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哪儿有现成的暖男

哪儿有现成的暖男

收录日期:2025-08-07 11:42:29  热度:7℃

“暖男”这个词最近频繁出现于社交媒体,据说有人以它为关键词写了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阅读了几十万次。那篇文章我没有读,不确定是怎么定义“暖男”的,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哪儿有那么多现成的暖男?

在我们还是小年轻的时候,没什么暖男,相反,男人多是暖男的反面——以冷为美,以酷行天下。代表人物有马龙·白兰度、高仓健,再不济也是金城武、郑伊健。如同许多流行小说写过的那样,城里最漂亮的姑娘,都爱上了街头的小混混。

从要求男人冷峻、型酷,到希望男人温暖、明亮,女人对男人的审美来了个180°的大转弯,这是时势使然。所谓时势包括:第一,女性独立意识变强,尤其是经济独立,让女人的内心变得强大,她们有足够的条件,要求男人由“庇护型”向“服务型”转换。

第二,女性对男人的品质要求在提高。只有钱是不行的了,还要家常,要有情趣,哪怕某男身为总裁,也得愿意下厨为女朋友做碗红烧牛肉面。在目前阶段,要求男人变“暖男”,比要求他们“有车有房”还残忍,因为男人想要满足女人的物质欲望,多少还是有些办法的,可是变成中国情爱文化中一直不多见的“暖男”,还得给他们一个漫长的学习时间。

第三,男人的中性化,使得暖男批量出现成为可能。当年的F4组合,可以视为暖男概念的源头。暖的字眼本身就包括柔、美、温等与男色消费密切相关的元素,暖男不过是女性在男色消费的基础上,又披上了一件暧昧的外衣,成为女性对理想男人的最新想象。

暖男是流行文化的产物,它能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和社交媒体上频繁流传诸如“男人的二十个美德”,“遇到这样的男人就嫁了吧”等心灵鸡汤式文字有巨大的关系。被这些情感鸡汤洗脑的女读者们,误以为这样的暖男在生活里比比皆是,或者会觉得,转发了一篇这样的暖男文,就会改变自己身边的男主角,提升社会中暖男的比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暗示带来的快乐下,暖男成为刷屏的热词。

暖男的确有,但极其稀少,因为暖男需要一个极好的诞生土壤。他能无微不至地照顾女性,至少要有绅士风度。在中国男人里找绅士?这题目有多难大家心里有数。他还要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对外面污浊世界的强大抗干扰能力。让我们身边这些为了升职加薪、攒钱还贷的男人,立马能做到心灵净化、专心谈情?还是省省吧。最重要的,还是那个老话题,暖男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果无法为你遮风挡雨,哪怕他自身就是一个太阳般的发热体,也无法提供现实生活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暖意。

对于女人来说,暖是感觉。而对于男人来说,暖是实实在在需要砖瓦、木炭、电能等等才能够实现的。除非男人、女人对“暖”的定义能统一到一个层次上来,暖男才不会成为奢侈品。不过,当我们扔一块砖头,就能砸到9个暖男的时候,冷男又该成为被崇拜的对象了。

所以,别被什么暖男的说法迷惑头脑,他们根本不存在,即便有,也多是在养成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暖男等着女人们手到擒来。这个世界不缺心理脆弱、精疲力尽、孤独无助、四面楚歌的男人,理论上讲,他们都有机会变成暖男,但在完成这个神奇的转身之前,请容许他们多一点时间来解决这个社会赋予男人的沉重责任。

请相信,还是有为数众多的男人最终会变成暖男的。当他成为一个女孩的父亲,那么恭喜你,虽然你没嫁给一个暖男,但这个暖男最终成了你孩子的爹。

猜你喜欢

  • 卖住宅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因为这是一所有名的住宅,所以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

  • 沙漠中的抽水机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旅行,不慎迷失了方向。两天后,难以忍受的干渴几乎摧毁了他生存的意志。沙漠就像一座极大的火炉要蒸干他的血液。绝望中的他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拼尽了最后的气力,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爬进堆满枯木的小屋。定睛一看,枯木中

  • 乐善好施的卡尔森太太

    “今天,我一定要断然拒绝他们的要求。”出门之前,卡尔森太太在心里对自己这么说道。天下着很大的雨,到处都是水。卡尔森太太之所以冒雨出门,是为了把眼前这件事尽快处理完。卡尔森太太平时以乐善好施而出名。她经常捐东西给遭到天灾人祸的人,或买很多衣料

  • 爱心,财富和成功

    有一位少年走出家门,看见3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坐在门前的石阶上,他们风尘仆仆,好像很久没歇息过了。心地善良的少年虽然不认识这3位老者,但仍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去坐坐。老人们相视而笑,为首的问:“你们家的人都在吗?”“不,他们现在都不在家。”三位老

  • 爱的力量

    作家托尔斯泰曾讲过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有一位国王想励精图治。他觉得如果有3件事能够解决,国家就能够变得富强昌盛。第一,如何预知最重要的时间。第二,如何确知最重要的人物。第三,如何辨明最紧要的任务。大臣们纷纷献策说,把时间支配得正确,最好是列表

  • 丑陋的邪恶

    哈佛动物保护协会对猎杀貂的那些人“恨之入骨”,因为对于生长在北极圈附近的人们来说,猎杀貂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像猎杀北极熊之类的大动物那样风险大,身手笨拙的猎人可能会因此而搭上身家性命。虽然貂的肉很少,但貂皮却可以卖上一个好价钱。然而,猎杀貂

  • 自私就是自毁

    一个美国士兵在越南战争中受伤,成了残疾人,他不知道父母还肯不肯接受自己,就先给家里打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有一个战友在那可恶的战争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一起生活。”“我们为他

  • 贪婪的罗森

    哈佛的国际事务学教授安东尼?塞奇常常谈起这个真实的故事,用以警醒人们远离贪婪。1856年,俄亥俄州的亚历山大商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共失窃8只金表,损失16万美元,在当时,这是相当庞大的数目。就在案子尚在侦破中,纽约商人罗森到此地批货,随身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