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识牛之道

识牛之道

收录日期:2025-08-08 23:43:19  热度:10℃

农夫养了一头母牛。过了没多久,母牛生下了一头小母牛。

小母牛长大后,和牛妈妈看着一模一样,不看牙口,外人根本分辨不出哪个是牛妈妈,哪个是小牛。

一次,农夫遇到一位智者。农夫炫耀起自己的牛来,还说,除了他自己,没人能分辨出哪头是牛妈妈。

智者听后笑着说:“这还不容易?闭着眼睛我也认得出来。”

农夫头一次遇到这样说大话的人,他不相信,就说:“你要能认出来,我把小牛送给你。”

智者到路边的田里扯了一把鲜嫩的青草,然后,让农夫用布条蒙住了自己的眼睛。

智者摸索着来到两头牛面前,他举起手里的青草,其中的一头牛看到后马上吃了起来。智者用手摸了摸两头牛的嘴巴,指着那头没吃草的牛说:“这是牛妈妈。”

农夫目瞪口呆,忙问智者:“你这么肯定,这头是牛妈妈?”

智者说:“当孩子在妈妈身边时,妈妈总会把有限的食物讓给她的孩子。”

猜你喜欢

  • 马马虎虎

    人们常用“马虎”这个词形容办事粗心大意、草率从事、不认真负责的人。要弄清“马虎”一词的来历,还得从一段有趣的传说谈起。宋朝时,京城有个画家很出名。一次,他被人请去画一只虎,刚画一只虎头,就有人请他画马。于是他就在虎头后面画了马身子。请他画马

  • 无巧不成书

    施耐庵写《水浒传》,写到武松打虎一节,无论如何也写不满意。因为他从未见过打虎,不知道怎样描绘武松打虎的场面。正当苦思冥想之际,忽听门外一阵吵闹。他放下手中的笔,信步来到门口。门口有不少人正在看热闹,施耐庵拨开众人,上前一看,原来是邻居阿巧,

  • 一副妙联贺姻缘

    1757年的一天,乾隆皇帝的宠臣、翰林院“掌院学士”和珅,来到翰林院视察。阿谀奉承和胆小怕事的翰林们纷纷对和珅行跪拜大礼,唯独刘定逌只长揖不拜。和珅大怒,借口把刘定逌逐出翰林院。刘定逌回到家乡以教书为业。先后在武鸣、隆安、桂林、宾阳等地书院

  • 两姐妹的故事

    从前,有两姐妹,姐姐嫁给一个富有人家,妹妹嫁给一个穷苦人家。姐姐生性贪心,又很吝啬。妹妹勤劳心善,邻居谁家有了难处,她都尽力相助。那一年天大旱,河水干了,田地裂了,禾苗枯死了。妹妹家夫妻俩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全家人找树皮挖野菜充饥。

  • 赵匡胤择墓地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小时候一直在洛阳生活,对洛阳有特殊的感情,把洛阳当作了第一故乡。他当上皇帝之后,便有衣锦还乡之念,想迁都洛阳。而且时时魂绕梦牵,怀念自己出生的地方。同时从国家安全方面考虑,汴京形势也不如洛阳。汴京地处平原,不仅无关塞

  •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鲍氏有两个十分顽皮的孩子,每天不是赶鸡就是撵狗,要不然就把地里的菜搞得一塌糊涂。气得鲍氏每天都要揍他们一顿。挨了打,兄弟两个才老实一点。第二天,又照样胡闹。麦收之时,鲍氏的丈夫在外面做生意时摔断了腿,不能回家。地里的活计便都落到了鲍氏一人身

  • 大哥莫说二哥

    有一老汉死了老伴,身边只有3个儿子。家里的生活便靠儿子们上山打柴为生。一日,3个儿子到镇上去卖柴,7月的天气,太阳像火一样烤着大地。他们走得汗流浃背,嗓子干得要冒烟了。这时忽然看见路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块瓜田,大西瓜在太阳下闪着绿油油的光泽,实

  • 两个偷羊人

    从前,有两个做偷的人,一个叫阿杰,一个叫王二。阿杰长得头大腿长,臂壮腰粗,一顿饭吃一斤半米饭还用舌尖舔着嘴巴,哪里够量?那个王二呢,七十来斤连骨架,长得又矮又校他们一大一小,大的身强力壮,扛上百来斤的东西走起路来如一阵风,小的“小巧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