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碗热汤

一碗热汤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8:49  热度:8℃

北宋时期,江宁府乃南方名城,福春街则是城内最繁荣的一条小吃街,食客云集,生意红火。

可这日,“清欣阁”酒楼的刘亦德掌柜愁眉不展,坐在大门口唉声叹气。这时,一个伙计背着包袱从酒楼里走出来,安慰道:“大掌柜,您想开点,大伙都走得差不多了,我也得回乡下伺候老娘去了。”“都走吧……”刘亦德喃喃自语。

当年“清欣阁”在整个江宁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卤味尤负盛名,一年四季生意兴隆。可今非昔比,两年前的一次地震,让“清欣阁”一锅秘制老卤水统统洒尽,菜品味道大不如前。眼下酒楼萧条冷落,让刘亦德心如刀绞。

正在刘亦德烦心时,一个声音响起:“掌柜的,给点吃的吧。”刘亦德抬头,见是个年轻乞丐,约莫十八九岁。刘亦德细细打量,此人虽落魄,倒也不卑不亢。刘亦德生出恻隐之心,便说:“进来吧,我炒个青菜,再给你几个馒头。”

小乞丐踉踉跄跄走进酒楼坐下。不一会儿,小菜和馒头都来了。小乞丐饿极了,张开大嘴,风卷残云地吃了起来,很快吃个精光。小乞丐抹了把头上的汗和嘴边的汤汁,咂咂嘴道:“掌柜的,小生自小在酒店帮厨,你要是愿意雇我,只要给我一张草铺就行了。”

刘亦德摆摆手,叹息道:“年轻人,你没见我这酒楼生意惨淡?半个月后房租到期,我就得关门走人了。”他看了小乞丐一眼,接着说:“你若不嫌弃,店里的帮工都走了,正好缺个打杂的,处理下杂物。”

小乞丐就这样留在了“清欣阁”大酒楼。说来也怪,眼看就要倒闭关门的酒楼,接下来的十几天里生意却蒸蒸日上,顾客源源不断。原来,小乞丐调制出的卤水汤料香味独特,回味悠长。有了这卤水,烧出来的饭菜都奇香无比,酒楼每天都爆满了慕名而来的食客。

这小乞丐真名叫宝生,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之前在饭馆里当过小厨。他对刘亦德说,这卤水方子是舅舅传给他的。

时间久了,刘亦德问及宝生的身世,宝生总支支吾吾,遮遮掩掩,不愿多谈。宝生话也少,从不到大堂接客端饭,出门也总是戴好斗笠,低着头不愿与陌生人接触。

一晃一年多过去。这天傍晚,突然下起了暴雨,酒楼客人很少。突然,刘亦德听到柴房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他寻思:是讨饭的跑到我屋中避雨了?可怎么不进大堂,跑去柴房?

刘亦德悄悄摸到柴房,提起灯笼一看,一个熟悉的身影立在他的面前。“宝生,你怎么不在后厨,跑到这里来了?”

宝生很慌乱,他脱下蓑衣,吞吞吐吐:“掌柜的……没什么。”

刘亦德看着宝生,觉得哪里不对头,说:“雨下大了,客人走差不多了,你收拾一下,回屋休息吧。”

很快,天黑了下来,店堂里一个客人也没有了,一个小伙计正在收拾桌凳。这时,远远地进来一个汉子,他满脸黑须,头戴一顶毡笠,脚穿一双皮靴;胯口挂把板斧,手里提把朴刀。他把毡笠掀在脊梁上,敞开胸脯,坐在店堂正中间,高声喝道:“快给大爷端酒上菜!”跑堂的一看,心里早怵了三分,连忙回道:“是,是,小的这就去准备。”刘亦德出来一看,此人来者不善,又想到刚才宝生异常的举动,忽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刘亦德赶紧笑脸迎客:“客爷,请问您想吃哪些菜?”

“随便。”汉子死死地盯着前方,眼神冷得几乎结冰。

“这有些……不好办吧?”刘亦德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好不好办,要看我手中的刀说了算。”那汉子冷哼一声。

“当然,当然,您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办。”

刘亦德忙退回到后厨,见宝生神色慌张,他盯着宝生问道:“宝生,到底怎么回事,你一定隐瞒了什么,快说吧?”

谁知宝生“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着说:“大掌柜,救救我吧!”

刘亦德沉吟道:“果然和你有关。说吧,怎么回事?”

宝生抬起头,揭开了老底:“我舅舅原本在析津府开着一家酒楼,我帮着他打杂。后来,辽军南下中原,我们被一起掳掠入辽国王爷府。因为舅舅做得一手好菜,我们被安置在府厨当厨师。有一次,我在给王爷上菜时,在窗外无意间听到王爷与手下在密谋篡位之事。后来在一次宴席之后,我酒后说漏了嘴,这还了得,王爷肯定是不会放过我的。于是我连夜逃出府中,南下避难。一路上风餐露宿,我一路乞讨,逃到此地,本以为不会再有危险,谁知……”

刘亦德问:“你确定这人就是王爷派来的杀手?”

