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棉袄

棉袄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7:54  热度:10℃

初冬,晴雨不定,寒暖不匀。

穿衣就成了麻烦:多了厚重,少了寒凉。我又是一个对温度极为敏感的人,这几日的衣服实在是穿得没了分寸,又遇到头疼眩晕,格外地难过。

今早,翻出羽绒小衣,披上了薄呢风衣。到了学校,换上一件运动外套,轻暖适体。特别是大课间,陪着孩子们一起跑步时,比自前几日穿着厚厚的羽绒棉服,觉得轻盈了不少。蓦然想起儿时,妈妈亲手缝制的棉袄……我想写写那时的温暖了。

北方的冬天,一直是冰天雪地。印象最深的是家家屋檐下都是一排排透明的冰锥,长短粗细不一,珠帘一般。有时会搬凳子爬上去,掰一根拿在手里玩,还会偷偷地咬一口尝尝冰凉的滋味。

但是,却没有此时这南国的冬里,寒意刺骨的感觉。如今,保暖内衣,羊绒衫,长长短短的棉服,羽绒衣,把整个人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是觉得不能抵御那冰刺的感觉。

那时,我穿的是妈妈手工缝制的小棉袄。我记得它的生产流程:先是父亲买了棉布,一般是深色碎花里子,素雅大气的较大图案的面子。我一直很纳闷,没有文化的父亲,为我制备的衣物布料,都是那样的漂亮,拿到现在来看都不落俗。母亲,先把衣料落水,缩水去浮色,然后熨平,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剪裁好,再把里面勾缝起来,然后,把雪白的棉花细心地一点点,一层层地叠压、铺展上去,这叫絮花;絮好的衣片毛绒绒的,我很喜欢把手或脸贴上去,感受那一种凉而不冰,温而不火的舒适。妈妈常笑着嗔怪:看沾了一身的棉绒。絮好的衣片要垫上报纸,小心翼翼地翻卷过来,边角处最要小心,所以絮的时候边上要薄;妈妈常念叨:亲娘絮肩,后娘絮边。说的就是亲娘疼儿,会把肩背处絮厚,而后娘为了省棉花,又看起来厚实,就会把衣服边角絮厚,以防人家试探。

缝制好的小棉袄是小立领,紧身服帖。妈妈还会给我做两件罩衣,因为一个冬天,这件棉袄是不下身的,外面要有保护,不然脏了后,拆洗就麻烦了。袄罩和棉袄大小一致,衣摆和袖口略长,正正好好罩住小棉袄。脏了以后可以随时换洗。这时想来,父母完全可以把棉袄做成深深的素色,和哥哥们一样,会耐脏,会省掉很多麻烦。可是,他们从来都是给我选择漂亮的花布,即便是被罩在里面。这怕就是如今,我在繁忙浮躁的生活中,仍没有失去欣赏、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情的缘故吧。这种让生活美好起来的本能,是父母在那个荒漠时代就用心地栽培在我们小小的心灵中了。

年长以后,赶上了改革开放,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商店里漂亮服装也多了起来。妈妈的年纪也大了,针线活儿干起来也吃力,我们就改买棉袄,先后穿过蚕丝棉、羊驼绒的棉袄,各种呢大衣。后来就是怕冷,长长短短的羽绒服,再没穿过那妈妈牌的贴身小棉袄了。

那一年,儿子降生于江南寒冷的春三月。72岁的母亲,又重拾针线,碎花布为里,大红棉布为面,为她最后一个小外孙做好了棉衣、还有连脚棉裤。她还让我参与了缝制过程,这样,我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而后的几年,妈妈年老眼花,都是我自己动手,在她老人家的监督指导下,为儿子或重制,或翻新棉衣裤。儿子穿着这浸满亲情的棉衣,温暖轻巧,跑跳自如。看着有些孩子,被一层层的毛衣裹得如同小粽子一样,行动蹒跚,很是同情,却也暗自得意。

