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预言女王——治水(1)

预言女王——治水(1)

收录日期:2025-08-08 00:15:00  热度:10℃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预言女王——治水(1)

想到治水这个方法,楚傲晴就马上付诸实行。

楚傲晴脚步沉稳地走上前,扫视着桑泊村的村民,说:“大家在这里怨天尤人有何用?难道你们就没想过要自保吗?”

村民听见楚傲晴的声音,纷纷止住了哭泣和埋怨,把视线投向楚傲晴身上。

“自保?为民造福不就是朝廷的工作吗?他们不理会我们,我们就只能等死!”一个中年须眉男子走出来说。

“朝廷不理会,难道你们就甘愿等死?”楚傲晴对上男子的视线说。

“就算我们不想等死,可又有什么办法!”

“我可以帮助你们。”楚傲晴昂了昂首,坚定且自信地说。

所有人都惊讶地望着楚傲晴,不禁重新打量这位在他们面前的姑娘。

只见她身形纤瘦,弱不禁风的模样。穿着朴素的紫衣裙,不管怎样看都只是一名平凡的弱质女子。

可是这名女子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惊艳之色和无法说出的魅力。加上一脸自信,让人不得不相信她所说的话!

“你真的有办法救我们?”一名妇人问道。

“我可以帮你们治水。”楚傲晴一语惊人。

曾经,村民都想过治水,可是他们只是以种菜为生的农民,根本就不懂得治水!如今有个人说可以帮助他们,那当然是好事!只是,这个年轻的女生真的能成功治水吗?

“你们不相信我也可以,不过机会只有一次,难道你们就不想赌一把吗?”楚傲晴说。

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就算有下一次机会,但又要等到何年何月呢?反正大家都不能治水,倒不如让这位女子试一下吧!

“好!我们都想治水,只是一直找不到懂得治水的人,现在你说可以帮助我们,我们就试一下吧!”一位妇人说。

“对啊!反正我们都没有办法了!”

“试一下也没坏啊!”

听到大家赞同的声音,楚傲晴就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心:一定要成功治水!

随后,刚刚那个须眉男子就带楚傲晴去找村长。

一路上,村民都热情地跟楚傲晴打招呼,又对她表示感激。楚傲晴也一一回应他们,绝对不负众望,一定会成功治水。

当须眉男子停下脚步,指了指前面那约六十多岁的老人。楚傲晴顺着男子的食指望去,看到一位白发斑斑,满脸沧桑的老人,正跪在地上,忧伤地昂首问青天:“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们?”

楚傲晴款款地步向前,停在村长身后,说:“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顺变吧!”

村长转过身,瞥了楚傲晴一眼,又转过头,叹了一口气。

突然,村长又转过头,瞪圆了眼,愣愣地盯着楚傲晴的臉。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村长喃喃地说。

楚傲晴疑惑地摸了摸自己的臉,问:“什么不可能?”

村长对天一笑,嘲笑地说:“天啊!你也太会开玩笑了吧?”

“村长,这位姑娘说可以帮我们治水!”在一旁一直沉默的须眉男子说。

可是村长根本就没有理会须眉男子说的话,只是一脸感慨地盯着楚傲晴的臉。

楚傲晴受不了了,就说:“村长,我不知道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我是来帮助你们治水,帮助你们解决困难的!”

“治水?”村长有点惊讶,不过很快就平静下来,并且认真起来。“你能做到吗?”

「我要先看地形,才能作出对策,请问村长能不能帮助我,让我了解一下这里的地形呢?」

村长「呵呵」地笑了两声。有人能帮助我们解决一直困扰的灾难,就算是赴汤蹈火也愿意啊!况且…这可是一位大人物啊!

“当然没问题!来,我给你看看这座山的地形和河流。”

村长从怀中拿出一张已经发黄的地图,上面清楚地显示着整座山的地势。

楚傲晴仔细地看着,发现要治水就只能用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方法――逢山开山,遇窪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于是,楚傲晴就在地图上写了些标记,标示了需要处理的地方,并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村长。

村长也十分佩服楚傲晴的智慧。在遇到灾难时不但没有慌张,还能想出治水的办法,真是比一般的孩子还要成熟啊!

霎时,村长又想起了一位女子,不禁又慨叹起来。

“村长,对于我的计划,不知道村长觉得怎样?”楚傲晴问。

村长马上回过神来,说:“呵呵,非常好啊!就照你说的办!”

楚傲晴微微一笑,一双星眸充满了自信,她坚定地说:“我一定不负所托!”

预言女王由学门教育网为你提供,敬请期待其他续集!

猜你喜欢

  •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浪漫往事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的一句。词中的“骄杨”即毛泽东的第一个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毛泽东在这首词中,以浪漫的情调和丰富的想象,歌颂了烈士,歌颂了友谊和爱情。作为妻子和母亲,杨开慧为丈夫和儿

  •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他也死去。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觉得没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来,鲁肃再遇见他

  •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那么,李白是不是天生就那么聪明?是不是他从小就懂得刻苦学习?都不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经常逃学。有一天,

  • 祖逖闻鸡起舞

    祖逖曾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

  •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两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他会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

  • 班超投笔从戎

    汉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担任校书郎,班超便和母亲一起随哥哥来到洛阳。因为家中贫寒,他常常受官府所雇以抄书来谋生糊口,天长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经停止工作,将笔扔置一旁叹息道:“身为大丈夫,虽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

  • 山羊驮砖

    关于长城的故事:山羊驮砖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