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亲最好的东西

母亲最好的东西

收录日期:2025-08-08 07:51:19  热度:7℃

周日早晨,还没起床,他便接到敬老院打来的电话,护工告诉他,昨天一整天,他的母亲不吃不喝,晚上睡觉时,还拿茶杯打破了卧室的窗玻璃。

他一愣,这才想起,昨天是探视母亲的日子。这些天,他忙着加班,竟把这事忘了。母亲这次闹脾气,一定和她没能在探视的时间看到他有关。

第二天,早饭没顾上吃,他便匆匆驱车赶往敬老院。推门而入时,母亲正在骂护工,卧室的地板上,一片狼藉。见到他,母亲顿时安静下来,冲他招手,脸上溢过暖暖的柔波。

那天,他喂母亲吃了饭,推着母亲到院外的山坡上去晒太阳。母亲像个听话的孩子,乖乖地任由他做这做那,满含笑意的眼神一刻也舍不得离开他的脸。

傍晚离开时,母亲神秘兮兮地说要送他一样宝贝。

母亲在怀里掏了半天,又拿开枕头,在床上翻了个遍。他问护工母亲在找什么,护工想了想说:“好像是一个布袋子,麻绸的,缝口处系着一根线绳。老太太从来的那一天起,布袋便没离开过身。最初神智清醒的时候,老太太每天都要翻出来看好多遍,后来迷糊了,更是天天抱着,连睡觉都不肯松手,不知为什么,这些天竟然不见了。”

他一愣,忽然想起,上次来,母亲塞了什么东西在自己的包里。他对母亲说:“妈,你的宝贝在我那儿,上次来时,是你亲手给我的。”母亲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使劲儿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宝贝,给宁宁,宁宁喜欢。”

宁宁是他的乳名。

他含着泪往外走,母亲像是知道他要去工作,不喊,不闹,安静地冲他挥手告别。

上次去看母亲,正是他心情最为糟糕的时候。公司一名业务员因为大意,竟然把原本应该卖出的股票点了买入,造成了数百万元的损失。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一时间,作为基金经理的他成了众矢之的。

人总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水时,才会想到亲情。那一次,他感觉有许多话要和母亲说,但最终,却一个字也没说出口,他知道,他的那些事,只有婴儿般智商的母亲听不懂,更帮不了自己。想来,一定是母亲看出了他的沉重,才把她的“宝贝”给了他。他的喉咙里,一点点地有了硬的郁结。

回到家,他翻出了那个布袋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把弹弓,两个空子弹壳,几枚军棋子,一块已经损坏了的电子表和一把玻璃球。这些在别人看来分文不值的东西,却是母亲的宝贝,被她收藏。只因为,那曾是他年少时的最爱。母亲希望他快乐,所以才把那些东西给了他——母亲已糊涂,母爱却醒着。

他把那些东西重新放进布袋,然后起身下楼。此刻,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接母亲回家。

猜你喜欢

  • 三阮大闹寿张县

    咱说的三阮,不是跟宋江一块聚义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他们的弟兄,阮小三,阮小四,阮小六三个。这兄弟仨早在晁盖上梁山以前,就因打死了石碣村南边张家林的渔霸张虎远走高飞了。这三个到哪里去了呢?到了山西太行山,在那里占山为王,手下有三百多人

  • 吴用告知府

    吴用和兖州知府有点拐弯亲戚,知府见吴用有点才,便想让吴用上他那里去做点事,吴用不愿做官,也没有去。这个知府为官倒清正,只是家里的人很霸道,他家有良田千顷,硬是把地邻王老汉的一块地拱去了大半。王老汉很生气,又怕知府的势力,不敢去告状。吴用知道

  • 吴用落第

    车市村的吴用勤奋好学,事乡里出了名的才子。吴用的同窗好友晁盖,很喜欢吴用的才学、人品,两人结为生死兄弟。看看到了大考的日子,吴用想到汴京赶考,可他家里很穷,盘缠不够,上不了路。这事被晁盖知道了,他亲自送了一百两纹银。对吴用说:兄弟,盼你能中

  • 王伦题诗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皇帝昏庸,贪官横行,民不聊生,广大人民走投无路,全国处处烽烟起,揭竿起义举刀枪。八百里水泊梁山西边有个王家庄,这庄上有个叫王伦的才子,外人送号白衣秀士王伦。王伦苦读经书,对皇帝忠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想走科举路,可天不

  • 李逵断遗案

    中秋过后第二天,李逵在东阿县替钱知县断完奸情冤案”,拿起两把板斧,刚要下堂,忽听堂下有人高喊:李头领别走,我们的遗案请头领公断。”李逵一愣,向下看去,见两位穿着讲究的男子,一边喊一边分开众人向前挤来。钱知县见到这两人

  • 李逵点主

    以前富户和官宦人家的老人死了,发丧兴点主,不点主,丧是不能发的。点主发丧还有个讲究,叫做文官点主,武官辞土。大宋年间,社会黑暗,皇帝昏庸,官逼民反。郓城宋江被逼上了梁山落草为寇,他结交了三十六个头领,情同手足,竖起造反大旗。宋江在旗上题了这

  • 赤发鬼刘唐捉“妖”

    话说大宋年间,东潞州城南三十里有个刘家庄,刘家庄有个赤发鬼刘唐。为何给刘唐送这么一个绰号?只因他面黑,鬓边有一赤砂记。他家境贫寒,父母早亡,孤苦伶仃,小小年纪无依无靠,还常常受人白眼,遭到有钱有势家孩子欺辱,从小养成对为富不仁者的恨。刘唐认

  • 戴宗治三怪

    水泊梁山义军头领中有位夜行八百,行一千的神行太保戴宗。他身高八尺,环眼立眉,长着几根稀须,吃四方的大嘴。戴宗为人仗义,有个治三怪除霸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呢。话说宣和三年五月十八日,戴宗遵宋江之命,到泰安府打探消息,路过东平。他在中心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