年老的母亲喜欢穿轻便、漂亮的衣服。我为她买了各种羽绒棉衣裤。由于她的背驼,还专请裁缝为她缝制了成套的呢装、大衣。但是,在家时,她的毛衣外面是我亲手为她做的棉背心:暗蓝底子上,一朵朵小白花,素雅大方。里、面都是同一种布料,主要是我担心自己的手艺不佳,母亲的体型特殊,万一不合身,也不至于露出里子而显得难看。谁知,这件背心母亲穿着却格外合适熨贴。

母亲去世时,收拾遗物,满满一床的四季衣服,用床单打成5、6个大大的包袱准备焚化。我挑出母亲一直收藏的舍不得穿的大绒夹袄,留作纪念。还有一件,母亲最爱穿的,我为她买的厚厚的牦牛绒上衣,也留了下来。冬夜寒凉,置诸多衣物不记,常是把这件衣衫披在身上,觉得格外的温暖。还喜欢把面庞贴在胳膊上,那绒绒的感觉是妈妈的味道。

猜你喜欢

  • 观音草

    1924年腊月二十三日中午,辽西北镇警署探长欧阳接到米行伙计钱三的报案,说福运桥下出了命案。福运桥位于盘山城西15里处的一条小河上。这天中午,钱三去乡下收账回来,路过福运桥时,肚子突然疼了起来,便跑到桥下解手。钱三刚蹲下身子,就发现桥墩下躺

  • 在母亲的目光中启程

    大年初四早晨,母亲早早就起床了。睡意蒙眬中,我听到她在收拾东西。母亲怕吵到我们,尽量把脚步放轻些,关门的声音也是轻的。一切声响都是轻轻的,可我心里却有浓浓的不舍。新年爆竹的香味还在空气中弥漫,相聚的微笑还留在嘴角,我就要离开母亲回到城里了。

  • 感受“小别”的幸福生活

    我和老公的“小别”生活,在我们结婚不到半年的时候就拉开了帷幕。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老公决定跳槽。挑来选去,他选定了一家要经常去外地做工程、但薪水比较高的公司。因为需要经常出差,所以老公也有些犹豫,特意征求了我的意见。那时我们刚结婚,几乎

  • 六头牛和一条扁担

    秦财主是做牛贩子生意的,家里有钱,不愁吃、不愁穿,但他的儿子实在不争气。秦财主的儿子叫秦树宝,都快二十了,还整天游手好闲,除了遛狗、斗蛐蛐外,什么都不懂。这天,秦财主一回到家又埋怨起他老婆:“都是你养的好儿子,什么都不会做,这样下去,要是有

  • 婚姻没有下嫁

    在我的老家,四十多岁的城市姑娘嫁到农村是特别罕见的事儿。那些年,农村人拼命地往城里钻,碰到这样一个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往农村走的姑娘,也是让人跌破了眼镜。而这偏偏出现在我家。我的表婶是个城市姑娘,二十多年前嫁给了我的表叔。据说,那年,表婶的家里

  • 折痕是心里的暖印

    前些日回老家,夜里睡不着,我忽然想起曾经收藏的一些旧时之物,便开始翻箱倒柜。发现有一沓老照片,我便逐一看去,有我成长中每个年龄段的留影,更有许多黑白照片,画面已经泛黄,承载着更久远的岁月记忆。蓦然,一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依然是一张黑白照片,

  • 爱,是一生的职业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源于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女人。她是一名律师,在那个小县城中,她小有名气,年纪轻轻就接连打赢了好几场高难度的官司,成为业界人士谈论的话题中心,人们暗地里都称她为“女强人”。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做出了

  • 美好婚姻需“冬补”

    我和老公是在去年春天结的婚,1年多的时间我们的婚姻就失去了新鲜感,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常常是各忙各的事,夫妻间的语言简练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进入冬天之后,平淡乏味的婚姻更让我感到窒息,相顾无言的沉闷让我觉得再不想办法激活婚姻,夫妻感情怕会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