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港珠澳大桥,见证我们的爱情

港珠澳大桥,见证我们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8:15  热度:9℃

美丽的邂逅

在闫禹的人生中,有两次美丽的“相遇”,一次是和妻子张颖的邂逅,另一次就是和港珠澳大桥的结缘。

闫禹和张颖初次见面时,还是大四学生。2008年夏天,正在天津大学读书的闫禹偶遇以前的初中女同学,女同学和她的小伙伴正在逛街。“她叫张颖,我的大学同学。”女同学旁的张颖对闫禹报以礼貌的微笑。

这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女生真好看,闫禹的心像被什么触碰了一下,脑海总不自觉地出现张颖的笑脸。

几天后,初中女同学联系闫禹:“我觉得你和张颖挺般配的,要不我牵个线,你们相处下?”

就这样,闫禹和张颖走到了一起。多年后,闫禹打趣问:“当初第一次见面后,是你看上我了吧?让我同学来‘说媒’,哈哈。”“谁看上你了,不是你主动找人牵线的吗?”张颖笑着“反击”。

当年谁先“心动”仍是个谜,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的感情。同是1985年生,同是天津人,让闫禹和张颖有着说不完的话。美好的爱情给学业增添了无限动力,闫禹在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同时,还完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

2008年8月大学毕业,闫禹进入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张颖则进入天津一家外资通讯企业。对于未来,闫禹满是憧憬:“我们以后在天津安个小家,你当‘煮饭婆’待在家里,我来养你。”

张颖知道闫禹了解自己,她喜欢“相夫教子”的传统生活,但她还是“抗议”道:“我是‘煮饭婆’,那你是‘饭桶’吗?”

“有你这样的‘煮饭婆’,我就是天下最幸福的‘饭桶’。”

那时候,闫禹怎么也没想到,他将来工作的重心并不在天津,而在2000多公里外的广东珠海。

2009年要动工建设的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大桥前期的部分图纸设计工作,由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大桥工程部希望对方借调一个人到珠海具体落实技术工作。经过筛选,闫禹被认为是去珠海最合适的人选。

男友突然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张颖很不舍。但她知道,闫禹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能参与到港珠澳大桥这么伟大的工程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女友的支持让闫禹很感动。离开天津前,他特意买了电影票,陪张颖看文艺片。不喜欢看文艺片的闫禹,看着电影睡着了。直到电影散场,闫禹才被张颖拍醒。“这么快就放完了?”张颖假装生气:“说是陪我看电影,自己却睡着了,还睡得这么‘理直气壮’。”闫禹揽住女友的肩:“你陪我看足球赛,不也睡着了吗?还流口水呢,我都不好意思戳穿你。”

两人打打闹闹地走出电影院,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动人心魄的誓言,爱情如润物细无声般,在两个年轻人的心中继续生长。

因为一座桥,爱上一个城

2009年4月,闫禹正式加入港珠澳大桥建设团队,成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的一名工程师。总工办是大桥项目的技术核心部门,负责全长29.6公里的大桥主体工程设计、科研管理,其技术管理工作贯穿大桥建设全过程。工作的同时,闫禹还读完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程硕士。

忙碌的工作之余,闫禹饱受异地恋的相思之苦。“我都瘦了好几斤,眼睛更小了。”电话里,闫禹向女友“诉苦”。张颖哭笑不得:“这么小的眼睛看港珠澳大桥,恐怕不够用吧?”“那你来珠海呀,陪我一起看。”闫禹笑着说。

2011年,异地恋的两人在天津举办了婚礼,安置了一个温暖的小家。婚后,两人不得不继续面对一个问题:分居两地。双方父母为此伤脑筋:“借调期能不能缩短?早点回天津。”

就在这时候,张颖的一个决定化解了这个难题。原来,自从闫禹加入港珠澳大桥的工程团队后,她经常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恰巧,她看到港珠澳大桥的工程部在招人,便辞掉了天津的工作,应聘进入工程部,成为一名质检员。

“你为我付出太多了。”闫禹非常感动。两人在珠海租了房,算是安了个临时的家。出租房离张颖的工作地比较远,每天早上,看着妻子匆匆跑出去赶公交车,闫禹满眼心疼。

两人的一日三餐,几乎都是在单位食堂解决的,因为工作忙,他们没有固定的双休。但只要能赶到一块休息,他们就逛街吃饭看电影,享受下二人世界。

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闫禹和张颖也不例外。张颖的爱整洁和闫禹的“粗线条”产生了矛盾。只要一有空,张颖就会忙着擦地、洗衣服,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闫禹不喜欢干家务,还坚持己见:“干这些活又累又浪费时间,倒不如看书看电视,既轻松又舒服。”张颖忍不住一脸“嫌弃”:“你不打扫,我也不打扫,咱家就是猪窝。”

