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家事之节俭

家事之节俭

收录日期:2025-08-07 21:00:03  热度:10℃

话说我和妻子余洲按计划在岳父生日当天为他买了新衣裳。回到家中我就对岳母说:“接下来就要给妈买了。”

“我可没有生日的,”岳母善意制止并说:“我是小时候被大人捡回来的,所以我没有生日。”余洲知道,舅舅小名叫捡仔,不过也不是捡来的,之所以小名要这样叫,是因为老法认为起个贱名的孩子容易养育。余洲还知道,老妈的小名叫9仔,意思是9月里生的娃子。

可我们等不及9月了,我和余洲4月份就到湖州要为老妈添置新衣了。见了岳母面后,我的理由是:“既然妈已经忘记具体生日是哪天了,那么我们想哪天就可以哪天为您过!”我于是引出下文:“走吧,我们现在就去买衣服。”

上个月我们为岳父买的衣服,其价格超出了岳母的心里承受力,岳母当时就劝诫说:“600多元买一件?我看,花这个钱还是买两、三件比较的实惠!”我于是谨记岳母教诲,决定在实际操作时尽量“遵从”母命。

虽说岳母有高龄证、乘公交免票,但她也要节省我和余洲的每人2元的公交车费,她说:“走路最多半个小时,还能锻炼身体。”我们于是一行三人步行到达了大型服装品牌商场。

一件质地不错的女式春装,岳母试穿合适,打了较大的折扣也就300多元成交了。“天气很快就要热了,这衣服也穿不了几天了啊!”岳母的意思我明白,她是能不买就不要买了。我却是故作装傻充愣状赶紧接过翎子:“是的、是的!我们再买一件夏装。”

一件丝绸女式夏装,岳母试穿合身,打了较大的折扣也就300多元成交了。我因此不等岳母心疼钞票与否,赶紧作邀功状:“妈你看啊,我们是不是非常懂得您的心意,600多元买了两件啊?!”岳母笑而不答却也只能笑纳了。

可是回到家里,在我不留意间,余洲又不知从哪个包包里翻出一件新衣服说:“妈,这是我在苏州逛街时,正巧看到合适的式样及尺码后特意为你买的。”岳母身材娇小,她的尺码确实一般不常见的。“你们怎么这样舍得花钱啊?”岳母也是意外。

“这件衣服便宜的,只要50元钱。”余洲说着就把妈身上的穿得很旧很旧的老旧衣服给剥了下来,顺手就帮妈换上了那件据说是50元价钱的衣服。余洲还顺势将那件脱下来的旧衣服丢进垃圾袋里去了。许是价格便宜吧,也许是确实合身,妈说:“这件衣服穿着舒服!”

“余洲也真是的!这件50元的衣服只能下厨房时穿着!”我都有些埋怨妻子的节外生枝了:“上街就穿我们今天买的,今天就穿!”

岳母应着我的说话口口声声“好的、好的!”可不大一会儿,余洲就来与我耳语:“你猜!我刚才丢进垃圾袋里的旧衣服现在怎样了?”我顺着余洲手势望去,那件旧衣服已被岳母捡拾出来并被叠得整整齐齐摆放在卧室的桌面上了。看见余洲和我小声嘀咕,岳母解释:“我没别的意思,至少那旧衣服的纽扣还能取下来再作利用。”

又过了不大一会儿,待岳母进入卧室,她发现旧衣服已经不知去向,桌上只留下5粒从旧衣服上拆下来的纽扣。“那件衣服呢?”岳母发问。

“被我丢到楼下很远很远的垃圾箱里去了,妈,你不至于还会一个一个的垃圾箱再去逐个翻找吧?”我确实是趁着岳母没注意,将那物件舍近求远地丢弃了:“纽扣我可没有浪费啊!”

从这之后,岳母倒是每天穿着那件50元的衣服下厨,但她也是穿着它上街。每每听到有街坊褒扬:“你的这身衣服好漂亮!”岳母就会喜不自禁地回应:“这是大女儿给我买的。不过,女儿、女婿还给我买了更好的衣服,我还没舍得穿出来呢!”

