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最适合的土壤开最美的花

最适合的土壤开最美的花

收录日期:2025-08-08 02:36:48  热度:8℃

谢邦鹏用了11年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华人。令周围人大跌眼镜的是,博士毕业之后,谢邦鹏竟放下博士身段,默默选择到网电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基层某单位,当了一名工人。

不是没有橄榄枝伸向谢邦鹏。还没毕业,他就收到两个含金量很高的OFFER。国网总部和国网四川电力总公司有意网罗人才,而搞电力研究的谢邦鹏博士早已名声在外。可是,谢邦鹏想:再好的单位充其量也就是搞搞研究,或者当个小领导。如果理论不能用于实践,研究再深有什么用?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谢邦鹏,在收到两个OFFER之前,就作出了“到一线基层去工作”的决定。他并没有因OFFER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决定。

少数知情好友和家人劝他:“到那种小单位,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也有可能。千万不要头脑发热。”众人就更不理解了,一个清华博士为什么会选择去当小工人,那不是大材小用吗?谢邦鹏却“一根筋”到底,2008年,他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到了上海浦东电力公司,在基层某班组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到一线的第一天,满脑子数据图纸创新理论的谢邦鹏,面对各种线头、按钮、螺丝的实操,就蒙成一只大菜鸟,他啥也不会。第一个星期上班,他只有跟在班组师傅屁股后面全程陪站的份儿,因为不会和不敢,谢邦鹏连手都不敢伸一下。第二个星期上班,他换了位置,站到了师傅身边:边仔细看师傅的操作边问问题,还时不时地在小本上记要点。半年之后,他就主动向班长要活干并能独自操作了。一年之后,他就成了班组中当之无愧的“劳模”:加班最多,接线最多,拧螺丝最多,读图纸最多,做笔记最多。曾经菜鸟的谢邦鹏,此时早已独当一面了。

工作了3年,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之后,谢邦鹏才感到自己的羽翼渐丰、心里不空了。在一线基层,他找到了许多大显身手的机会,将高深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运用,去解决问题。近3年,谢邦鹏主导完成了27项发明,涉及管理、研究﹑实操各个领域;发表了8篇中英文论文。事实证明,谢邦鹏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特别得意于那些实用性很强的小发明。比如,谢邦鹏用电力控制理论研究出一套能准确计算线路损耗的方法。之前工人们都是用“毛估”的方法,自然不准确。再比如,谢邦鹏研究出了一种远距离遥控投退闸,省了工人们到实地投入、退出来回跑的麻烦。最被一线工作的同事所称道的是,谢邦鹏开发了一套为工人量身定制的电器拆卸工具,同事们说这套工具用起来顺手多了。谢邦鹏认为:“实用性最强的小发明,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创新。”

得知谢邦鹏不断获奖的消息,在电力总公司的表彰大会上,谢邦鹏的博导及中科院院士卢强,以现场录音的方式,力挺自己的弟子说:“当今社会,更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型人才,只有像谢邦鹏这样到一线去锻炼,才能让自己更强大。”

从清华大学出来的同学,一般有出国深造的,有做学术研究的,有在高校当教师的,有在领导岗位的。而同样出身名校的谢邦鹏,却老老实实地行走在浦东的大街小巷,每天做着一个普通电工常做的那些事:检修设备,排除故障等。

6年后,谢邦鹏的故事引起了电力总公司的高度关注,记者争相采访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一个在清华读了11年书的博士生,选择到一线基层做一个电工,你真没觉得大材小用吗?”谢邦鹏笑着回答:“一颗种子再优良,也得遇到合适的土壤,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而一线和基层,就是最适合我的土壤。”当记着又问:“6年前后,你认为自己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谢邦鹏幽默地说:“从普通电工当上了电工班长,就是我最大的变化。”

猜你喜欢

  • 扪虱谈天下

    扪虱谈天下有一年春天,一个普通的草原上,住着一只聪明而有智慧的小虱子。这只小虱子名叫扪扪,因为它最喜欢扪索周围的世界。虽然小小的扪扪只有一粒芝麻大小,但是它却眼界开阔,全身充满热情与好奇。每天,扪扪都在逍遥自在地生活着,不断地跳跃,穿梭在蓝

  • 桓温带兵北伐

    在东晋时期,有一位名将桓温,他带领着精锐的将士北伐,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桓温是一个非常勇敢和智慧的将领,他深谙兵法,善于运筹帷幄。他的统帅能力和作战经验在江东一带颇有声望,因此被朝廷委以重任,带兵北伐。这一次的北伐目标是收复在北方被敌军占

  • 昭君出塞

    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聪明的女子,名叫昭君。她是汉朝时期的一位宫女,因为她的出众容貌和机智才智,被皇帝所垂青,成为了他的宠妃。然而,时局危急,北方匈奴频繁入侵,边境线岌岌可危。皇帝深知昭君的聪明才智,决定派她出使匈奴,以和平手段化解战乱。昭君

  • 霍光受托辅政

    霍光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敬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东汉末年为国家辅政立下了赫赫功劳。公元1年,汉成帝驾崩,留下年幼的孺子刘祜继位。然而,由于刘十岁还未成年,朝政权力落入宦官之手,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在这个动荡的时期,霍光成为了一个关键人物。他

  • 桑弘羊关注盐铁

    桑弘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生活在东汉末年,被誉为“留侯”。他以聪明睿智而著称,其政治才能也为后人所称道。在桑弘羊的执政期间,他非常关注盐铁问题。盐和铁是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有着至关重要的影

  • 魏孝文帝迁都行改革

    魏孝文帝拥有着智慧和勇气,他深知帝国的未来发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于是,他决定迁都并展开一场重大的行政改革。在魏孝文帝重新规划之后,新的都城洛阳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中心。它不仅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促进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 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祖冲之,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数学领域的聪明才智为后人所称道。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成就之一,便是他对圆周率的推算和近似计算。在古代,数学的发展并未达到现代水平,但祖冲之以其出色的计算能力和深厚的几何学知识,成功地推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

  • 李特收容流民

    李特收容流民李特是一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社会问题的城市里。在这个城市中,流民问题日益严重,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们四处流浪,无处可去。这个问题引起了李特的关注和深思。李特平日里过着富足而舒适的生活,然而,他却无法忽视身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