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

先轸有儿子吗?先轸的儿子是谁?

收录日期:2025-08-08 02:59:57  热度:8℃

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衰评价先轸先轸有谋,于是晋文公封先轸为元帅,先轸在城濮之战和肴之战中立下不世战功。先轸属于前无古人的那一类将才,在先轸之前,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以击溃敌人为目的,而先轸之后,则逐渐演变为歼灭战。先轸一马当先,率先开始了以灵活多变的战术扰乱敌军,不但趁机追击敌人,还将敌人全部消灭,在军事历史中,先轸的地位很高。先轸如此优秀,那么先轸的后代们能力如何呢?先轸是否有儿子,他的儿子是谁,有什么历史事迹吗?

公元前656年,晋国公子重耳受后母骊姬所害,被自己的父亲晋献公所逼,不得不做出了离开晋国,到翟国投奔的决定。在翟国待了十二年后,重耳的弟弟夷吾又来迫害他,重耳只好离开翟国,再一次逃离祸乱。受尽颠沛流离之苦的重耳终于得到了秦穆公抛来的一根橄榄枝,秦穆公主动提出愿意帮助自己回到晋国,还允诺会助重耳夺得晋国君位。重耳在秦穆公势力的介入下,成功回到了晋国,他赶走了自己的侄子,派人杀掉了他,自己坐上了君位。在位期间,重耳重用曾跟随自己流亡的五位贤士,即狐偃、赵衰、贾陀、先轸、魏犨五人。这五人中,狐偃和先轸都具有十分优秀的军事才能,魏犨因武力强壮而出众,赵衰和贾陀则是文臣。

先轸有了晋文公重耳的重视,再加上自身所具备的卓越的军事谋略,在晋文公和晋襄公时代,先轸家族成为当时的显赫家族。先轸是有儿子的,而且还不止一个。在先轸死后继承了先氏一族的是先且居,这对父子都是善战的将才,也都被

识人荐才的赵衰举荐过。先轸还有一个儿子则是先縠,是终结了先氏家族荣盛的终结者。

先来说一说先且居吧,他可是先轸后代中最为出色的了,所以才能够享有和父亲平齐的地位和名声。历史上对先且居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片段中看出来先且居在晋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先且居作为先轸之子,在军队中负责佐军之事,也就是管理司法的。城濮之战,成就了先轸,先轸因此而声名大噪,先且居也在此战中崭露头角。先氏父子在晋国的地位和权力无人能及,就连狐偃也不能。公元前629年,担任上军主将的狐毛去世了,晋文公想要让赵衰来担任这个职位,可赵衰却向晋文公推荐了先轸的儿子先且居。赵衰认为先且居不但参加了城濮之战,而且表现优异,先且居在职期间,既奖赏有功劳的将士,也奖赏用道义协助君主的将士,更奖赏那些表现得称职的将士,执法严明。因此,赵衰建议晋文公封先且居为上军将。如果晋文公晚年时期真的和狐偃有过争权的现象,那么先氏父子无疑就是晋文公故意亲近的,先氏父子同时担任六正,在三军中父子俩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的名次,在晋国上下一百多年的历史里面,只此一例。

可是,在晋襄公执政时期,先且居就因病去世了,先且居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先克继承了先氏家族。

先轸的另外一个儿子叫做先縠,此人是继先克之后的先家掌权人,据说是先且居的弟弟。先克时期,先氏一族以及其他五贤士的后代赵盾、狐射姑等人要和晋国的元老级家族和大臣们争夺朝中权势。晋襄公最初的决定是重用老臣家族的人,新人集团则次之。先克是新人集团中辈分最低的,其他都是他父亲那一辈的人物,他的年龄也比他们小很多,他是支持新人集团的坚决拥护者。当晋襄公决定要任用老臣时,先克首先提出,希望晋襄公不要忘记狐偃和赵衰等功臣的功劳,晋国能有现在,这几位大臣功不可没。晋襄公因此改变了看法,重用新人政治集团。先克将先氏的地位保住了,使得先氏一族始终在晋国处于一二阶级的家族。可是先克死后,先縠的时代来到。由于先縠胡作非为,既没有继承先轸的才能,也没能有谋略,导致了晋国在前线伤亡惨重,先氏一族从此没落。

猜你喜欢

  • 短兵相接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写《九歌》热情讴歌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祭祀他们,歌颂他们的忠毅。诗文内容为:“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光。” 【解释】短兵:刀剑等短兵器;兵:兵器;接:交战。意思是车轴相撞,刀

  • 知已知彼的故事

    知己知彼,亦作“知彼知己”。对敌我双方的优劣短长均能透彻了解。语出《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孟氏 注:“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郭仲晦 云,用兵以持重为贵,盖知彼知己

  • 目无全牛的故事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

  • 痛饮黄龙的故事

    成语出处:北宋末年,北方金国(女真族)大举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奋勇抵抗,他们连连取胜,收复了大片失地,还准备度过黄河,向北追击。岳飞对部下将士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典出:《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

  • 病入膏肓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

  • 疾风知劲草的故事

    李世民写过一首有名的诗《赠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意思就是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性情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这首诗对萧瑀的评价

  • 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 有一次她看

  • 瓜代有期的故事

    “瓜代有期”、“及瓜而代”都是指两人轮流戍守一地,瓜熟时赴任,来年瓜熟再派人交接;后来引申为有一定的轮替期限,期限一到,自然有人来接替。 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