在繁忙的工作和简单的生活中,闫禹和张颖不知不觉爱上了珠海这座城市。“以前总觉得是借调过来的,总要回天津,但我现在很喜欢待在这里。”闫禹的话,张颖也很赞同。

两人对这个城市有了归属感,开始梦想着在珠海买房、生孩子,在珠海安个真正的家。

最浪漫的事是见证大桥奇迹

2016年,张颖怀孕了。临近生产,闫禹把妻子送回天津老家,由父母照顾。他们的女儿出生后,他们为她取名闫睿祺,“睿”是聪明有智慧,“祺”寓意运气,他们期望女儿用智慧化解生活难题,一生顺风顺水。

自从有了女儿,闫禹深深感受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和责任。他每天都会给妻子打电话。坐月子期间的张颖,脾气难免有些暴躁,有时听到电话里妻子的语气不好,闫禹便会耐心劝慰。“你可是一名美妈了,不能生气哦,生气就不漂亮了,女儿会不喜欢你的。”

2018年,闫禹遇到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以来最严峻的挑战。9月15日,16级台风“山竹”袭击大桥。大桥是否能扛得住台风,直接关系到一个多月后能否顺利通车。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这座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大桥,确保大桥顺利通车,任务重大。

闫禹作为相关负责人,肩负起统计汇报大桥1200个监测点数据的任务,这些数据是判断大桥在“山竹”过后能否顺利通车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山竹”来临前,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启动一级响应,闫禹天天和同事一起去施工现场检查1200个检测点的运作情况。有一次,现场突然停电,他和两个同事被困在3平方米的升降机里,吊在150多米高的上空,他们心里打鼓,真怕升降机突然掉落……所幸,最后有惊无险。

这些危险,闫禹从没对妻子说起过。直到“山竹”过境,大桥安然无恙,他才向妻子报喜。“听说你们那里刮台风了,我很担心你!”张颖急切地说。闫禹激动地说:“你听新闻了吗?桥上瞬时最大风速55m/s,索力、位移、震动监测都在设计范围内,大桥安全。这数据,是我检测的!”

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大桥,闫禹无悔而骄傲。但他深知,安心舒适的家才是自己奋斗努力的源泉。他一直保存着张颖给他发的一条微信:“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见证港珠澳大桥的诞生。”

猜你喜欢

  • 忠实地扮演自己

    忠实地扮演自己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有的时候我们是孩子的陪伴者,有的时候我们是朋友的倾听者,还有的时候我们是家人的支持者。然而,在扮演这么多角色的同时,我们是否有时会忘记真实的自己呢?忠实地扮演自己,意味着坚持做自己,不去迎

  • 儿子眼中的父亲

    父亲——这个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人,也许他们不常言语十分丰富,但他们默默地付出着,默默地关爱着。然而,儿子眼中的父亲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同展开故事的序幕。在一个平凡的小镇上,有一个平凡的家庭。父亲张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工

  • 奇怪的逻辑

    奇怪的逻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有些人的逻辑看似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理解,但却有时能带来出乎意料的结果。这种奇怪的逻辑,让人爱恨交加,既叹为观止又难以置信。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的决策似乎没有任何逻辑依据,令人困惑。

  • 说出你的不满

    说出你的不满作为一个故事专家,我常常被人们的故事所打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情感和经历。有些故事让人感到温暖和欢乐,而有些故事则充满了悲伤和痛苦。今天我要讲述的故事是一个来自一个平凡的人的不满故事。这个人名叫李明,是一个普

  • 数米下锅

    数米下锅在饭桌上,米饭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主食。而要做出一锅美味的米饭,不仅需要正确的配比和火候,还需要一位技艺高超的厨师。然而,在日本的一个小镇上却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厨师,他的技法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他就是传说中的“数米下锅”的匠师。这位匠师

  • 孩子失踪后

    孩子失踪后小杰是一个活泼可爱的五岁男孩,他是他父母的骄傲,也是家里的小太阳。然而,有一天,小杰突然神秘地失踪了。当父母发现小杰不见了时,他们感到极度的恐慌和无助。他们四处寻找,叫喊着他的名字,但小杰仿佛就此消失了。他们报警并展开了周密的搜寻

  • 考验自己

    考验自己有时候,生活会给我们一些考验,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这些考验可能来自外界的压力,也可能来自内心的挣扎。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的考验,它们都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机会。我曾经有过一次特别的考验,那是在我大学毕业后,我决定离开熟悉的

  • 人生三道题

    人生三道题是指人们一生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个人价值观、生活选择以及幸福与意义的追求。每个人的回答和选择都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价值观念都是独特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个人价值观的问题。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一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