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燕王进南京

燕王进南京

收录日期:2025-08-08 03:33:43  热度:10℃

燕王进南京

明太祖一面杀了一些权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还拥有军队。明太祖认为这样做,可以巩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统治,哪料到后来反引起了一场大乱。

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音wén)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都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的继承权落到侄儿手里,心里不舒服。特别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音dì)一向带兵驻守北平(今北京市),多次立过战功,对朱允炆更不服气。

朱棣在明太祖的儿子中是比较精明能干的。据说有一次,明太祖叫朱允炆对对子,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膻(音shān)。”明太祖嫌他对的不好,马上沉下了脸。朱棣正好在旁边,就接嘴说:“孩儿倒也想了一个下联。”明太祖叫他说来听听。朱棣说:“日照龙鳞万点金。”原来龙是皇帝的象征。朱棣的对语,无非是想讨明太祖的欢心。明太祖听了,连声夸奖朱棣对得好。朱棣也就更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了。

朱允炆虽然老实,对朱棣瞧不起他,毕竟还看得出来。皇太孙的东宫里,有个官员叫黄子澄,是朱允炆的伴读老师。有一次,朱允炆一个人坐在东角门口,皱起眉头长叹气。黄子澄见他心事重重,问太孙为什么发愁。朱允炆说:“现在几个叔父手里都有兵权,将来怎么管得了他们。”

黄子澄跟朱允炆讲了一个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接着说:“当时吴楚七国诸侯这样强大,但是到他们发动叛乱,汉景帝一出兵,他们就垮了。殿下是皇上嫡孙,将来也不怕他们造反。”朱允炆听了,心总算放宽了一点。

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号)。当时京城里就听到谣传,说几位藩王正在互相串联,准备谋反。建文帝听了这消息害怕起来,把黄子澄找来说:“先生可记得那次在东角门说的话吗?”

黄子澄说:“陛下放心,我怎么会忘记呢!”

黄子澄退出宫门,就找建文帝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一起商量。齐泰认为诸王之中,燕王兵力最强,野心又大,应该首先削除燕王的权力。黄子澄不赞成这个做法,他认为燕王早有准备,先从他下手,容易打草惊蛇,不如先向燕王周围的藩王下手。周王朱棣(音xiāo)是燕王的弟弟,他的封地在开封。如果先把周王除掉,就好比砍掉燕王的翅膀,下一步再除掉燕王就不难了。两人商量停当,就向建文帝回奏。建文帝听了很高兴,就找个由头派兵到河南把周王朱棣抓起来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军到云南。接着,又查出三个藩王有不法行为,把他们一个个削去王位。

燕王早就暗中练兵,准备谋反。为了麻痹建文帝,他假装发了精神病,成天胡言乱语,有时候还躺在地上,几天不起来。建文帝派使臣去探病,那时候正是大热天,燕王却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叫冷。使臣一回报,建文帝也相信燕王真的病了。

但是齐泰、黄子澄却怀疑燕王装病,他们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属抓起来,一面又秘密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带兵逮捕燕王,还约定燕王府的一些官员当内应。不料张信是站在燕王一边的,反向燕王告密。

燕王得到消息,就把王府里充当建文帝内应的官员全抓起来,宣布起兵。燕王是个精明人,知道建文帝毕竟是法定的皇帝,公开反叛,对自己不利,就找个起兵的理由,说要帮助建文帝除掉奸臣黄子澄、齐泰。历史上把这场内战叫做“靖难之变”(靖难是平定内乱的意思)。

燕王本来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手下有一支经过训练的精兵。他起兵南下,很快攻下了一些据点,许多州县的官员纷纷投降。建文帝害怕起来,撤了齐泰、黄子澄的职,想要燕王退兵。燕王哪肯罢休。

这场内战,差不多打了三年,到了公元1402年,燕军在淮北遇到朝廷派出的南军的抵抗,打得十分激烈。有些燕军将领主张暂时撤兵,燕王说:“这次进军,只能进,不能退!”

没多久,燕军截断南军运粮的通道,发起突然袭击。南军就一败涂地了。

燕军势如破竹,进兵到应天城下。建文帝见形势紧急,一面要将士拼死守城,一面派人向燕王求和,愿意割让土地,请求燕王退兵,又遭到燕王的拒绝。

过了几天,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打开城门投降,京城终于被燕军攻破。

燕王带兵进城,只见皇宫大火熊熊,正在燃烧。燕王赶快派兵把大火扑灭,已经烧死了不少人。他查问建文帝的下落,有人报告说,燕兵进城之前,建文帝下命令放火烧宫,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里自杀了。

燕王朱棣即位,这就是明成祖。到了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打那时候起,北京一直成为明朝的京城。

猜你喜欢

  • 任弼时挨训

    任弼时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新中国成立之初,因身体欠佳,他住进了一家疗养院。一天晚饭后,在警卫员的陪同下,他在附近的田野中散步,当看到有位老农手持竹竿站在池塘边的田埂上,便亲切地打招呼。可是,对方竟然把头偏到一边。任弼时以为他没有

  •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高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一生的命运从此改变!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就业,还是先考研究生?我就经常碰到充满焦虑的学生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不必要。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

  • 《碎梦仙缘:灭世预言》简介

    上古之时,人类便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实际上的确有盘古之事,盘古开天辟地,以自身的牺牲,化作世间万物,永葆世界稳定。但是天和地并不是就这样轻易分开,世间万物都有灵力,盘古也预料到必有一日天地重合,万物毁灭,鸿蒙重开,黑暗卷席。自此便留下一句

  • 原谅生活把你变成曾经讨厌的样子

    “长大了,想当个科学家!”这话还在耳边回荡,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了。想一想,那是我第一次明确地嚷出“长大后想干什么”。当时我最讨厌成为一个写字的人:因为小学写作文,写了草稿还得誊,太累了!然后,我没能成为一个科学家。确切地说,这点兴趣,在初

  • 你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关心

    你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关心;我想知道你的渴求,你是否敢于梦想去满足内心的渴望。你的年龄有多大,我不关心;我想知道,为了爱,为了梦,为了生气勃勃的奇遇,你是否愿意像傻瓜一样冒险。是什么磨圆了你的棱角,我不关心;我想知道,你是否触碰过自己受伤的

  • 走过人生

    几年前,我曾经遇到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当时,我在一家经常光顾的餐厅跟一位女服务员闲聊。我们相识,只知道对方名字的那种相识,但我每次在那里吃饭,都会与她聊几分钟。一天,她问我:“你有个8岁左右的儿子?”“他做了什么事呢?”我心想,同时点点头表示

  • 谁是小人物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

  • 比鲨鱼更可怕的

    记得小时候,与父亲一起看电视,荧屏上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潜水员潜入海底,游到一条鲨鱼的身边,与鲨鱼近距离接触,可鲨鱼好像并不介意他的存在,两者相安无事。“鲨鱼不是一种很凶残的动物吗?它怎么没有攻击潜水员呢?”我好奇地问。“因为他不害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