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从胡适的相貌谈起

从胡适的相貌谈起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7:53  热度:10℃

从胡适的相貌谈起

作者:胡竹峰

1

张中行生前撰文回忆胡适:“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温源宁如此描述44岁胡适的长相:“气色虽然不甚红润,不像养尊处优的老爷,但也不像漱溟一般的瘦马相,只有一点青白气色,这大概是他焚膏继晷用功之遗迹。衣服虽讲究,但不故表名士气。一副相貌,倒可以令佳人倾心,天平是那么高,两眼是那么大,光耀照人,毫无阴险气,嘴唇丰满而常带着幽默的踪影。”

有幅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相片,陈诚一干人等在机场给胡适送行。老先生手拿礼帽,笑容可掬,气质非凡,把周围一遭人通通比下去了。老实说,站在一旁的陈诚,相貌也不俗,但和胡适比,输了文采少了风华。

梁实秋和胡适先生有过合影,都是大文化人,但气质上,梁先生还是差了一截。胡适的样子,永远书生本色。有些文人穿长衫好看,譬如郁达夫;有些文人穿西服好看,譬如郭沫若。胡适则是个例外,管它长衫西服,穿起来熨熨帖帖,有种置之度外与斯文通脱。今天哪怕再好的模特也穿不出那一份举止从容,穿不出那一份意气风发了。

2

胡适有张大笑的照片,透过纸页仿佛能听见哈哈声不绝。老先生像老太太,坐那里笑。我心里叹息,老先生活成神仙了。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凡是杰出的男人,晚年相貌都像老太太。沈从文如是,胡适如是,俞平伯如是,张中行如是。我这么写的意思是说杰出的人不会争强斗狠,不会刻薄刁钻;杰出的人要善良温和,要感受灵敏内心丰富,这才能保证作品的温暖和神性。

我见过一张胡适与蒋介石的合影,两人在一起作交谈状,胡适的文气轻轻松松抵住了蒋介石的诡谲。老先生跷着腿,一脸随意,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领袖森严遇见了学术气度,竟也双手放在膝盖上老老实实。

一个人的文化地位,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社会交际。法国作家杜拉斯有次在公爵饭店吃饭,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走了进来……吃完饭,有人走过来对她说:“总统想跟您打个招呼。”杜拉斯回道:“让他过来。”密特朗过来坐下,杜拉斯抓住他的手,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她说:“弗朗索瓦,我有件很重要的事要对你说……”“玛格丽特,我在听呢!”杜拉斯十分严肃地道:“弗朗索瓦,你知道,我现在在世界上比你出名得多。”一阵沉默。密特朗回答说:“没错,玛格丽特,我知道得很清楚……”玛格丽特说:“除此以外,一切都好吗?弗朗索瓦。”

这样的故事,读了让人欢喜。

我曾选取过胡适不同时期的照片对比,岁月的风霜会在他身上留下或深或浅成长衰老的印记,但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他总是衣着讲究,眉清目秀,丰采依旧潇洒依旧贵气依旧。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历史给了胡适大的地位,但我们不要忘了,胡适的地位是靠自己挣的,谁也不是天生领袖。

3

最近看到一份当年胡适的纪念视频,美国人拍的。模糊的影像里,胡适先生清雅极了好看极了,也书生意气极了,大有春风满面与秋月临江的和蔼爽飒之气。我看了有两点感慨,一是追慕前人风流,一是感慨世风日下。视频里有胡适先生纪念北大创办60年的谈话,声色清正,说一口干净的白话,不见丝毫官腔,更不沾学术味。

鲁迅的演讲消失在那年冬天的广场上,我们没有福气听见了,好在还有胡适先生让我们可以听见大师的声音。

4

在北平,只要是周末,胡家永远高朋满座,有名媛高士,有贩夫走卒。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胡适尽力解答。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对走入歧途的人,他晓以大义。即便只是去礼貌地问候,他也报以周到的回敬。每个从胡家辞别的人,都觉得不虚此行。胡适的朋友,或自称是他朋友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林语堂在《论语》上宣布:这本杂志的作者不许开口“我的朋友胡适之”,闭口“我的朋友胡适之”。

胡适和街头小贩都能做朋友。有个卖芝麻饼的,空闲时读些有关政治的书,写信向胡适请教。胡适不仅回信,还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这个国家里,有一个卖饼的,每天提着铅皮桶在街上叫卖芝麻饼,风雨无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还肯忙里偷闲,关心国家的大计,关心英美的政治制度,盼望国家能走上长治久安之路——单只这一奇事已够使我乐观、使我高兴了。”这个卖烧饼的小贩常到胡适的办公室去看他。胡适出门,先写信通知他,免得人家跑冤枉路。后来小贩以为自己生了鼻癌,胡适替他写信给医院,更表示愿意代付一切费用。

