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阳光之下,没有稀奇事

阳光之下,没有稀奇事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9:41  热度:9℃

他是我的学生。跟其他学生不同,他是经过两次高考的。是考上了两次。第一次,他考上了一所挺好的大学,因为是理工科,读了两年,觉得不喜欢,他喜欢文学,退学了。我听到他这事迹,颇不可思议,至少为他捏一把汗,要是再考,考不上呢?好在他又考上了,上了我所供职的这所大学文学院,理想与现实终于统一了。

但这些是我后来知道的。上他年级课时,我只知道有个学生,身材高大,课间和课后总是要到我的讲台前。他站在我对面,手臂大张,撑在讲台的那一面。他的头微仰着,眼睛总习惯性地睨视着。他不像其他学生那样谦卑,俨然不是来讨教的,他喜欢说“聊聊”。确实是聊,古今中外,无所不聊,但都跟文学或人文学科有关,基本没聊生活琐碎、人情世故,不像有些学生,关心俗事甚于关心学业。

他叫我“希我兄”,我不知道他是否也这样称呼其他老师。他曾在我面前称呼一个老师,在那老师的姓前加个“小”。虽然我对怎么称呼我无所谓,但听到他称呼别的老师,还是觉得不顺耳,就纠正他。但好像他并没有改过来。

从他的“聊”中,我知道他找过不少老师聊,从老师们那里也证实了这点。课间或课后到讲台上聊,并非只是出现在我眼前的风景。老师中有欣赏他的,也有觉得他太狂的,甚至觉得他可笑,或者烦。他否定许多学术现象,质疑现有的知识,有的十分有见地,远远超出了现在学生的普遍水平。当然有的,即便我这个脑瓜长着“反骨”的人,也未必赞同。我考上博士时,我的导师第一次给我上课,就正告我:从今往后,说话要有根据,不能自说自话,要储备学术资源。当然我到最后也没能做得很好,也因此吧,也比较能接受他的“狂”。至少,他是有思考的,有问题意识。现在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实在不多,现在的学生,会考试的多,会提问题的少。可能是对所学的本来就没兴趣,读什么,只是出于就业前景,本来就只将读书作为“敲门砖”;也问不出来,因为压根儿没有思考过,脑袋空空。我们这体制就培养这样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只要乖乖的,就能一路顺畅地爬上来。他们的脑袋就像出租屋,随时可以租人,随时可以清空,永远住的不是自己。

我总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太乖了,年轻人本就应该狂,狂妄比未老先衰好多了。但我这么说时也很犹豫,据说他会在课堂上站起来跟老师顶牛。我问自己,如果发生在我的课上,我是否还会欣赏他?我不能肯定。对人性,我的估计是很低的,包括我自己。

即便是他不当众让我难堪,而是私下里跟我交流,我是否就愿意?我是否不会觉得被冒犯?所谓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历来只是理想。

历来,学术都不可能是纯学术。

即便我愿意交流,但我也没那么多时间。大家都很忙。我甚至还没有别的老师有耐心,我的一些同事对他可谓有耐心的。所以,所谓期待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也许不过是“叶公好龙”。

狂是很伤人的,伤别人更伤自己。我自己当年就很狂,于是一路跌得头破血流。作为长辈,我也真不愿意他遭受我的折磨。所以我也努力向他做世俗的劝诫,像当年孙绍振老师对我的那样。当年,狂飙的孙老师是我的楷模,至于我之狂野到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步。也许孙老师意识到不妙了,开始转换角色,劝诫我。现在想来,当时孙老师真是煞费苦心了,现在也轮到我了。

他曾告诉我,他觉得拜伦《唐璜》目前通行的查良铮译本,缺陷很多,他想重译。他说已经在做准备工作了,而且很快地,他真的着手重译了。这可是极大的挑战,他的能力怎样?即便他能胜任,查良铮可是名家,那译本,还被同样是名家的王佐良赞为最好的译本。现实的力量是强大的,与真理无关。我曾经也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但是后来不得不承认,老虎还是老虎,这就是真理;我曾经信仰“巴尔扎克的手杖”,上面刻着:“我能摧毁任何障碍!”现在我相信“卡夫卡的手杖”,“任何障碍能摧毁我!”也许是从那时候起,我确切预感到他必须经历坎坷了。

