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冯保与张居正的关系

冯保与张居正的关系

收录日期:2025-08-07 19:42:39  热度:10℃

冯宝是明代著名太监,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手中权势在万历朝达到顶峰。张居正是万历朝首辅,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在万历朝所做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明朝的国力有所复苏,百姓生活安乐。

一位是内苑太监,一个是当朝首辅,明明不应该有任何交集的两人,却在万立朝开始了联系。要说冯宝和张居正的关系,那么最合适的定义,应该就是政治伙伴或者政治联盟。

张居正之所以能当上内阁首辅,甚至说在当上首辅之后,他所做的工作能正常的进行,全都在于冯宝不遗余力的支持。而冯宝虽然已经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且因为有明神宗的一层原因在,权势颇大,但是也离不开张居正的支持。便看后来,张居正去世之后,冯宝迅速被人参奏,然后被明神宗贬谪问罪,就可以知道冯宝也是离不开张居正的支持的。

冯宝和张居正,两人一内一外,互相支持,结成了史上最为奇怪的政治伙伴,这才有了后世的一条鞭法的完美结局,也成就了张居正千古一相的声名。

而这两个人的结盟,最开始应该源于两人的不得志上。冯宝在嘉靖朝时期,因为书法出众而当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朝时,却因为明穆宗不喜,而在资历足够的情况下,未能当上司礼监掌印太监。当然还有另一层原因在,那就是高拱的一再阻拦。

而张居正呢?在隆庆朝时,内阁是高拱掌权,所以张居正基本没有用武之地,在内阁里装孙子。所以后来到了万历皇帝上台,冯宝和张居正两人一拍即合,冯宝把高拱弄下台,扶持张居正上位,两人由此一内一外,互为支援。

冯宝后来大肆收受贿赂,张居正我为什么还要与之结盟?为什么不将他拉下马呢?冯宝当时背靠太后这个后台,张居正实行自己的改革,还需要太后的支持,当然不能对冯宝下手。依据当时冯宝的权势,张居正不但不能对其下手,还需要处处讨好冯宝,让他给自己说好话。所以每到逢年过节,张居正都要给冯宝大量的钱财,以保持自己与冯宝的稳固联系。史料记载张居正先后送给冯保名琴七张、夜明珠九颗、珍珠帘五副、金三万两、银二十万两。

历史上奸宦层出不穷,特别是明朝中后期,诸如刘瑾、魏忠贤一流,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专权擅政,将朝政玩弄在自己的手掌心里。同样是明朝的太监,冯宝却与这些色彩鲜明的太监不同。我们并不能给冯宝一个他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定义,因为他这个人具备强烈的双面色彩。

他在政治上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推行了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裁减冗员,减少支出,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的局面。而在明神宗幼时,更是处处监管明神宗,以确保他能成为一个贤能的帝王。

皇帝年幼,张居正便想弄来一些好玩意儿,以讨皇帝欢心。当时内阁产白莲花、翰林院有双白燕,于是张居正将这两样物品都拿给明神宗。冯宝得知此事后,认为对皇帝的成长无益,所以派人对张居正说:皇帝年幼,不应该用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使皇帝贪玩。

要说他是一个好人,那也不尽然。冯宝拥有许多太监都有的毛病,那就是贪财。在当时他倚仗自己的权势,大肆聚敛钱财,甚至张居正也要送给他大量的钱财。而这些钱财,他全部用于建造自己的房屋和生圹。据说冯宝所建造的房屋,远远超过了他本应该有的规格,而与王侯并列。生圹是指人死前,预先建造的坟墓。冯宝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也极为注重,同样花费了巨额财产。而这些钱,全都是他贪污受贿而来。

所以说冯宝此人,不能笼统的定义为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他既有好人的一面,也有坏人的一面,就像他既是太监,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一样。

猜你喜欢

  • 最短与最快

    最短与最快一个乘客上了一辆出租车,并说出了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司机问:“先生,你是要走最短的路,还是最快的路?”乘客很是不解地问:“最短的路,难道不是最快的路?”司机摇头回答说:“当然不是。现在是上班时期的车流高峰期,最短的路交通正拥挤,

  • 寻梦中仇人

    寻梦中仇人春秋时期,齐国有个武士名叫宾卑聚。他从小习武,为人勇敢,喜欢炫耀自己的勇武。而且他的虚荣心又很强,整天打扮成侠客的模样,佩带一口宝剑,在大街上逛来逛去,耀武扬威,人们都躲着他。人们躲着他,并不是因为人们怕他,而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的

  • 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有一年春天,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远征讨伐孤竹国。战争相持了很久,一直到冬季才结束。当他们返回时,大军在茫茫无边的沙漠里迷失了道路。管仲对桓公说:“老马是充满智慧的动物,它应该熟悉原来来时的路,不如让人找一匹老马给咱们带路。”于是,他

  • 巧舌如簧

    巧舌如簧蝙蝠很不小心地闯进了黄鼠狼的家,黄鼠狼以为是一只老鼠,就立即想把它吃掉。蝙蝠辩解道:“我不是老鼠,您见过有翅膀的老鼠吗?我和它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上帝给了一对奇妙的翅膀,使我能在空中飞翔。况且我们家还有好几个孩子需要我的抚养,你是不应

  • 猴子逞能

    猴子逞能吴王乘船顺着长江游览,兴之所至,停船上岸,登上一座猴山。众多猴子见了吴王一行,都十分害怕地逃避,跑到荆棘丛中去了。惟有一只猴子,从容地在树上跳来跳去,在吴王一行人面前显示它的灵巧。吴王操起弓箭来射它,它能敏捷地接住飞来的箭矢。吴王大

  • 牛王与猴子

    牛王与猴子从前,有一群水牛,其中一头雄壮而温和的公牛被尊为水牛王。有一天,水牛王带领牛群外出觅食,遇见了一只顽劣的猴子向牛群挑衅,甚至向水牛王抛掷沙石泥土。水牛王见状并不发怒,反而以十分怜悯的态度对待这只顽猴。还制止牛群中被激怒的牛采取报复

  • 移山大法

    移山大法有一个大师,一直潜心苦练,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有人虔诚地请教:“大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

  • 阴影是条纸龙

    阴影是条纸龙祖父用纸给孙子做了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能容纳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