胡适身上有十足的人情味。有些人让人敬而远之,胡适让人敬而亲之。

5

胡适的文章放到那一代人中,并不算大好,但他见识一流,保留着世事如麻中的清醒。民国人下笔成文,往往浓油赤酱,与剑拔弩张相比,胡适的蕴藉是另一种风度,纯然是文人情怀,儒士心性。

胡适一辈子几乎都是写常识,写那些自己知道的东西,老老实实,过得一天是一天,进得一寸是一寸,不会虚头巴脑。读胡适的文章,有脚踏实地的平静。

胡适的一生,在生活的梯道上滑来滑去,偶尔还跌进政治洪流,但在书卷间进进出出身影不断,终身不改文人面目。

胡颂平编写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说胡适“总觉得爱乱写草书的人神经不正常”,“字写得规矩与否,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负责任”,“写字叫人认不得是一件不道德的事”。写字都这样认真的人,难怪会有那样端正的心性品格。几场婚外恋也只是发乎情止乎礼,稍稍在文字里透露那么一点点情意,那么一点点佻巧。

胡适从美国归来后,生活在捧杀与棒杀的光影中,说话谨慎,下笔谨慎,做事谨慎,老影像中看他走路,也是谨慎的样子。

“含蓄”二字是胡适一辈子的标准。捧也好,棒也好,胡适是胡适。没有他,民国的文化天空里多么寂寞,鲁迅多么寂寞,徐志摩多么寂寞,林语堂多么寂寞,周末无处诉说的人们又是多么寂寞。

猜你喜欢

  • 有一种痕迹无法抹去

    有一种痕迹无法抹去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经历留下的痕迹,有些是美好的回忆,有些则是深深地刻在心底的伤痛。然而,有一种痕迹是无法抹去的,它会永远地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地忘记。这种痕迹不是指外在的伤疤或疤痕,而是指那些深深地打

  • 你眼睛里有爱情吗

    你眼睛里有爱情吗当人们谈论爱情,我们常常想到相互倾心、浪漫的时刻,以及甜蜜无比的感受。但是,爱情并不仅仅存在于情侣之间,它可以在任何一个人的眼睛里找到,只要我们用心去寻觅。爱情是一种纯粹而高贵的情感,它能够使我们感到快乐、幸福和满足。它是一

  • 爱上一只癞哈蟆

    爱上一只癞哈蟆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名叫安妮。她住在一个小镇上,过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有一天,安妮在家门口的小池塘旁发现了一只非常特别的青蛙。这只青蛙不同于普通的青蛙,全身上下长满了癞疮。虽然它的外表有些吓人,但是它双亮的眼睛却散发着试图传递

  • 当爱情与爱情相遇

    当爱情与爱情相遇在这个广袤而多变的世界中,爱情从来都是一种神秘而奇妙的力量。它穿越时空,越过障碍,将两颗心紧紧相连。然而,有时候爱情之间也会发生相遇的奇妙情景。当两段爱情的轨迹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普通

  • 一百元的爱情

    一百元的爱情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金钱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之间情感的衡量标准。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似乎以金钱为基础的爱情才能被认可。然而,在现实中,有时候一些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却能诠释出无价的爱情。曾经有一对年轻的情侣,他们是大学的同学,

  • 纸婚

    纸婚在一个寂静而宁静的午后,小镇上的一对夫妇正庆祝他们的纸婚纪念日。纸婚是指结婚一周年的庆祝,象征着他们婚姻的纯洁和坚韧。这对夫妇名叫李华和张晓,他们相识于大学,经过多年的相知相守,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的婚礼简单而隆重,朋友们送上了许多祝福

  • 把爱情煲成一锅靓汤

    把爱情煲成一锅靓汤在这个喧嚣繁忙的世界中,爱情常常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然而,爱情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需要精心呵护和经营的,就好像是要把它煲成一锅靓汤一样。首先,煲汤需要挑选优质的食材。同样,爱情也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只

  • 青春梦一场

    青春梦一场青春,是一场梦一样的旅程,充满了激情、冲突、梦想和迷茫。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年轻人们犹如蝴蝶般翩翩起舞,追逐着他们内心深处的梦想与希望。当我回首青春年华,仿佛能够闻到那曾经洋溢着香气的青草地,感受到阳光温暖的拥抱。或许,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