大四时,他告诉我要考研。我觉得妥,这是他最好的出路。但是他考研失败了。我们的考试机制,某种程度上是“逆淘汰”机制。有时候我想,可惜硕士招考上导师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能,我就收他,我相信他比许多考上了的学生都适合读研。有时候我也奇怪,说他不适应我们的考试机制,那他当初怎么两次高考俱有斩获?难道是因为后来亲近了文学?

现在,他准备出国读研,读的仍然是文学。我为他写了推荐信,义不容辞。但是我也不禁犹疑:出去后又会怎样?一是语言,虽然他对自己的英语颇有信心,但是读的可是文学,不是理科工科,对语言的要求可不是能用即可;二,读出来了,干什么?也许我俗了,他说不考虑这问题,当然他的家庭背景也可以让他不考虑这些,这是他的幸运;第三,也是我最犹疑的,难道西方人就能够接纳他狂?阳光之下,没有稀奇事。

猜你喜欢

  • 山寨品

    一辆拥挤的公交车上,一小偷暗藏其中,正准备下手。 一男子在把玩着手机,而且不是一般的手机,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苹果四代。 小偷在一旁静静地偷窥着,终于机会来了,男子把手机放在裤子的后口袋中,一阵拥挤之下,手机手机已经换了主人。

  • 阿T的网恋

    阿T最近不知怎的,爱上了网恋。通过QQ,阿T加了一个同市的昵称叫静夜的飘雪”的人为好友,阿T发信息过去到:美女,你名字这么的美,人肯定很漂亮吧!”在阿T的脑海里还是有童话色彩的,他认为一个好的名字肯定很美很酷。否则

  • 王大婶买药

    王大婶大字不识一个,记忆力又不太好,听力也有问题,别人告诉她什么话,没有弄明白,也不问,代传什么话,或是她没有买过的东西,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就变味了。如果你不会翻译,就弄不清她讲的什么意思,必须认真地盘问清楚。 这天上午,王大婶进了县城

  • 傻B机器警

    都快要退休的阿纪哥突然接到借调通知,到支队机关科室去帮打几天内勤工,在路过支队科技科办公室的时候,刚好看到支队科技科与市新世纪科研所联合开发的一项顶尖项目——智能机器警察在过道上展放,他就停下看产品说明:该智能机器警

  • 低调就有腔调

    按照惯例,销售部都是在年初五聚餐的。今年也不例外,才近中午11点,在鸿运来酒家福星高照,财源广进”新年大红条幅下,满满一桌聚齐了。 销售经理大林和爱人小夏早早就到场,还带来了他们的宝贝儿子三岁的牛牛。桌面上洋溢着中国年的喜

  • 夼老师讲课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因中学要扩办,我们公社有两所中学,教师奇缺,公办教师全部调到中学任教,匡老师原是一名小学教师,因工作需要调到了中学任教,教四个班的历史。应为他水平不高,不爱学习,讲话前不爱想,就是随口讲话,把话讲散了,人们送他夼

  •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阿田是我们班一个很爱偷懒却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只要一有空闲的时间,他就会溜出去玩,到很晚才会回来。这不,寒假都过去一半了,他的寒假作业还一个字都没动呢!可阿田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的,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把语文寒假要做的试卷的答案放在了网上让同学

  • 想吃饭就得找钥匙

    放寒假的这天早饭后,我走进学校,田老师吩咐她的丈夫,准备好要拿回家的东西,要我给她送回家。王老师说:不急,时间早着呢。” 我这就开始做中饭,吃完饭就动身回家。到了下午三时,你做的饭不一定熟了,到时再准备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