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收录日期:2025-08-07 19:59:34  热度:10℃

别人的东西不能要,这是我们孩提时代接受的最初教育。

为什么大人首先要教会孩子懂得这个道理呢?

不能要别人的东西,首先是出于礼貌、自尊,不侵占他人的物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必须持守。

长大以后,不要别人的东西体现的是自立。古人讲自力更生,意思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改变更新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于社会有益,有用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这些都是我们做人的初衷和底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变化,人的初衷有时会遗忘,人的底线常常被突破。

检讨一下我们日常的言行,再追溯这些言行之下的潜意识,我们会有惊人的发现。

日常交谈中,特别是酒桌之上,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说起和自己沾得上边的人物,无论名人还是大款,特别是大官。这种假他人以自高的心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但如果发展到言之必谈,毫无自觉的地步,那就是病了。

要知道,这不但不能抬高自己,反而显露出了自己的虚弱。这种心态的本质就是对他人财富的一种觊觎,是自欺欺人。自欺可悲,欺人可耻。这种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非常普遍,人们常常失于警惕,长此以往,不但可笑也很可怕。

另一种日常表现是,人总想跟比自己有钱、有名、有地位的人混。这也是一种忘记做人初衷的表现。且不说自古富人不大方,有钱人更爱钱,你的企图多半会落空。就算沾上了便宜,往往也是以损失尊严、丧失平等为代价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最好和自己同一阶层的人交往,特别是日常生活。任何削尖脑袋的高攀,都是对个人自尊、自信的损害。

人活着,首先要自爱,否则不会幸福。你可以有追求,但未达到目的前,不要奢望提前消费。不然你可能会活成别人的一个笑话。

一辈子健康成长不容易,跟树木一样,总会生出旁枝异杈,但不要忘记了常常修剪。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你有你自己的。

少看别人的,多想自己的,你才会有真幸福。

猜你喜欢

  • 狗和麻雀

    狗和麻雀一天,阳光明媚,清风徐徐,一个小狗悠闲地在花园里晒太阳。它瞪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一只小麻雀。小麻雀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它的欢快与小狗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狗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它想要和小麻雀玩耍。它追着小麻雀来回奔跑

  • 走进天堂的裁缝

    从小就有一个叫杰克的少年,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裁缝。他对布料和针线有着非同寻常的感觉,能够将简单的布料变成华丽的服装。杰克住在一个小镇上,人们对他的手艺都非常赞赏。每当有人需要特制的服装时,他们总会找上杰克,不管是婚礼还是舞会,杰克总能为他们

  • 终生不笑者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有一个人注定终生不会笑。他名叫李天,是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普通人。他孤独而沉默,总是带着一副坚定而冷漠的表情。李天的不笑并不是因为他生性冷漠,而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一段极度痛苦的往事。在他少年时代,他曾是一个阳光开朗的人,笑

  • 暖暖的绒线帽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大街上的人们纷纷穿上厚厚的外套,戴上帽子围巾来抵御寒风的侵袭。而在这个季节里,一款特别的帽子——暖暖的绒线帽,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和喜爱。这款绒线帽采用高质量的羊毛织成,柔软舒适。它不仅具有保暖的功能,还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 下金蛋的母鸡

    下金蛋的母鸡从古至今,人们总是追求财富与物质享受。有些人会探索许多办法,而有些人则会寄希望于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位非常贫穷的农夫。这位农夫名叫小明,他除了一只普通的母鸡外,一无所有。小明的生活过得很艰难,每天只能勉

  • 贫穷和谦卑指引天堂之路-格林童话

    从前有位王子,他走到了外面的世界,只见他心事重重,面带忧伤。他抬头看着天空,天是那般的碧蓝,他叹息道:一个人能在天堂上该有多好啊!”这时他看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向他走来,样子十分可怜。他和老人打了声招呼,并问:我怎样才能进天堂

  • 三种语言-格林童话

    从前,有位住在瑞士的老伯爵只有一个儿子,可这儿子傻傻的,什么也学不会。父亲于是对儿子说:听着,儿子。我已经尽一切努力教你,可你什么都没学会。我替你找了个有名的导师,你上他那儿去,看他能不能教你点什么。”就这样,年轻人被送到另外一

  •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

    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而贫穷的小伙子名叫阿拉丁。他生活在一个繁华的东方城市,但家境却十分困窘。他的父亲过世了,母亲又因病离世,阿拉丁只能独自生活。每天,他走街串巷地卖着一些小玩意,凑合着过日子。有一天,阿拉丁在市集上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