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拳王哲学:有城府,无恩怨

拳王哲学:有城府,无恩怨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3:30  热度:10℃

前阵子,我带了一本《李小龙传》去见邹市明。你知道邹市明吧?唯一一个拿过奥运金牌的中国拳击手。而且不是一块,是两块。他今年34岁,住在美国,指望抓住最后的机会,在那里打出一番天地。

我把那本书送给他,其实是想问他问题。李小龙能得到美国人的认同,不只因为他能打。他在华盛顿大学上过哲学课,懂得怎么把东方哲学和西式搏击结合起来——他有他的武术哲学,你有你的拳击哲学吗?

邹市明一愣。他可能没想到,会有人问他这么不着边际的问题。他试着回答我的问题,最后却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在他还没出名的时候,有一次上台打拳,和一个南美人打。那是业余拳赛,以点数计算胜负。上台之后,两人心知肚明,游龙戏凤,谁也不肯第一个出招。虚晃一枪,浅尝辄止,你不出手,我也乐得绕圈子。对方是一个比邹市明更加年轻的人,熬到比赛快结束的时候,他忍耐不住了。邹市明瞅准机会,一拳打中他的肋骨。其实,这一拳不重,只要他继续闪避,便没事。但血气方刚,岂能受辱?南美人第一反应就是还击。还没看明白对手的空当,他就凭着一股子刚猛打过来。

“打拳要有城府。人家用招数逗你,刺激你,你要是这点气都沉不住,立刻就要还手,那么,在这种情绪下面,等于把自己的弱点敞开给对方看。”

南美人输了。

另外一次是最近。邹市明每天都在洛杉矶的一家拳馆练习。陪练是一位前职业冠军,拿过两条金腰带,可是他已经四十岁了,状态下滑,又刚刚有了孩子,生活负担很重,没有比赛,就没有收入,只好靠陪练来补贴家用。

有一天上午,邹市明和他做对抗练习,被一拳打到左眼,旧患复发。在邹市明的职业生涯里,这样的情形曾经反复发生过无数次。每一次,只要他闭一会儿眼,缓一缓,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画面就能恢复正常。可是这一次,下手确实狠了,邹市明好几次闭眼,又好几次睁眼,眼前还是一片模模糊糊影影绰绰。两个拳台,两个对手,四只手,无数根拳绳。

邹市明慌了,一个人退到拳台角落,背对所有人。

“那一刻,我不知道我脸上是汗还是泪。我这个岁数,曾经无数次想过,在哪个时刻我会退役。我想,如果这就是我退役的那一刻,我会怎么样?”

几秒钟之后,他转身,继续练习。

“那天打完之后,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还是跟他一起换衣服,一起说笑话。拳手没有恩怨。他如果不够狠,下次在台上被打的可能就是我。”

他还是非常努力想要回答我的问题:“如果说拳击有哲学,我的哲学就是,拳击是一样绅士运动。什么叫绅士?有城府,无恩怨。”

我们没办法把拳击和绅士联系在一起。不过,拳击手确实是个有诗意和悲剧色彩的职业。一个男人,赤裸上身站在台上,被人围观,和另外一种生活搏斗。他看起来很可怜,但又是个斗士,要靠肉身赢回尊严。肉身就是武人的家。哪有什么关山万里,哪有什么四海为家,身体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哪一天,身体没了,家就没了。

我问他,看没看过徐皓峰?他说没听说过。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一拳被人把家打没了,这种感觉,徐皓峰写过。形意门传人李尊吾,学成下山,入世争名,头一个就要拿高手祭旗。高手倒下,被家人用一床蓝印花棉被裹上,抬回家,两个月之后就死了。他记得蓝印花棉被的味道,有一股旧棉花的霉味。一举成名,行走江湖,想起这股子老棉花的霉味,都会一阵阵恶心。

邹市明是个粗人,他不懂得这其中的况味。他只记得,那天回家,眼前还是流动的双影。他老婆递给他一杯水,他去拿,杯子在左,伸出的手在右。摸索半天,默默喝下一口。他老婆不知道她的男人这一天经历了什么。万言不值一杯水。

猜你喜欢

  • 行动知识分子冯骥才

    这些年,冯骥才带着一群人奔走于各种各样的古旧城巷与偏僻村路,在人迹罕至的废墟里,在蒙满灰尘的角落里,勘察散落的文化遗产,大声疾呼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刻不容缓。“我的‘四驾马车’可不是四马拉一车。我只是一匹马,我是用四匹马的劲儿拉着一辆车……有朋

  • 怒气是一张藏宝图

    “不好意思,我必须离职了。”某天,节目的企制小芳脸色黯淡地对我说。她因为某些因素离职,也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我当然要替她高兴。但对我来说,这真不是个好消息。小芳是个老手,什么状况都碰过,EQ也很高,只要有她在,我并不需要为节目费太多心思。做

  • 父子,一开始是巧合,后来是默契

    每一个父亲都曾经是一个儿子,他们在自己的父亲老去之前都曾经以为:父亲=上帝。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一段别人梦中跟“伟岸”这样的词挂钩,那就是成为父亲。年复一年,逐渐成熟的儿子开始变成父亲,有一日也肩负起了“上帝”的戏份。这些已经走在星途上的明星父

  • 我为什么当记者

    我上学那会儿,凡事都要表个态。比如进了新闻学院的门,头一件事就得说清楚:你想做什么样的记者?呃,这问题让我一愣,半天没言语。这一犹豫不要紧,气得我的导师直哆嗦。他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第一个冲进战区的中国记者,连防弹衣都没穿好。就奔赴巴格达了

  • 为当演员专扮死尸

    当一名演员?听起来好像不错。如果专演死尸呢?是不是没有什么吸引力?对美国男手查克·兰姆来说可不是这样,因为他的爱好就是扮演死尸。如今,他梦想成真,成了一名“死尸专业户”。创办网站自荐兰姆住在俄亥俄州加洛韦,曾是一名信息技术工程师。一天,他梦

  • 烽火中穿梭的“白鼠”谍花

    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法国都有她的足迹,她经历了至今仍让在世者闻而心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见证了希特勒和纳粹的兴衰与恶行,目睹了人类被迫害和屠杀。她是护士、记者,还是被盖世太保取号“白鼠”的传奇谍花。2001年电影《乱世有情天》的剧本

  • 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搞笑访谈节目《两棵蕨类之间》访谈时,主持人故意说奥巴马是一个书呆子。这位美国总统的回答是:“如果我是一个书呆子,米歇尔怎么会嫁给我呢?不信你去问问米歇尔。”似乎米歇尔是他信誉的保证。我一点都不好奇奥巴马是不是一个书呆子,

  • 善良比聪明更难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抵抗天赋的诱惑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夏天总是在得州祖父母的农场中度过。我帮忙修理风车,为牛接种疫苗,也做其他家务。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时的旅行,我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