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女孩和七百个“安定”

女孩和七百个“安定”

收录日期:2025-08-07 23:22:27  热度:9℃

去会那个女孩见面之前,他总会揣上七颗神秘的安定。

他第一次见她,就知道她失眠得厉害。脸色苍白,神情疲惫,这是失眠的主要特征。所以他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也许你需要安定。”他用了“也许”,是因为他见过很多娇揉造作的女孩,明知道自己有病还不肯承认。他不能判断她会不会是其中的一个。

她不假思索地说:“是的,我需要。”语气干脆得让他吃惊。她已经从他露出的双手知道他是个外科医生,那双手白皙、修长、灵巧,典型的外科医生的手。

那只是一次普通的聚会,他的朋友和她的朋友将啤酒喝了一扎又一扎,喧闹得几乎要将屋顶掀开。他和她不约而同地走到阳台上,一人占着一角,从26楼俯瞰广州的万家灯火。毫无疑问,美丽的夜景比屋内那帮吃吃喝喝的朋友更让他们沉醉。天河新城就在脚下,扑面而来的风卷起她的裙和发,借着暗淡的灯光,他发现她的脸一下子变得异常生动,整个舒展如花。这是一个只在夜里开放的女孩,他想。

第二天,他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敲开她的小屋,递给她一个用处方纸包裹的小东西,展开,是一颗安定。她按照她的吩咐,换了深色的窗帘,扔了咖啡和茶,喝了一大杯牛奶,然后和着白开水吞下那一颗药片。柔和的灯光下,她打开一本闲书,一会儿,书从手中滑落,睡意袭来,她有史以来第一次在12点前陷入了温暖的睡眠。

翌日,她醒来,看着镜中自己饱满红润的脸,给他打电话:“我要一瓶安定。”他来了,却没有带一瓶,只有七颗,用一张处方纸裹着,他说:“一天一片,睡眠会自己来找你。”

以后的每个周末,他都会准时出现,递给她一个小包裹。那里面是七颗安定,恒久不变。

开始,他很快就离开,慢慢地,呆的时间会长一些。他帮她想办法对付厨房水管里的小飞虫,带她去街头拐角处的一间民房里买打游戏,到白云山顶去吹风,她就像温水里的青蛙,渐渐陷入他的爱中。

两年后,他们结婚了。蜜月旅行回来,她突然发现自己已有很多天没吃安定,但照样睡得很香。问他,他才说:“给她的那些药片,除了第一颗是安定,其他的都是维生素C。只因每一颗他都做了手脚,她一直都没发现。他做的手脚就是先用小刀磨去“VC” 再刻上“安定”。在直径3mm的药片上动手术,这难不倒他这个优秀的外科医生。

她的泪突然的滑过他的臂弯,他为她刻写了七百多个“安定”而她竟然不知,为他给她的婚姻,为这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她幸福得只能用哭来表示。

猜你喜欢

  • 刚出鼠洞,又进狼窝

    自从女儿大学毕业后,为了给孩子找个好工作,三平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可是两年多过去了,自己除了四处碰壁外,孩子的工作,仍是毫无进展。眼看孩子已经二十六七,到了找婆家的时候了,如果工作还没有着落,这身价也就只能和中学毕业的女子一拼了。眼看着别人家

  • 四百瓜

    四百瓜,其实是一个人的名字,至于为什么这样称呼他,现在已无法考究了。第一次见到他时是在一九六二年,是在三年困难时期,被下放回家的时候。这是一个干净利罗的老头,微胖的身体罩着一套整洁的中山装。说话先带三分笑,而且还时不时的来个小幽默。听说他下

  • 赴客宴打糍粑过新年

    离开乡下多年,总忘不了那一幅幅风物,那一道道风情,那一件件风韵。我下乡在川东,那时重庆没直辖,属四川管。每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或红白喜事,我们知青都被热情的乡亲邀去赴宴,山里人的客宴那套讲究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山里人的客宴席位讲究“等级森严

  • 走人户

    走人户,意即走亲访友。走人户,如今城里人已经不屑于挂齿,但在农村走人户的人照样在走。城里人嘴上不说“走人户”,其实人户还是在走的,只是说法变了,走的花样也多了而已。如今城里人走人户,除了走亲访友之外,走的对象也增加了不少。走人户是一种很好的

  • 逛田坎的快乐

    我现在一直保持着散步的习惯,这还要归功于在乡下教书的那段日子。那是一个僻静的乡村。学校位于田野一隅,每当放学后特别寂静,住校的教师不多,课余饭后,我常常喜欢独自沿校门外的田坎小路,向田野深处走去。田野像一只巨大的棋盘,被纵横交错的阡陌分割,

  • 变脸

    “这个‘啓’可以给你改成‘启’。”办事人员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不过,这出生日期就不能改了,日期和身份证号码挂钩的,不是想改就能改的。”那人边说边晃头,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可是我生日明明就是4月11,这是事实嘛……”“一改出生日期身份证号

  • 最后的亡灵书

    ——这条符咒为谁而颂,他就不朽,他的的灵魂会永生暗红的月,披着血色琥珀般优雅的披风悄然而至。魅风呼啸,唤起一团团沉闷的黑色涌上天边,笼罩着整个大地。夜,是孤独的,只是偶然间还会听到一两点哀怨的叹息声在远方回荡,此外,别无他物。他的笑容,依旧

  • 回味那个时代

    岁月如梭,当知青下乡插队40多年过去了!我们从当年风华正茂、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变成了退了休的老头老太太,走在街上已经被小孩子们叫做了爷爷婆婆,这不能不让人感叹时间流逝得太快!我们知青这一代人总的来说是不幸的一代:该读书的时候我们正闹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