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咱们是一家人

咱们是一家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7:47  热度:10℃

李政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久,他买了房,并与现在的妻子结了婚。婚后,俩人的生活过得很和睦,几乎没有过争吵,感情很投合。可最近却有点和以往不太相同了,俩人的感情出现了裂缝,争吵更是经常发生的事。生活陷入到了苦闷的深渊,失去了往日的和睦。这其中的原因全在于李政的大哥李刚。

李政和李刚从小就失去父亲。俩人在念初中时,母亲忽然患上了重病,失去了劳动力。这样,家中的唯一顶梁柱没有了,生活很难维持下去。关键时刻,李刚站出来,撑起了这个家。李刚辛苦劳作,不仅维持住了一家人的生活,还送李政读书。到李政大学毕业后,李刚就做起了卖疏菜的小生意。他把疏菜运到城里去销售,难免有时要到弟弟哪儿去歇歇脚。而李政妻子却不喜欢李刚,于是夫妻俩就有了矛盾。

妻子说:“你瞧瞧你的大哥,全身又臭又脏,跟个乞丐似的,一进来整个房子都臭了。”

“哪儿有什么臭?我倒没觉得。”李政冷冷地说。

“你没鼻子呀!还说不臭!”

……

就这样,你说一句我还一句,俩人就激烈地吵起来了。李政是怎么也不能让妻子骂大哥的,在这个世上大哥是他最感恩的人。而妻子又讨厌李刚,于是俩人就不和起来,争吵一天比一天多。以致俩人都很苦恼。

这天,李刚又来了。李刚左手提的是一大袋青菜,右手提的是一只大公鸡。他显然又是到城里来销售疏菜了。李政见妻子上班去了,就开门请大哥到层里去坐。但李刚却犹豫着,站在门口许久都没进去。他似乎知道了自己那一身脏衣服会给这所房子带来不好的气氛。

李政的鼻子一酸,心里就很不舒服起来了。他忙说:“哥,你进来坐吧,别在门口站了。”

“不进了,咱就在这站着说说话行了。”

“哥——你就进来吧。”李政说着伸手去把李刚拉了进去。

李政炒了几碟菜,又到外面买了两瓶酒回来,同李刚一起酣饮。俩人一边喝一边谈起儿时的事情来,在谈到母亲病重,李刚辍学回来担当起家里的重担时,俩人的眼都红了,最后,李刚才哽咽着说:“好了,别提那些过去的事了,咱们来说说别的。”

正当这时,妻子却回来了。妻子走进来,李刚连忙站起来,笑着问:“弟妹,你回来了。”

妻子板着脸,连说也没说一句就走进卧室并把门锁上。李政很尴尬,又很气愤,可他只得笑着对李刚说:“她刚回来,可能肚子还不饿,我们不用理她,继续喝。”

李刚不想喝了,也没有心情再喝。他握了握李政的手:“好了,俺还有点事,要回去了,以后再聊。”

李政再三挽留,但李刚坚决要走,没法子,李政只好送李刚出去。回时,忽见妻子生气地盯着他。“你干脆跟他回去算了,还回来干嘛?”妻子说。

“什么?他是我大哥,就像一家人,难道到这儿坐坐还不行吗?”李政也不甘失弱地吼了一声。

“噢,一家人?那你说清楚,到底是要我,还是要他?”

“他是我大哥,你是我妻子,我两个都要。”

“既然要我,那你就别再让他来这里。”

吵了几句,李政实在无法再忍受了,他冲进卧室里,锁上门,将被子蒙住头睡觉。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骑着摩托车回村子里去。

李刚一看弟弟气冲冲地跑回来,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有些不安,怕因自己而搅乱了弟弟的生活,于是就跟弟弟说:“我以后不会再到城里去了,你回去吧,别再和妻子吵架了,架吵多了不好。”

李政难过地看着哥哥:“不,我和妻子没有吵架。哥,你为啥要不到城里来了!是因为我吗?”

“不,哥以后不再卖菜了,还到城里干什么?你以后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哥行了。”

李政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流下。他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大哥,小时候大哥为了供他上学,省吃俭用,受尽了苦头,如今为了他,连城里也不进了。而他,却没有回报过一点给大哥,大哥对他真的太好了!

