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玩儿比天大

玩儿比天大

收录日期:2025-08-08 00:02:59  热度:9℃

郭德纲说我有3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其实我最大的爱好是玩儿——养动物、亲近大自然,老北京式的各种玩儿。我觉得这人只要一钻到玩儿里边,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只要保持一种玩儿的心态,人就会单纯很多。

在相声段子里,我总是带着股逆来顺受的劲头;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没有什么非要如此不可的事,用小富即安形容自己都过,我那叫随遇而安。自己的性格中有非常平和的一面,这帮我度过了人生中许多不如意的阶段,而这其中“玩儿”的心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孩子从小爱玩儿,往好了说这叫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也经常会让家长心里着急,是不务正业吧?我从小就让家长着急,小学二年级就又养鸟又养鸽子的,对玩儿感兴趣,对学业却不太重视。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沾玩儿不像现在的人这么开通,看我喜欢玩儿,就说你玩物丧志。那时候谁提个鸟笼子、玩玩鸽子,基本上就跟社会闲散人员挂上钩了,家长肯定着急,但是我是真有兴趣。

回忆童年,我最喜欢的画面就是大杂院。曾经我家一度搬到楼房,我就跟爹妈说:“你们搬走,给我留一间屋子就行,我就在这大院里生活。”我们院子里有很多家,都跟亲人似的,偶尔也吵吵闹闹,但都是些小事。夏天的傍晚,各家各户都把桌子搬到院里的凉亭下或者葡萄架底下,每家拿手菜挨个儿传一下,尝尝彼此的手艺。吃完饭、沏上茶、冲个澡,把席子往胡同里边一铺,大人们坐那儿聊天,孩子们满胡同疯跑,最后躺在凉席上睡了,大人们在旁边给扇着呀,那种感觉特别温馨。

那个时候,我可以自由地疯玩儿了,变着法儿地玩儿。所有玩儿的玩具都是自己做的,这才叫开发智力。我钓鱼的一套渔具,训鸟的八卦旗、绣球、箱子、水桶也都是自己做的。那个水桶很小,竹子的,我一点点拿锯锯、拿小刀雕。

我从小就学相声,正好那段时间相声不景气。改革开放,所有的艺术形式都进来了,流行歌曲、霹雳舞、电影,国人敞开了大脑接受外国文艺大潮的侵袭。那时候,人们觉得相声的表演形式过时了,再加上相声演员有很多弊病,走的都是弘扬、表扬的路线,而讽刺功能被埋没,导致相声就不行了。而我又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在那段时间里还对这个行业留着一个念想。

到了1994年,什么演出也没有了。我一想,老玩儿也不行啊,就去电影学院进修了一个影视导演的文凭,开始有了转行的想法。但是我太爱相声了,觉得好玩儿,有兴趣。我曾经和一起学相声的同学在家里弄点饭、弄点菜一吃,然后支上吃饭的小方桌,他女朋友给我们拿着摄像机,我们俩在那儿有捧哏有逗哏地说起来。那也是玩儿,没想着以相声混温饱,或者达到一个什么高度,我就是玩儿。

玩儿时没有什么烦恼,只有玩儿不下去的时候才有烦恼。比如后来我有了自己的马场,那个建设过程还是比较痛苦的。我的思想要转型,从自己随意玩儿转到经营一个公司——为了玩儿我必须要办一个公司,要和税务、动物防疫免疫部门、动监局各个方面打交道,然后服从他们一系列的要求。

每次去马场的头天晚上我都睡不着觉,想着我明天一定要拉着那个马跑一跑,给那个狗洗洗澡、打理打理。到马场后,我刚换上一身干活儿的衣服,打井的工人来了,说您看看这个井打在什么地方,水管子怎么跑,一说一个小时。等工人弄明白了,防疫站来人了,让给所有的动物做防疫。我说做过了,专门从动物园拿的防疫针。他说这不行,他把防疫针都给我拿来了,我就得做,不做人家有记录。这儿弄好了,电管站的人又来了,这月电费该交了……全是这些烦琐事,到最后我只能用眼看看喜欢的动物,玩儿不上了,天黑了该回家了。

为什么非要把它做成一个公司模式呢?因为养的东西多,没有一个公司模式,人家这块儿地以什么名义让你养东西?我那儿有60亩地,现在大概有50匹马,鸡鸭鹅牛羊猪都有,还有猴、狐狸、孔雀各种鸟和鱼,我要是不成立个什么组织的话,到时候人家防疫站说我养这么多东西,万一给人带来灾难,有什么传染病之类的,怎么进行控制啊?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过得并不轻松,压力很大,都快抑郁了。我的工作也不比谁少,干的活儿也不比谁轻省,我怎么就没有那么大压力呢?我觉得心态还是主要的。

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用玩儿的心态来面对所有事物,没有压力,不管成败,您要享受这个过程,要把什么东西都看得好玩儿,看得美,这样它才能给您带来乐趣。

猜你喜欢

  • 到大地方去

    到大地方去许多人常说:“到大地方去!”这是什么意思呢?对我来说,到大地方去意味着追寻梦想、追求机遇、挑战自我。大地方常常象征着繁华、机遇与无限可能。虽然每个人心中的“大地方”定义可能不同,但相同的是,无论我们要去哪里,我们都需要勇气、决心和

  • 乌龙寨传奇

    乌龙寨传奇乌龙寨,是一个位于华南山区的小村庄。这个村庄坐落在一座高山的脚下,四周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这里的风景如诗如画,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然而,乌龙寨的美景并不是唯一吸引人的地方。村中传说着一段神秘的传奇故事,令人遐想无限。

  • 绿斑鸠的故事

    绿斑鸠的故事深山中的一对绿斑鸠夫妇,以它们鲜艳的绿色羽毛和独特的花纹而闻名。它们是林间生活的专家,善于从密林中觅食。一年四季,无论是严寒冬日还是温暖的春天,绿斑鸠总是飞跃在树木枝头,散发出迷人的鸟鸣。一天,当绿斑鸠夫妇正在寻找食物时,它们被

  • 三潭怎样印明月

    三潭怎样印明月在中国古代,有一个地方叫做三潭镇。这个小镇位于山水之间,被三个潭水环绕着。传说每逢中秋之夜,这里的三潭便会神奇地印出皎洁明月,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神秘与诗意。三潭镇是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游客来此欣赏湖光山色。然而,只

  • 中国古代四台甫楼

    中国古代四台甫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四座楼分别为城台、郊台、殿台和亭台,每座楼都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历史背景。城台是指位于城市中心的一座楼台,通常用于城市的防御与管理。城台通常建于城墙的四个角落,拥有较高的高度和宽阔的视野,供

  • 俄曲河滨的传说

    俄曲河是一条位于美丽的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它的河畔传承了无数世代流传的传说故事。这条河水清澈透明,环绕着茂密的森林和壮丽的山脉,散发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在俄曲河滨的传说中,有一个关于爱情和牺牲的传说广为流传。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庄中,

  • 喇嘛唐白和白宗女人

    喇嘛唐白是一位身着红袍的喇嘛,他在雪山之巅修行多年,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他以其卓越的修行成就和智慧而被尊称为“唐白喇嘛”,同时也因为他头顶上的一撮洁白的头发而得名。白宗女人是山下村庄里的一位年轻女子,她以她的美貌和善良而为人所知。白宗女

  • 纳西族火炬节

    纳西族火炬节是中国云南省纳西族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每年遇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纳西族人会举办盛大的火把节庆典。这一节日追溯到近500年前,据说起源于纳西族人民的抗击外敌入侵的传说。火炬节庆典通常在晚上开始,人们会集结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