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篇文章惹得祸

一篇文章惹得祸

收录日期:2025-08-08 00:20:22  热度:11℃

单位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要我写一篇文稿,内容是关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

对于素有“单位一支笔”美称的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很快一篇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写成了。其中为了突出领导的业绩,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个小故事,说单位的小马,一度沉迷网络,经常喝酒打架,不求上进,工作懒散,后来在单位领导的教育和帮助下,成了遵纪守法,工作认真,积极向上的先进人物。

稿子交上去,领导看后十分满意。并在不久全系统召开的大会上,按照我写的稿子做了精彩的演讲,博得了满堂喝彩。

会后,我也沉浸在喜悦之中,想这个月我的奖金肯定不会少。忽然,单位的小马气势汹汹地找到我,劈头就问:“你什么意思?为什么把我写到文章里?我什么时候不求上进了?我什么时候喝酒打架了?”

我心里一惊,正想说写的小马不是他,可是单位明明就他一个姓马的。

我灵机一动说道:“文章后来不是写你变好了嘛,成了先进了!”

小马依然怒气冲冲说道:“写我变好了也不行,我根本就没坏过。你造成了我的名誉损失,我成了有过污点的人,传得整个系统都知道了,我还没媳妇呢,你说怎么办吧?”

看着怒发冲冠的小马,我脱口而出:“我去给你介绍个媳妇。”

费了好大劲,才把小马打发走了,我又开始上愁了,去哪里给他介绍一个合适的媳妇呢?唉,都是我那一篇文章惹的祸。

猜你喜欢

  • 嘉庆看吃肉识人

    一识裴骏 1795年,乾隆皇帝龙体欠安,阴历四月初一祭祖节的仪式就只能由颙琰代替他去了。颙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年龄三十有五,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祭祖的仪式在太庙中举行,程序繁复,光是那祭祖的神器便有七十二件之多,而祭祖用的

  • 丁石匠“下蛊”明孝陵

    元朝末年,神州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吴王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坐了龙廷后,曾去江南微服私访,他见原本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因战乱而民不聊生,不由动了恻隐之心,便当即下诏:“江南久经战

  • 假冒县令

    清朝乾隆年间,兖州城内有两家大药堂,一家是普生堂,一家是聚仁堂,都是前堂看病,后堂经营药材生意。普生堂掌柜叫窦孝慈,天生一副菩萨心肠,只要是无钱购药的穷人,窦孝慈便叫一声:“小徒,包药送客!”一来二去,病人都愿到这里看病,可病人越多,前堂的

  • 无忧酒

    无忧谷西南边陲的深山之中有一个幽谷,终年为云雾笼罩。谷中人家喜欢用自家种植的高粱酿酒。每当酒酿成时,整个山谷都会被酣醇的酒香弥漫。人们只要闻到酒香,就会把所有的烦恼全都忘却,因此人们把这种酒叫做“无忧酒”,酿酒人居住的山谷也被称为“无忧谷”

  • 斗心之斗

    话说在北宋年间,江北有个叫邹都的小县城,城不大,人不多。城中有两大姓,一姓王,一姓张。同居一城,时间长了,两族人难免磕磕碰碰,明里暗里较劲,总想争出个谁第一,谁第二来。也不知是祖上有灵,还是邹都是块风水宝地,王、张两家各出两个大人物。一是宰

  • 巧处“活宝”

    曾国藩率领湘军水师打下武昌之后的一天深夜,正在审核各营报来的军费开支条据,忽报营官申名标要见。这申名标是几年前初创湘军水师时抓到的盗窃水师军粮的水盗,曾国藩见他熟识水性、武功高强,又是当年清军水师提督关天培手下的一名把总,娴熟水战战术,便让

  • 夺命绝活

    一康熙年间,在老北京菜市口有一个叫黑三子的鞋匠,每逢菜市口处决犯人,他是一定要去的。这天上午,黑三子正在看处决犯人,只听三声催命炮响,十几个人头落地。围观的人群里,胆儿小的早已经闭上了眼。黑三子虽说胆子大,看着那些滚落在地上的人头和喷出去几

  • 古墓长明灯

    世界各地都有盗墓者,他们想尽千方百计,到古墓中去偷窃埋藏了千百年的金银珠宝,古墓往往与世隔绝,使宝物历经千年还保存得相当完好。在这终年不见天日的古墓中,盗墓者通常会认为里面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可是他们有时却惊恐地发现,在一些古墓的拱顶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