这之后,李刚真的没有再进城。李政和妻子的争吵随之也少了起来,生活似乎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可两年后,他们却一齐下岗了。下岗后,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便窘迫起来,俩人再也无法在城市里生活了,便变卖了房子,一起回乡下去。而问题是,乡下他们连一间房子也没有,到哪儿去住呢?怎么生活呢?夫妻俩想不到解决的办法,但想不到也得回去。

令夫妻俩没有想到的是,李刚一听他们回来,就立马从刚建好的新房搬出去,让给他们住。而自己却携一家老小搬到破旧的瓦房里去住。夫妻俩很感动,尤其是妻子,她没想到李刚会待她这么好,想想以前自己还骂他呢。如今,她落难时,大哥不但不计前嫌,还对她那么好,她的心里过意不去呀。

“谢谢你呀,大哥!”妻子紧紧地握住了李刚的手。

“谢什么!这几年大哥没能尽到责任照顾好你们,这都是大哥的错呀。”李刚说。

“不,大哥,是我们对不起你。这屋我们不能住,你还是搬回来住吧。”

“这是哪儿的话,咱们可是一家人呢,以后还要在一起好好生活。”

夫妻俩听着,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猜你喜欢

  • 三国中遭赵云拒婚的美色少妇

    樊氏的结局如何呢,在《三国演义》中没有一点交代。想来,在她的婚姻中真要再恪守那三个条件,除了赵云之外,世上哪里还有第二个?那么,这位绝色佳人,看来也只能孤灯相伴余生了——英雄常须美人配,赵云却是典型的大龄晚婚。直到建

  • 两个理发店

    小编给大家带来:两个理发店离我的住处不是很远的地方就有两个理发店,所以我每次理发都很方便。这两家理发店的老板都是年轻女孩,都是二十七八岁的样子。一个叫小雅,一个叫小桃。小雅身材苗条,瓜子脸,大眼睛,皮肤很白,人长得很清秀,性格比较文静。她的

  • 习惯了

    小编给大家带来:习惯了这天上午,约翰被老板喊进了办公室,老板问他:听说你家要找一个保姆?”约翰点点头。老板咂了下嘴:我给你推荐一个。她先前在我家做,现在我家不需要了,我觉得我有义务帮忙给她找个下家,你说呢?”既然老板

  • 汤寿潜:布衣都督的传奇

    1915年春末,青年学子曹聚仁初到杭州,出乎意料地遇见先父极为敬仰的前贤:汤寿潜。然而更令曹想不到的是汤的打扮,“他穿了一套土布短褂,戴了一顶箬帽,脚上一双蒲鞋,手上拿了一把纸伞,十足的庄稼人。”当然,被汤的这身造型“雷倒”的又岂止曹聚仁

  • 苏东坡与佛印的幽默故事

    苏东坡性喜交朋结友,自谓上自王公大臣,下至乞儿妓女,无不可做朋友。在他的一生中,曾广泛结交和尚道士,特别是与佛印禅师,极为友好,你来我往,亲密无间,留下许多轶事趣闻。佛印禅师,自幼饱读经史,博学多才。熙宁年间,因准备参加礼部考试,始前来京师

  • 曾国藩发迹的故事

    清代中叶,出了一个显赫于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风云人物,此公便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他文职任过吏部侍郎,武事更负盛名。咸丰年间,曾国藩奉圣命督办团练,编成湘军,后又率湘军与太平军转战于武汉及沿江各地,最终攻克南京,被授武英殿大学士。晚年则

  • 司马光荐才

    北宋名相司马光并非一直春风得意,在他失意赋闲在家时,他曾一度消沉。好在他热爱读书,喜欢交朋友,与友人一起举杯小酌,谈古论今,时光也好打发。司马光当宰相后日理万机,案头文书堆积如山,其中有不少是旧友来函。这些人在给司马光的信中,多半是回忆旧情

  • 郑板桥故事:写竹明志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县令、潍县知县。郑板桥一生,以写画竹子最为着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