其实,那天帮岳母买好衣服后,我们并没有立即返回家里。而是,岳母领着我和余洲再徒步延伸半小时的路程,前往一家岳母最最不弃不离大超市。“我有他们的抵用券,每次买满50元就可以领取一张券。下次再来时,就可以用这券买一份便宜的鸡蛋。”

我明白岳母是要犒劳我,因此岳母一味地商议着余洲买我喜欢吃的荤食食材,当然她也没有忘记用以往积攒的两张抵用券换购了两份便宜鸡蛋。轮到要为我购买干红葡萄酒时,我说:“我观察过了,25元一瓶的买两瓶,正好又可以领取一张抵用券。”

“不行!给你买的葡萄酒不能买便宜的,便宜没好货!”岳母坚决不让步:“必须买每瓶100元以上的!”我和岳母僵持了好一番,直至惊动了卖场营业员过来查看究竟。

要说起抵用券这档子事儿,岳母也是有过不平凡的经历的。有一回,岳母拿到一张大米换购券,她原本以为那是能够免费领取一袋大米的。可是到了卖场才被告知,60元一袋的大米,抵用券只能抵充10元。无奈,她就再搭进去50元。回家路上,用小拖车拖着那袋大米,岳母就寻思着,余洲的妹妹兴洲再三吩咐过:“大米和食用油你们不用自己去买,因为很重的。我会帮你们买了米和油送到家中。”岳母于是就把那袋大米送到大儿子海州家里去了,以免遭到兴洲的嗔怪。

猜你喜欢

  • “生死”一个月

    1 这年11月,我凭着名牌大学的文凭进入一家化工企业的品检部工作,试用期三个月。令人艳羡的白领,一个看起来相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加上每年一次的免费培训机会,我真的希望能一辈子留在这里。 品检部的王经理是公司元老级人物,其他四名员工都是分析专业

  • “低就”成全“高成”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接到一封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的信。信中说,我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想到美国西部当一名新闻记者,无奈人地生疏,请马克•吐温先生帮忙,替我推荐一份工作。马克•吐温回信

  • 决定成败的人

    我的名字叫金立买,现在是一家软件公司的销售员。你有理由相信,我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销售员。 我的营销导师告诉我,为什么大多数的销售员总是默默无闻,不是他们不努力,只是他们始终不知道销售有秘诀。 我的导师还说,要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一

  • 先别忙着跑

    考进新单位,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忙。 我从事的是会计工作,记账、理账、订账,其间还不断接待来人,或与有业务关系的单位联系。每天早早上班,迟迟下班,忙得像个陀螺,仍觉得活儿还没做完。 不过,虽然忙碌,却感到充实,我有自慰自解的哲学:因为忙碌

  • 帮人“去痘”

    许军从部队复员回来后,找了一份在物流公司当保安的工作。 公司管吃管住,每个月工资800元。许军到宿舍的第一天,就感觉不舒服,因为宿舍里很乱很脏,瓜子壳到处都是,墙角里堆满了啤酒和白酒瓶子。床铺也都不叠,散发着一股霉味。桌子上根本就没有烟灰缸

  • 迟到的简历

    那天是星期一,第二天报纸就要出版了,社里忙得很,所以当主编接到那个女孩儿的电话时,心里有些不耐烦。 女孩儿的声音非常轻柔,她说:“请问贵报正在招聘记者吗?” 两周前报上的确刊登了招聘启事,社里急需人手,不过现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新招的一批

  • 不要害怕改变

    这是一个会计的故事。 韩颖离开工作了9年的海洋石油总公司,丢掉铁饭碗,正式加入了惠普(中国)公司,在财务部工作。那年,她已经34岁,面对异议,她说:人生什么时候改变都不会晚。 一进惠普公司,韩颖就来了一次大动作。 那是20世纪80年代末,员

  • 跳槽噩运

    自从结识穆苏,张磊就和跳槽结了缘。 三年前张磊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一次,公司领导请朋友吃饭,带上酒量不俗的张磊“保驾护航”,张磊遭遇了同样酒量惊人的穆苏。两人你来我往,竟喝出了“英雄惜英雄”般的好感。 几天后,穆苏打电话给张磊,直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