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如何评价南宋权臣韩侂胄?韩侂胄为什么被列

如何评价南宋权臣韩侂胄?韩侂胄为什么被列

收录日期:2025-08-08 09:01:24  热度:13℃

人物档案

姓名:韩侂胄

字:节夫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时代:南宋

出生地:相州安阳

父亲:韩诚

曾祖父:韩琦

官职:平章军国事

爵位:平原郡王

主要成就:南宋抗战派首领,追封岳飞、开禧北伐

蔡东藩评韩侂胄,言:光、宁以前误于和,光、宁以后误于战,要之皆幸臣用事之故耳。韩侂胄之奸佞,不贼桧若。桧主和,侂胄主战,其立意不同,其为私也则同。桧欲劫制庸主,故主和,侂胄欲震动庸主,故主战。苏师旦笔吏进身,程松献妾求宠,以卑鄙龌龊之徒,欲令其运筹帷幄,决胜疆场,能乎否乎?盖不待智者而已知其必败矣。

蔡东藩的评价,与后世许多人对韩侂胄的评价差不多。开禧北伐失败后,人们下意识的将罪责安放在主持这次北伐的韩侂胄身上。而韩侂胄的确有做的不好的方面,但是却不足以完全承担开禧北伐失败的全部罪名。

韩侂胄在北伐之前,做了许多的准备,练兵屯资,的确是想要一举成功的。而在北伐前夕,宋军也的确占有优势。但是因为韩侂胄选将的失败和朝中主和派的干扰,最终使得这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宋史》将韩侂胄列入奸臣传中,实际上就已经将韩侂胄打入谷底。但是小编个人认为,韩侂胄志大才疏,的确不是治世能臣。同时他争权夺利,打压异己,也不能说是完全的忠臣。但是开禧北伐的目的还是好的,所以他也不能说是一位奸臣。

基于《宋史》的评价来看待韩侂胄这个人,本身就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历史人物的评价,就算是史学家也是带有主观想法的。所以我们今人在评价韩侂胄,看待韩侂胄这个人的时候,还是应该多思考,自己判断,下一个自己肯定满意的结论。

后世在修《宋史》的时候,将韩侂胄与秦桧相并论,列入《奸臣传》中。但是观韩侂胄的政治生涯,与著名的大奸臣秦桧,甚至是说没有进入《奸臣传》的权臣史弥远相比较,都还是算好的。所以他为什么会被列入奸臣传中,许多人表示疑问。

其实很简单,因为韩侂胄在执掌朝政的时候,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庆元党禁。他将以朱熹为首的理学思想,打上伪学的称号,对理学思想进行全盘否定。不仅禁止理学的发展,还残害了一大批理学思想家。

不过今天的人们都知道,程朱理学从形成到朱熹这儿大一统,一直到历经宋元明清,都在封建思想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后世的文人,甚至科举考试,都受理学主导,所以朱熹才有朱子之称。

史书都是文人修订,而当面对反对自己思想的历史人物的时候,怎么可能会轻易放过。元脱脱就是理学的一位忠实支持者,在修订《宋史》的时候,自然也就依据前列,将韩侂胄放入《奸臣传》之中了。

猜你喜欢

  • 有把屠刀叫岁月

    小编为大家带来:有把屠刀叫岁月那些年的岁月与时光,仿佛微风一般拂过了脸颊,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折痕。无情的时光带走了他的青春年华,夺走了他用来拼搏的资本,他用尽一生的心血支撑起了,一个四口之家。岁月仿佛一把无情的屠刀,它可以杀尽人世

  • 苏轼对联故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飘飘然。曾书一联贴于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正当他洋洋得意时,被路经此地的某翁难住,顿时满面通红,羞愧万分,忙施礼认错,并立即将原联上下句前各加两字变作:发愤识遍天下字,立

  • 悲伤的李白

    公元762年,年过花甲的李白已百病缠身,他已忘记了人世的悲欢,只图一醉方休。他一生醉过太多次,但这是最后一次了。他恍恍惚惚去邀水中之月,不幸溺水,抱月长眠。李白一生豪放浪漫,连死都如同一首诗。可谁又知道这光鲜的外表下,淤积了多少难以言状的愤

  • 李白与汪伦

    唐朝天宝年间,大概公元775年,这是个春光三月,接近四月的光景。天空中残留着淡淡的寒意,主色调毕竟还是阳光明媚,桃红梨白,春光无限。这样的季节里,泾川县令汪伦心情是愉快的,有两件事,汪伦自以为做的很好,事情十分顺手,这是他应该快活的理由。第

  • 蔑视权贵的李白

    李白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一心希望能为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唐玄宗李隆基却只让他做了一个翰林供奉,给皇上、后妃们写诗作赋,他很不愿意,常常一人喝闷酒。这一天,李白又喝得大醉,突然侍卫来召他去见皇上。原来李隆基和杨贵妃正在花园赏花,想让

  • 李白其实没酒量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诗人都挺能喝酒,特别是李白,他的《将进酒》中说“将进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可见李白是很爱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这得先从“斗”说起。现在已经

  • 朱棣装疯夺天下

    1398年,建文帝登基。这位年轻的皇帝刚一上任便出手不凡,一口气削夺了五个藩王,叔叔们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一时间人心惶惶。燕王朱棣虽未被削,但他心里明白,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皇帝已经在他的周围布满了眼线,自己的封地北平也被重兵包围,形势

  • 王安石识破长江水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和苏东坡同朝为官。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却久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其饮阳羡茶,但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想到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便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