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陆机的“黄耳”

陆机的“黄耳”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9:32  热度:7℃

黄耳是一只名狗,是西晋文豪陆机非常喜欢的一只狗。

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就是那个将圆周率推算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祖冲之,他还写有文学作品《述异记》,这部作品里就有黄耳的传奇。

陆机家是上海松江的豪门,年轻的时候,也很有公子派,喜欢游览射猎,后面跟着一群马仔,奔东驰西,感觉超好。有个门客见此,献给他一只跑得很快的狗,名字叫“黄耳”。

黄耳异常机灵,能听得懂人话,它的到来,使陆机的射猎活动成就感很强,每每收获不小,陆机离不开黄耳了。

陆机到洛阳做官的时候。有一回,朋友要借黄耳出去玩玩,一下子带到三百公里远的地方,那朋友事情还没办完,黄耳不见了。朋友忐忑地返回,却见黄耳早就在陆机身边悠闲自在了,陆机笑笑讲,黄耳只用一天就返回了。

陆机在京城的公务很多,事务很忙。有一天,他忽然对黄耳嘀咕道:“我们离开松江已经好长时间了,长久没有家里的信息,我很焦急,你不是很能干吗,你能不能带着我的书信回一趟松江的家中啊?”黄耳一听,欢喜地摇着尾巴,叫着答应了。陆机写了一封家信,用竹筒密闭好,再将竹筒系在黄耳的脖子上。

黄耳沿着公路(公家送公文的大路)一路飞跑。

饿了怎么办?晋朝的生态非常好,路边的草丛中,有不少小动物,随便弄点就可以填饱肚子。碰到大河怎么办?你看看黄耳怎么搭渡船的:跑到摆渡人的身边,对着他贴耳摇尾,这样可爱的狗,谁不喜欢呢?摆渡人想,遇见狗是吉利事,有财运呢,带回家!船刚刚靠岸,黄耳却纵身一跳,迅速跑掉。

终于跑进了陆机家中。陆家人打开竹筒,读到了陆机的家信。黄耳却对着陆家人叫唤,陆家人自然明白:是要我们写一封回信。

思念的家信写完,重新装进竹筒,黄耳用更快的时间返回洛阳。松江到洛阳,人走一趟,至少五十天,而黄耳来回只用了十五天。

黄耳终究有老死的一天。黄耳去世后,陆机用衣服和棺木装殓了它,并派人将黄耳送回松江老家,埋在陆机所在村庄的南面,离陆机家只有两百步距离,而且,他们将黄耳的坟也堆得很高很大,村里人都叫它“黄耳冢”。

黄耳,就这样成为代代传颂的名狗,成了狗的好榜样。

猜你喜欢

  • 墨守成规

    春秋末年,楚王想攻打宋国,命人叫鲁班设计制造了攻城的云梯。墨子知道这件事后,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城。他对楚王说:“你如果攻打宋国,是不会得到胜利的。”楚王十分骄傲地说:“鲁班是天下手艺最高超的木匠,他已经替我做好了攻城的云梯,我一定能

  • 家喻户晓

    古代的一本名叫《烈女传》的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姓梁的女子,人称梁姑,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跟她的哥哥一家人住在一起。有一天,哥哥和嫂嫂下地干活去了,梁姑就在家独自照看着哥哥的一个儿子和她的两个孩子。当她在屋外的庭院里洗衣服的

  • 箭在弦上

    东汉末年,全国各地的军阀经常为了争夺地盘而发动战争。在河北的军阀袁绍手下,有一位掌管文书工作的大才子名叫陈琳。当时另一个军阀曹操的势力增长很快,对袁绍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袁绍就决定讨伐曹操。有一天,袁绍把陈琳找来,让他写一篇声讨曹操的战斗檄

  • 骄奢淫逸

    春秋时代,卫庄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太子完,另一个小儿子名叫州吁。卫庄公非常宠爱州吁,因此州吁非常任性,生活放荡,只知道贪图享受、吃喝玩乐,到处惹是生非,专横霸道。但是卫庄公却任由他的宝贝儿子乱来,并不管教。卫庄公的大臣石碏(què)担心州吁

  • 狡兔三窟

    战国时,齐国宰相孟尝君家中养了三千门客,其中一个名叫冯谖(xuān)。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到他的封地薛邑去收债。临走前,冯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少什么你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邑后就和债民们说:“孟尝君不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朝的时候,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很会储藏柑橘。他保存的柑橘经过一个冬天和一个夏天都不会腐烂,柑橘皮又红又滋润,饱含着水分,像宝石一样,非常美丽。柑橘的价格虽然很高,买的人却不少。有一次,明朝大臣刘基买了他一个柑橘,剥开皮却臭气冲天,再看里面

  • 卷土重来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为了争皇帝的宝座,进行了多年的激烈战争。最后刘邦逐渐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公元前202年,垓(ɡāi)下一战大败项羽,项羽率领八百名骑兵深夜突围,向南方逃去。逃到乌江时项羽的部下只剩下二十八个人,而刘邦的追兵则

  • 克己奉公

    东汉初年,颍阳有个人名叫祭(zhài)遵。祭遵从小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公元24年,皇帝刘秀攻打颍阳一带,祭遵便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下吏。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