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碗番茄汤

一碗番茄汤

收录日期:2025-08-08 03:50:37  热度:8℃

有一句话真是经典:“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必须抓住他的胃。”大多时候,男人的胃并不需要豪华大餐来滋润,偶尔的一碗汤,就会让他心甘情愿地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2005年5月,我中专毕业后来到苏州,找到工作后,便在竹辉路一带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我的月薪只有2000元,租房就花了1100元。为添置几身时装和几套化妆品,我只能委屈自己,找房屋中介刊登了一则合租启事。

启事刊出的当天,一个女孩子找到了我。她叫陈梅,比我大三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员,一副职业女性形象。按照合租事宜,我的房间稍大,支付600元。陈梅的房间稍小,支付500元。卫生间和厨房公用,水电、煤气费平摊。

下午的时候,陈梅就急不可待地搬了过来,一个人吃力地拎着大包小包。我上前帮她,随口问:“你男朋友怎么没来帮你一把?”陈梅轻描淡写地答:“刚刚分手,所以出来找房子,要不我不会这么急的。”

两个小女孩合租是一件极其快乐的事情,除了可以姐妹似地搂着肩膀聊天外,还能在厨房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好吃好喝的食物来。陈梅心灵手巧,做出的菜虽称不上色香味俱全,但绝对会让你食欲大增。在陈梅面前,我显得十分自卑。从小就有爸妈宠着,他们连洗碗的都不让我碰。长大了,连大米从哪里来都不知道,更别提进厨房弄菜了。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每天跑楼下小餐馆买盒饭充饥。陈梅来后,每次都是她自告奋勇地下厨,而我只能替她打下手。

有一天下班后,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还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我和陈梅大眼瞪小眼,之后翻遍冰箱每一个角落。收获是:一枚鸡蛋,两只番茄。

陈梅想到了做汤。她把番茄削了皮,切成细细的丝,像一根根红丝线,摆放在一只盘子里。再把鸡蛋打碎在一只碗里,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待蛋液里浮起气泡后,陈梅点着了打火灶。先放油,再放盐,再就是番茄丝和水……期间,她放了少许的白醋和酱油,把锅里烧得翻腾,最后倒入蛋液,30秒后起锅……

天啊,一碗红白分明的番茄汤,竟是一道我少见的人间美味!甜里泛酸,细嫩肉滑,喝到嘴里,回味悠长。这顿饭吃得两人是畅快淋漓。饭后,在我收拾残局时,陈梅得意地说:“跟我学一手吧,以后用得着!”我连连摆手:“我只做食客,不做厨子的。听说煮饭的女人容易变老啊,我还没找男朋友呢!”

2005年7月,我结交了男朋友孙亚欣,他是单位的同事,也是“漂一族”。像我这样的灰姑娘,本没有水晶鞋可穿,又何必老惦记着那些有钱有势的钻石王老五呢。何况孙亚欣不错,人缘好,上进心强,既然他频频放电,我岂有不回应之理?只要两人铆足了劲打拼,还愁没有美好前景?

让我后悔的是,我把孙亚欣带回了家。因为孙亚欣执意要来看我的闺房,我想,家里不是有室友陈梅在吗?让他们彼此认识认识又何妨?万一日后有个体力活的事情要照应,那孙亚欣不是呼之即来吗?

那天,陈梅身着简装,且让平时的马尾松蓬散开来,一头秀发漫过香肩,把个小女子衬托得妩媚妖娆,妙不可言。陈梅像极了一个家庭主妇,而我和孙亚欣反倒成了来她家做客的座上宾。

孙亚欣在我房间里坐了一会,打算要走,结果被好客的陈梅给留了下来:“好不容易来看我们家文敏,怎么着也得吃顿饭再走吧!”站起来的孙亚欣又老实地坐回了原地。

陈梅在厨房里大显身手,不仅做了四五道好菜,还把她的拿手番茄汤也给端上了桌。孙亚欣吃得是满头大汗,尤其对那碗汤大加赞赏,每喝一口都要忍不住瞟上一眼陈梅,眼睛里竟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光芒在闪烁,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我很快就发现了孙亚欣的异样,只要有空,他会找一些理由往我们的出租房跑。有一次,我正加班,孙亚欣给我打电话说:“我找陈梅学做番茄汤去,好不好?”尽管我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我不会对自己的男朋友藏着一百个小心眼。他去找陈梅学做番茄汤,这也没错,毕竟是人家的一手绝活。

但等我回家的时候,发现孙亚欣并未跟着陈梅学做什么番茄汤,他们似乎是约好了:不在家,且双双关机。

那天,陈梅很晚才回来。我问她上哪儿去了。她的脸上顿时腾起一片红晕,支支吾吾地说:“我去见客户去了。”“那你为什么要关机?”陈梅答:“赶巧了,我的手机今天没电了。”我哈哈一笑,依然搂住她的肩膀调侃:“你不会找了个新男友吧,若找了,你可得告诉小妹呀,我一定为你们祝福!”陈梅借故要洗面上了卫生间。

第二天,我约了孙亚欣。在公园的一张长椅上,我和他进行了一番长谈。先是工作,然后是生活,最后,我问到了陈梅:“你那天晚上跟陈梅约会去了,是不是?”孙亚欣哑然。“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的?”我盯住孙亚欣的眼睛。孙亚欣垂下头:“第一次就有了那种……触电的感觉,因为那碗番茄汤的确妙不可言。”

见鬼,只是一碗番茄汤而已!我含泪对孙亚欣说:“陈梅很适合你的,你要珍惜啊,会做番茄汤的女人毕竟不多了。”孙亚欣很感激,握着我的手一直说 “谢谢”。

我无奈地搬出了和陈梅合租的那间屋子,为的是给孙亚欣腾地方,因为爱情需要。走前,我向陈梅讨教做番茄汤的秘诀,结果她那次颤巍巍地做得一塌糊涂。但我却认真地学了,每一个步骤都铭刻在心。

