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小狐狸和铁锅

小狐狸和铁锅

收录日期:2025-08-07 20:14:56  热度:8℃

不知是谁,把一口老铁锅放在了森林里。

虽然很老了,锅底也早就被火苗熏得黝黑,但铁锅一个破洞也没有,还是结结实实的。想要煮汤啊,炸糍粑呀,只要生一堆火,铁锅就能好好地做出来。

一只小狐狸路过,看到了这口铁锅。

“呀——”他说,“好一顶帐篷。”

这会儿,小狐狸走累了,想安安静静地睡一觉。昨天晚上,跟着妈妈学魔法,可把他累坏了。

小狐狸捡了根短短的粗树枝,插进泥地里,再把铁锅盖在树枝上。他躺在铁锅下,很快就甜甜地睡着了。

一个农夫走进森林。他要到森林那边的小镇上去买一口铁锅。突然,他瞥到黑乎乎的一样东西。

“呀——”农夫停住脚步,弯下腰,看了又看,“一口铁锅,还一点也没坏!”

他拿起铁锅,看到了睡得正香的小狐狸:“还有一只小狐狸!”

农夫举起铁锅对着太阳仔细地看了又看,没有一丝光线从锅底漏进来。他放心了,把小狐狸捡进铁锅,端着铁锅回家去。

农夫的步子迈得很大,铁锅随着他的步子一晃一晃的。小狐狸在铁锅里做着坐轿子去外婆家的美梦。

森林里的池塘边,一只老獾正忙着修筑一堵堤坝。他费力地啃着一棵小树。小树的树干被啃得越来越细,越来越细,啪——倒下来,砸在小溪里。

小狐狸吓了一跳,被惊醒了。他揉揉眼睛,发现铁锅被端在农夫怀里,自己正坐在铁锅里。

怎么办呢?

要是昨天晚上练好了变树叶的魔法就好了,他可以变成一片树叶,被风吹到地上,然后偷偷溜回家。

可是,他变的树叶总是留着一根长尾巴,风哪能把尾巴也吹起来呀!

那就变成一朵花吧,农夫把花插在花瓶里,他就可以在晚上偷偷溜回家。

可是,小狐狸变花也变得不好,总是留着一对大脚丫。脚丫怎么插得进花瓶呢?

没办法,小狐狸只好变成了一根绳子。他最擅长的就是变绳子,小小的花头绳,粗粗的麻绳,金黄的草绳,都行。

这会儿,小狐狸一紧张,变成了一根金黄的、结实的草绳。

农夫走累了,放下铁锅一看,大吃一惊:“小狐狸呢?”

小狐狸不见了,铁锅里只有一根草绳。

“草绳也不错 。”农夫拿起草绳,穿过铁锅的两个小耳朵,把铁锅背在背上,“这样走起来轻松多了。”

小狐狸可不轻松,这口结实的铁锅重着呢!

农夫走啊走啊,小狐狸忍不住呻吟起来。

农夫明白了。回到家,他把铁锅交给太太,然后拿了几个糍粑和草绳一起放到门槛上。

“小狐狸,辛苦了,糍粑给你吧。”农夫说。

草绳一下子冒出一对尖耳朵,长出一只尖鼻子。尖鼻子嗅了嗅,草绳又变成了小狐狸,他揣着糍粑往森林里跑去。

虽然累坏了,但有香喷喷的糍粑吃,也不错呀。

用什么炸糍粑呢?小狐狸一边跑,一边想念起那口铁锅来。

猜你喜欢

  • 穷秀才中举

    有个穷秀才,穷得帽子剩个框,裤子没有裆,鞋儿没有帮。家中只他一人,吃了早饭没夜饭,真是门前讨饭棍,嫡亲姑母也不认。穷秀才人穷志不穷。他一心一意念书,到二十五岁上,考中了第三名举人。报喜的来了,穷秀才正在捉虱子,一听说自己高中了,倒弄得手脚都

  • 盐商选账房

    清朝时候,扬州有个盐商叫陶澍,是扬州首屈一指的大富翁。他开的盐栈有好几个,手下管事的多得数不清,但就是缺个精明的账房先生。陶澍为了招个称心如意的账房先生,便想了个办法,公开招聘账房先生,告示贴满了扬州的四乡八镇,连邻近的安徽、浙江都有。那时

  • 宝贝青石板

    有条小河边,住着个编席子的小伙子。他每天清早起来,就把芦苇放在家门前的一块青石板上捶,然后劈成蔑片,编芦席,整天不闲。这块青石板不知被他捶了多少次,光滑得像镜子一样。一天早上,他又在青石板上捶芦苇,有个老道人走到他跟前,指着那块青石板说;"

  • 独骨奇人

    从前,前隍村村西头一户姓丁的人家,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的胸肋骨连成一块,大家就叫他独骨。独骨是个奇人,他的奇事多呢!独骨自小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天,独骨的妈妈到邻居家借米回来煮饭,走在路上,一不小心,米翻了满地。妈妈连忙把

  • “四鼎甲”的故事

    自从唐太宗推行科举取士以来,只有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三鼎甲"。哪有"四鼎甲"呢?这里有一段故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败兵来时,男的吃刀,女的被污。因此百姓一听有元兵前来,纷纷入山躲避。洛阳附近有一家富户,当家的姓高,名叫高君善

  • 抢老子

    从前,有个叫王老三的老头子,两个儿子都成了家,这两个儿子对老子狠呢!要老子每天拾五十斤柴,拾不到柴就没有饭吃。一眨眼到了冬天,天落着大雪,老大还要逼着老子出门拾柴,王老三没有办法,只好背着菜篮出门。他到了山脚下,满眼雪白,只好用手扒着雪找柴

  • 张百万招婿

    话说洛阳城里有一个张家庄,庄里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家有良田千顷、银钱无数,人称张百万。张百万年近六十,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那是花容月貌,张百万爱若掌上明珠,一直舍不得许配人家。在女儿十八岁那年,张百万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带了行

  • 鉴定

    前清年间,朝廷连年平叛剿乱,赈灾抚民,需要大笔银两,于是雍正皇帝便对自己的臣子下了手:凡是犯了事的官员,不论官衔大小,一律抄没家产,悉数充公。这年,御史弹劾两江总督唐尧文贪赃枉法。此时京城不少大臣为唐尧文说情,说他为官数十年,并没出过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