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千古一相张居正改革失败 为何连接班人都背

千古一相张居正改革失败 为何连接班人都背

收录日期:2025-08-08 00:57:22  热度:9℃

张居正是明朝中期著名宰相、政治家、改革家,万历帝时期为内阁首辅,辅佐万历帝开创万历新政。补充说明,在明穆宗时期,也曾与高拱、陈以勤等人辅佐明穆宗开隆庆新政。

明朝中后期,国家实力明显下降,朝中党争严重,特别是内阁中的勾心斗角,对政治造成极大的影响。张居正上台之后,锐意改革,极大的挽救了明朝的衰败颓势,国家转而复兴,后世对其评价很高,有千古一相之称。

嘉靖帝时期党争严重,当时夏言和严嵩争夺内阁首辅位,严嵩获胜。张居正冷眼观看,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所以在嘉靖二十八年之时,上书《论时政疏》,抨击时弊,并系统的阐述了自己改革的主张。

可惜的是,张居正的奏疏并没有得到嘉靖帝和严嵩的重视。所以此后张居正除了例行奏疏之外,再没有额外上过奏疏。嘉靖二十九年,张居正请病假回到家乡江陵。

在家乡养病生活期间,张居正切实的接触到了底层生活,也因此发现了国家更多的问题。他的《荆州府题名记》写: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这不仅使他日后的改革有了更多的依据,同时也触动他的责任感,使他决定重返政坛。

第二次入朝的张居正,磨平了尖锐的锋角,却变的更加强大。他不再急切的希望能改变这一切,而是学习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的处事。

张居正曾在裕王朱载垕府中为侍讲侍读,裕王朱载垕登基之后,为明穆宗,作为潜邸旧人,张居正在裕王登基之后受到重用。他被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这个时候还不是张居正权利最大的时候,他真正大权在握是在万历帝时期。

万历帝年幼,李太后信任张居正,厌恶高拱。李太后废高拱,张居正登首辅位,此后在朝中说一不二。他尽情的施展所能,开创万历新政。

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国库因此充盈。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国家安定。吏治上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张居正所实行的改革,对明朝中期国家的影响巨大。后世对张居正的改革评价也很高,特别是一条鞭法,更是赋税政策典范。但是在张居正去世之后,他的新政却迅速的崩溃,他本人也受到各方责难。上到皇帝,下到百官,对张居正实行了一系列的清算。就连他向万历帝推荐的继承人张四维,也同样倒戈相向。

万历帝下令抄其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甚至差点被开棺鞭尸。跟随张居正的一批官员也被或削职或弃市,家属被饿死被流放,一直等到明熹宗时期才平反。

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结果?很简单,因为张居正权利实在太大了。

万历帝年幼之时,张居正代行国事,是很正常的。但是等他长大之后,张居正仍然大权在握,这就被皇帝忌惮。活着的时候,权利过大,万历帝轻易不敢动。人死道消,也就无所顾忌了。

至于文武百官,张居正居内阁之时,说一不二,十分专制。当时就得罪了许多官员,只不过碍于权势不敢反对。等到张居正去世,皇帝都开始清算了,这些官员自然就开开心心的四处寻找张居正的错处,为自己报仇了。

张居正选定的继承人张四维,他本人没有张居正那般强势,而是一个长袖善舞之人。继任张居正位置之后,一方面为了博得好声名,就召回了不少被张居正贬职的官员,这些重新回朝的官员成为抹除新政的中坚力量。

张四维虽然受张居正提拔,在张居正改革之时是重要助力。但是却并不是严格的张党,他初入仕途的伯乐是与张居正相对的高拱。如此一来,反张居正毫无压力。再加上当时皇帝都带头清算张居正,张四维自然不会驳皇帝面子了。

这些原因,最终使得张居正的改革,落得个人在政在,人亡政息的悲惨境地。

猜你喜欢

  • 我也能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好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我只要你告诉我,”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只见罗

  • 语言的妙用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可怜巴巴地跪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行乞。他脏兮兮的颈脖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一天,一位诗人走近老人身旁,他便伸手向诗人乞讨。诗人摸了摸干瘪的口袋,无奈地说:“我也

  • 洗脚之前先脱鞋

    有一位叫阿芳的姑娘,虽然没有出众的容貌和窈窕的身材,但为人性格开朗、正直、幽默,许多人一旦同她交往几次,往往就被她的幽默所吸引,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她的魅力。有一次,阿芳参加同学聚会,和同学们回忆着大学时代的美好生活。不料主人在招呼客人时,一不

  • 走过人生的沼泽地

    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因为没有路,便试探着走。虽很艰险,左跨右跳,竟也能找出一段路来,可好景不长,未走多远,不小心一脚踏进烂泥里,沉了下去。又有一个人要穿过沼泽地,看到前人的脚印,便想:这一定是有人走过,沿着别人的脚印走一定不会有错。用脚试着

  • 此路不通

    有一个喝醉酒的人,走出酒店时,天色已经很晚了。他踉踉跄跄地寻找着回家的路。他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就醉意醺醺地朝前走,忽然“咚”的一声,他的头撞到了一个硬邦邦的东西上面,撞得他两眼直冒金星。他朝后退了两步,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块路标,上面写着

  • 驴子过河

    可怜的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累得呼呼直喘气。可是不得不迈着艰难的脚步向前。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驴子走到河边冲了冲脸,喝了两口水,这才觉得有了力气,它准备过河了,河水清澈见底,河床上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光光的,看得清清楚楚,驴子只顾欣赏美景

  • 安全与危险的边缘

    有一只瞎了一只眼睛的鹿,来到海边吃草,它用那只完好的眼睛看着陆地,随时警戒着,看是否有猎人来,而用那只看不见的眼睛向着海洋,因为它以为海上绝不会有危险。过了一会儿,海上驶过一艘船,船上的人看见鹿,就用箭瞄准,把鹿射死了。鹿在临死时自言自语说

  • 继续寻找下去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有座位的火车票,后来他找到了能在火车上找到座位的方法。不要认为他与列车员有什么关系,只是他有一个绝招而已。其实这绝招说来也简单,就是从车头到车尾,耐心地一节节找下去。这个人说火车上常常是一些车厢人群拥挤,而一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