我该向哪里去呢?我在城市的街巷寻找栖身的住所,偶然发现了一则启事:因本人经济条件所致,欲寻一位女性合租两居室住房一套,有意者请致电汪晓涵……

汪晓涵的状况俨然是两个月以前的我,我苦笑:过去我是房东,现在我是房客。语言也有惊人的巧合:“你一个人拿这么两个大包,男朋友呢?怎么不来帮你一把?”我说:“连单位和房子一起划给别人了,很可怜吧?”汪晓涵莫名其妙地望着我。

合租后,我发现汪晓涵比我还大大咧咧,她居然连稀饭都要煮糊。我问汪晓涵:“你的日子是怎么过的?难道也是吃百家饭吗?”汪晓涵笑嘻嘻地答:“是啊,我的厨房不过是个摆设而已。大学的时候,妈妈做陪读,饭菜不用我操心啊!你会做菜吗?”汪晓涵这一问,倒把我给问住了,心不禁隐隐作痛起来:“我只会做番茄汤。”

没几天,汪晓涵就给她的男朋友打电话:“小猪猪,没事的时候过来吧,我的一个姐姐会做番茄汤啊,这是她的拿手绝活……”看汪晓涵兴高采烈的样子,我一时伤感莫名。

汪晓涵的小猪猪果然来了,我毫不迟疑地充当了一个家庭主妇的角色。为他们泡茶,做精致的水果拼盘。同样,当小猪猪要离开的时候,我执意留住了他:“尝尝姐姐为你们做的番茄汤啊,不知道味道好不好。”我像一个演员一样,把陈梅饰演得惟妙惟肖,甚至不差分毫,那是用我的初恋换来的,不可能有丝毫的闪失。

小猪猪吃得意犹未尽,后来还把衬衫给脱了,赤膊上阵,双手捧着那碗番茄汤喝了个底朝天。放下碗时,小猪猪两眼放光:“好姐姐,你做的汤跟你的人一样,越品越有味……”小猪猪很直率,说得汪晓涵醋意大发:“别老盯着姐姐看了,不就是一碗番茄汤吗?”

汪晓涵不知道,一碗番茄汤做起来虽然简单,但一旦添加了爱情的成分,它不仅能留住一个男人的胃,还能留住一颗男人的心。其实,汪晓涵本可以向我学的,如果她有这个想法,我会毫不保留地教给她。但汪晓涵没有,那么我只能选择离开,否则,汪晓涵就是下一个我:在失去爱情后,才想起做一碗留住男人的番茄汤。

猜你喜欢

  • 柴宗训简介 柴宗训禅位赵匡胤后结局如何?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不同于汉、唐、明等各朝,都是开国皇帝打拼出来的天下。赵匡胤是经由前朝皇帝禅位登基,最终建立的宋朝。赵匡胤原本是北周重臣,深受周世宗柴荣的赏识。后来周世宗去世,6岁的柴宗训继位,因为年纪太小,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

  • 朱友贞简介 朱友贞干了什么事儿被视为不详

    鬼神之说,在今日被定义为封建迷信。但也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说法。大家心里都说,这世界上是没有鬼怪神仙的。但是在内心深处,却也难免会保有一份敬畏之心。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古代人了。因为最早的时候

  • 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几个兄弟?他们的结局怎么

    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汉高祖刘邦当上西汉皇帝以前其实就是一个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小混混,刘家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是,这一切都在刘邦称帝后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变。刘邦当上了皇帝,他的哥哥弟弟们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刘邦出生于沛郡丰邑,

  • 魏国皇帝曹髦简介 曹髦是怎么死的?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名言知道的不少,但是到底是谁说出这句话的,可能大家就不是很清楚了。司马昭是曹魏时期权臣,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曹魏第四任天子曹髦。曹髦是魏文帝曹丕之长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封高贵乡公。曹髦继位之前的皇帝是曹芳,因为曾

  • 隋恭帝杨侑简介 杨侑怎么死的?

    隋炀帝杨广,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后世人对于隋炀帝杨广的评价很低,电视剧中将他塑造成一位贪玩享乐,沉溺美色,统治暴虐的昏君。隋炀帝在位期间,也曾开创科举制度、修建大运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有着深重影响。真正让他亡国的原因,是他在为期间频繁的发动战

  • 乾隆一共有多少女儿?紫薇原型是他最喜欢的

    还记得那部每年寒暑假必播的琼瑶剧《还珠格格》吗?机灵古怪的小燕子遇到了善良温柔的紫薇,二人的身上都隐藏着巨大的身世秘密,先后进入皇宫以后,她们的传奇故事也就此展开了。剧中的紫薇是乾隆皇帝遗落在民间的女儿,而小燕子则是乾隆朝中大臣之女。但是,

  • 周赧王姬延的生平简介 姬延为何被称作“最

    提到天子,人们想到的往往都是一身龙袍,尊贵非凡,好像所有人都得听他的,而且还永远都有花不完的钱一样,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天子,他被称作是史上最穷天子,没有威风凛凛,只有欠债无数,还被人逼得四处躲债!这位天子就是周赧王姬延,东周的第2

  • 另类的栽培

    北宋有一位杭州知府叫王化基,他曾赏识晚辈鞠咏的文学才华,在鞠咏准备考进士时,多次奖励引荐。后来,鞠咏考取了进士,担任大理评事,又以大理评事的身份任杭州府仁和县的知县。鞠咏很高兴能在王化基属下做官,在赴任前给王化基写了一封感谢信,并捎去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