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轻狂的底气

轻狂的底气

收录日期:2025-08-13 00:14:00  热度:8℃

自古少年皆轻狂,林清玄便是一例。

林清玄刚刚八岁的时候,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你。这个轻狂的少年,终于惹怒了父亲,父亲也是不假思索地给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轻狂呓语,父亲说:“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父亲没有那个底气,源于没有那个才气,父亲只会拼命劳作,抚养18个孩子。但林清玄是有那个底气的,他想,将来不当作家誓不为人。

后来的林清玄又轻狂了一回。当他努力读书得了第一名的时候,老师奖励给他一本地图册。他边烧水边看地图册,憧憬着埃及的美好。父亲过来问他在干吗,林清玄说他在看埃及,父亲又是狠狠地打他一巴掌,踢他一脚,说可以用生命作担保,他一生根本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打击的林清玄又狂傲起来,心想,长大以后不去一次埃及誓不为人。

第三次的轻狂是在林清玄读初一的时候,他与7个同学一起在戏院看一部叫做《罗马假日》的英国电影,里面的一个女主角奥黛丽·赫本,长得俊美无双,气质高雅脱俗。看完电影以后,八个人站在戏院前面,手牵手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娶一个奥黛丽·赫本做妻子,如果娶不到奥黛丽·赫本就誓不为人。估计这次轻狂的畅想没有被父亲知晓,否则的话,他又要挨巴掌。

底气十足的林清玄终于成功了,30岁拿遍了台湾所有的文学奖项,连续10年荣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榜,40岁时,已经出版文集近百部。成名之后的他,第一个去的国家便是埃及,当他在埃及金字塔前给远方的父亲写信的时候,眼泪止不地流下来——是父亲一巴掌把他打成了作家,又一巴掌打到了埃及;成名之后的他,在乡下举办了一个同学会,大家与他一样都带着太太去参加,饭吃到一半,林清玄站起身放眼望去,只有一个人的太太长得像奥黛丽·赫本,那就是他太太。

林清玄的“轻狂畅想”没有一个落空,全部梦想成真,这源于他对自己能力的清醒认识,源于他对备足底气的不懈努力,正如他总结的十二字:“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他说:“一个人年轻时的愿望往往决定他的人生。你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拥有怎样的物质条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有没有强大的愿望和为实现它而努力的决心,来支撑你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猜你喜欢

  • 唱歌

    唱歌老胡不喜欢运动,一有闲空就打睡,这可能是胖子们的一个通病。今年“五一”单位组织去海南旅游,起先老胡不肯去,但经不住大伙儿劝,才让他上了“贼机”。下飞机就坐长途车去三亚。长途车刚开,老胡就进入梦乡,不一会儿就鼾声如雷了。大概过了三个多小时

  • 三跪

    三跪刘市长要回家乡桃花村,为爷爷九十岁祝寿。桃花镇镇长姓袁, 是个爱拍马屁的庸人,老百姓都叫他马屁袁。这下马屁袁可忙坏了。马屁袁知道刘市长自幼父母双亡,是爷爷一手将他拉扯成人。刘市长到市里工作后,几次三番想把爷爷接去享福,爷爷都不去。这天上

  • 绝对有原因

    绝对有原因小李大学毕业,刚分到工商局工作不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小李的心情很不好,因为单位一把手郑局似乎对他很有成见。小李是怎么惹领导不高兴的呢?这个原因就出在小李的嘴上。周五那天中午,小李和同事一块聚餐,吃好饭,大家又回到了办公室。可能是

  • 真能说

    真能说有一对亲兄弟,弟弟是开腊味馆的,院子里晒满腊肉。有一天,弟弟发现腊肉少了,想来想去,可能是隔壁的哥哥偷的。为了弄个明白,弟弟选了一个哥哥可能下手的时候,躲在楼顶门口后面。果然是哥哥!只见哥哥先把头探过围墙,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然后伸过一

  • 阿P找关系

    阿P找关系阿P最近很犯愁,因为儿子小P中考不理想,离重点高中线差两分。两分之差,可就只能随机分配到普通高中了。阿P有些不甘心。老婆小兰的反应更激烈,说她都打听了,小P要去的那所普通高中升学率不高,管理也乱,学生打架早恋的数不胜数,优秀的小P

  • 要救蝎子的种种理由

    要救蝎子的种种理由有这么一个故事:智者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蜇了他手指。智者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蜇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且看那些曾经被蜇过的智者,都有什么样的答案:智者甲印堂发黑,虚弱地

  • 初恋情人叫什么

    初恋情人叫什么老周的儿子毕业了要找工作,抱回家一大沓子报纸,让老周把上面的招聘启事剪下来做个分类。老周翻着报纸,忽然一个大大的企业形象广告吸引了他,因为那广告上有这家企业女总的头像——这人老周认识。她是老周三十年前读高中时的初恋情人,面庞五

  • 理想的规格

    理想的规格约翰是一名生物学的博士生。学校有规定:博士生有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过论文的才能毕业。为了发表学术论文,约翰给一家专业杂志投稿,可每次比他差的论文都发表了,而他的却迟迟未发。约翰很不服气,于是找到杂志的主编,质问道:“您为什么不发我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