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温馨的灯光

温馨的灯光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5:33  热度:10℃

技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离县城60余公里的镇上工作,因为年轻,不经世故,胆子很小,还存在怕鬼心理。

那个年代,由于电力紧张,白天绝对是没有电用的,照明用电也只能靠当地的水力发电解决,从晚上7点供到10点,之后,整个镇子就是漆黑一片,但凡谁家还有星点灯光,那多半点的是煤油灯。

在镇上,因为住房紧张,我只好借住在外单位,住地离办公室有将近4里路之远。这段路,以边是危岩绝壁,晚上风吹草木沙沙作响,很是阴森,外坎是大河险滩,河水不停咆哮的声响,格外恐怖。其间,公路边仅有一幢未装完备的三开间木房,它被我看作是夜行时的安全所在。可是偏偏有一段时间,我从未见这户人家白天冒炊烟,晚上亮电灯,我怀疑,这幢木房的主人,应该是还不曾搬进来住。

终于有一天,电灯熄灭后,我又一次壮着胆子走在这段路上,远远发现了前面许多四射的光线,很是醒目,不用猜,我肯定这些光线是从路边唯一的木房投射出来的。此时,这些光线奇迹般给我增添了安全感。我对这户主人的善行产生了敬重,因为主人于黑夜中点亮的不仅仅是一盏煤油灯,而是一盏爱心之灯,它使过往的行人都能感受到一路温馨。

我走近木屋,清楚看见,在右则房屋,一盏用墨水瓶制成的简易煤油灯的光亮正透过偌大的板壁逢投射出来,但屋内却空空不见一人。我在想,主人为了路人的方便,这样做,真可谓用心良苦。

之后,这盏煤油灯总是在电灯熄后点亮起,这使我每每于晚上走在这条路上时,感到很坦然,没有了怕的感觉。而这盏煤油灯,直至我换了新的住地,才慢慢淡出我的视线。

可是有一天,当我与当地的一位朋友路经这幢木屋,谈及主人的善行时,才被告知,主人因为一直以来重病缠身,不久前已离开人世。其实他一直点油灯的目的,就是告诉别人,自己还一直活着。但不曾想,他点亮的油灯,不仅照亮着自己,也方便了别人。

猜你喜欢

  • 两妯娌争儿

    一、小小案子审三年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建昌知府郑源涣刚接任第二天就接到一桩争儿的案件。告状的是两妯娌,夫家姓黄。两妯娌在呈上诉状时,各在里面夹着一张500两的银票。兄嫂上午来,叔婶下午来。阅完诉状,郑源涣感到很奇怪:这事本应由建昌县管,

  • 三个丈夫一个妻

    时冀州城有个杨家庄,庄里有一个姓杨的财主,家有良田千顷,资财百万,人称杨百万。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老婆早年去世,他怕女儿受委屈,没有再娶。杨百万的女儿名曰杨子仪,年方二八,生得花容月貌,杨百万视若掌上明珠。考虑到自己百年后女儿的依靠

  • 难逃一死的金匠

    1。被迫入虎穴柳四爷一看这满桌子黄澄澄的金子,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不由得心里一阵悲凉:自己刚刚四十过五,怎么就摊上了这档子事呢?柳四爷是今儿一大早被几个小匪从被窝里掳来的,说是给他们卧虎山大当家的干点儿活去。柳四爷心里虽然害怕,但知道也不

  • 善鬼报恩

    在一天漆黑夜里张老汉家的狗突然狂叫起来,张老汉刚想起来出去看个究竟,就听院外传来寻人的声音。好像是谁家丢了人,深更半夜地在着急寻找,一会找人的就走远了,可自家的狗却还在撕心裂肺地叫。张老汉实在睡不下去了,这才披上衣服出来看个究竟。张老汉出来

  • 夜晚湖畔美人来

    1清朝初年,四川有一位不成器的穷酸秀才,名叫古威,他在接连几次科考失利之后,遂断了功名之心,成日里吟诗作画,饮酒弹琴,风花雪月。老爹苦口婆心,再三劝儿子找个务实的差事,好歹混些许糊口的碎银,无奈这古威无拘无束惯了,脖子上套不得枷锁。他老娘眼

  • 忘恩山的传说

    在山东邹平一带的山脉中,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在小山附近的一个村里,有户姓王的人家,父母早早去世了,只留下两兄弟相依度日,哥哥叫阿孝,弟弟叫阿恩。别看阿孝只比阿恩大两岁,可长兄为父,阿孝处处疼爱着自己的弟弟,而弟弟阿恩却从小娇纵惯了,不但好吃

  • 盗库宝

    送宝光绪年间,京城天桥上有个表演缩骨功的年轻后生,名叫杨节,能把自己的身子变得跟四五岁的孩子一般小,从六七寸宽的铁栏杆中钻进钻出,令人啧啧称奇。这天晌午,杨节摆开地摊正要开始表演,忽然跑来几个无赖砸场子。一个姑娘挺身喝道:“光天化日之下竟敢

  • 一年一换

    光绪年间,有个叫王珍的人,四十岁时才接到吏部文书,补任京师宛平知县。到任后,他发现县衙政务懒散,就四处微服私访,想查清缘由,对症下药。这天晚半晌儿,下了一场雪。王珍沿官道往县衙赶,道路却泥泞难走。他又冷又累,就敲响了路边一扇门,想讨碗热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