包,到各校兜售廉价的日用品。大家好像都

  • 认同自己,认真地欣赏自己

    黑格尔说: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我们身上有许多与众不同、甚至优于别人的地方,这是每一个人值得骄傲的地方。

  • 男孩与死驴

    一个城里的孩子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了100美元要买一头驴,这个农民接过钱同意第二天把驴牵给他。第二天农民来找男孩,说驴子死了,钱也花光没法退了。男孩就让农民把那头死驴给了他。几天后,农民遇到了男孩,问他是如何处置死驴的。男孩说:我

  • 心灵的蜡烛 照亮心房

    亨利是个商人,人过中年,事业上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因此情绪十分低落,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无论朋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亨利和妻子来

  • 砍树与买股

    砍树与买股一、砍树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已经满腹经纶,打算到外面的大千世界闯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便跑来向师父道别。师父看着这个跟了自己十年,聪明好学但年少轻狂的学生,心里沉思了一番,然后缓缓地对年轻人说:出个题考考你。如果你在山上

  • 奢侈的人生就是节约自己

    奢侈的人生就是节约自己在别人眼里,34岁的马柠柠是个很不一样的女人。当年毕业留京时,她住四环外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没命地努力,蚂蚱似的不停跳槽,没度过一个周末,没休过一次假。接下来的7年,是马柠柠将自身潜能发挥到极限的岁月,不断出成绩,

  • 有一种脚步声叫“大善”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瞎子,一共近40名。但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生活都不富余,连正常人养家糊口都很不易,也就难得有能力去接济瞎子们,因此瞎子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情。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