宝生一五一十道来:“我以前同您讲过,我八九岁时父母双亡,我从家乡一路乞讨到析津府投奔舅舅。途中,遇到一个同样逃难的少年,我们一路相互帮助才到了舅舅家。少年被舅舅推荐到一户富人家当短工,我们还一直有来往。后来,这个少年也和我们一样被辽人抓去。少年正是今日这个大汉,他被迫加入禁卫军为王爷效力,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我刚才出去买酒,一时大意把斗笠摘了下来,恰好被正在酒坊里喝酒的他看了个正着。当时酒坊人来人往,他不便下手,没想却一路跟了过来!”

“看来凶多吉少。”刘亦德想了想,忽然拍了一下脑袋,“宝生,这么说来,当年你和那个少年一路上形影不离,一起去到你舅舅家?”

宝生苦笑道:“世事难料呀!”

刘亦德胸有成竹地说:“宝生,这汉子想吃的菜,由我亲自来做。”

不一会工夫,刘亦德就做好了,亲自端去给那汉子。他微笑道:“客爷,天气寒冷,小的只做了一碗热汤,喝下去暖暖身子。”

那汉子瞟了一眼汤,清汤寡水。他眉头一皱正要发作,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他猛地低头看那碗汤,汤色醇厚,里面没有山珍海味,只有几块冬瓜。汉子右手颤抖着拿起勺子,喝了一口……汉子的眼睛渐渐有些湿润了!不一会儿,他就将一大碗冬瓜汤吃了个精光。

“掌柜的,结账!”那汉子放下筷子,好久才缓过神来。

刘亦德微笑道:“客爷,这汤不要钱的。我斗胆多说一句,这只是我徒弟的一点心意。东西贱薄,但情谊深厚,他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小人物,只想平平安安度过后半生,还望壮士手下留情。”

那汉子犹豫半晌,缓缓说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让他好好掂量!”说完拿起刀,戴起毡笠,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店门。

一旁的宝生泣不成声:“多亏掌柜大哥,今日我宝生能逃过一劫,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您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

刘亦德望着那汉子远去的背影,微微一笑,道出了缘由。

其实,刘亦德一听说那个侍卫和宝生是一起逃难到舅舅那儿的,就想起宝生曾说起,兵荒马乱那么多年,他吃过最好的一顿饭就是刚到舅舅家时,舅舅为他们做的一碗冬瓜汤。虽然只是几片冬瓜,但汤头里加了舅舅自制的卤水汤料,奇鲜无比;更重要的是,这碗汤,让他们在苦难中找到归属,所以记忆犹新。杀手发达后,山珍海味品尝无数,但过去的苦难生活深深烙印在他的内心,何曾想,今日又吃上了这冬瓜汤!此情此景,让他不由想起当年对自己救助的恩人,冰冷的心融化了,最终放下手中屠刀。

刘亦德说完,感叹道:“世间冷暖,人亦有情!”

猜你喜欢

  •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

  • 段秀实不怕强暴

    段秀实不怕强暴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了大功,威望很高,他怕唐肃宗猜忌他,自己要求解除兵权,连手下的亲兵也遣散了。唐肃宗死去后,他的儿子李俶(又名李豫)即位,就是唐代宗。吐蕃贵族趁唐朝西部边境空虚的机会,纠合了吐谷浑等几个部落共二十多万人马

  •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

    郭子仪手下有一名大将叫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中立过战功。他不满意唐王朝对他的待遇,发动叛变,派人跟回纥和吐蕃联络,欺骗他们说,郭子仪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引回纥、吐蕃几十万大军进攻长安。仆固怀恩到了

  • 浑瑊和李晟

    李希烈发动叛乱以后,派兵围攻襄城(今河南襄城)。襄城危急,洛阳也吃紧了。公元783年,唐德宗从西北抽调泾原(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的人马去增援襄城。泾原节度使姚令言接到命令,带了五千人马到了长安。泾原兵士听说朝廷下令调动,本来认为一定有什么

  • 白居易进长安

    唐宪宗即位以后,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绛那样的正直的大臣当宰相。但是他仍旧宠信宦官。他想讨伐藩镇,用一个宦官头子做统帅。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对。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遗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音gu

  • 甘露事件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

  • 冲天大将军黄巢

    唐朝末期,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中的朋党争吵,朝政越来越混乱。唐宣宗算是一个比较精明的皇帝,也并没有能改变这个局面。到了唐宣宗死后,先后接替皇位的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音xuān),一味寻欢作乐,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更是腐朽到了极

  • 伶人做官

    朱温建立梁朝的时候,在北方还有两个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个是幽州的刘仁恭,一个是河东的晋王李克用。这时候,北方的契丹族开始强大起来,它的首领耶律阿保机(耶律是姓)统一了契丹的各部,建立政权。公元907年,阿保机带领三十万人马,攻入云州(治所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