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家事之渊源

家事之渊源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3:00  热度:10℃

话说岳父当年随四野南下转业到江西赣州之后,先是到公安从事剿匪任务,而后待局势稳定再改行转入地质系统工作。那时年轻的岳母已是县里的妇女主任,但她为了能与岳父相互有个照应,也就毅然决然辞去地方上的任职,而随着我岳父一起加入地质队的行列。从此,随着地质队不断转场,岳父、岳母也就天南地北不停地转战,江西→辽宁→江西→浙江→福建→浙江,最后扎根浙江并在浙江境内转悠。期间,余洲、海州、兴洲、长洲等4个子女也是随着我岳父、岳母的迁移而相继出生。这样,岳父、岳母及其一大家子也就与地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余洲高中毕业后,先是在浙江长兴被聘为矿区子弟小学的代课教师。那时正值全国风起云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但由于地质单位本身就在野外,因此,地质队职工子女无需下乡插队而是由地质单位自行择机安置。考虑到子女就业方便,岳父、岳母就想办法调往地质队位于南浔的基地,余洲也因此放弃了在长兴的执教工作,尽管学校领导极力挽留,但余洲还是忍痛割爱离开了教师队伍。

到了南浔不久,海州就被地质队招收为正式职工。由于地质队起初只招男性不招女性,余洲一开始没有机会成为地质队正式员工,但她也不甘心在家吃闲饭,她说:“我就先到测量队干野外测量的临时工去吧!”

老爸不愿意:“野外工作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实在太过辛苦!再说了,凭我的收入我还养得起你的!”老爸心意余洲心领了,但余洲还是义无返顾当她的野外测量临时工去了。直至两、三年后机会来了,余洲才被正式录用为上班坐办公室的技术人员。

兴洲高中毕业时,南浔镇上正在公开招收医院护士,这很不符合她的志向,因此她宁愿待在家里等候机会也不肯去穿白大褂。呆在家里时间长了,兴洲偶尔也会发牢骚甩手不干,她说:“我现在简直就比旧社会的妇女还要苦!一天到晚买汏烧,并且还得带孩子(舅舅的儿子寄养在这里)。”

老爸每每见状也就调侃一下:“哎哟,我的老闺女又罢工了!”时间一长,老妈也实在很不忍心兴洲的情绪状态。但家里已有一子一女两个孩子进了地质队工作,这已经很不容易了,其他职工还有子女没进地质队的呢。老妈于是一狠心,打报告提前退休把自己这个名额让给兴洲顶替。兴洲也因此如愿年纪轻轻的就正式进了地质队工作。

待长洲到了可以工作的时候,地质队已是处于萎缩、不景气、走下坡路的境况。因此,长洲就无缘再加入到地质队去工作了,只能另谋职业。

我的岳母很会持家,岳父也不看重钱财。岳父告诉我说:“起先在地质队里我算是高工资了,人家月收入三、四十元时,我就是每月六十二元了。”因此,家人只要有得吃穿,二老也就心安理得。他们还曾将余洲的外婆、舅舅以及舅舅的孩子接来家中赡养,他们还帮着子女带大了孙子、孙女、外孙以及重外孙。

可是,离休后的岳父和退休后的岳母,他们的离退休待遇长期以来都是按着企业待遇参照执行的,因此家庭经济状况还是比较清贫的。直至到了近年,地质队终于恢复了离退休人员的事业性质待遇,我的岳父母这才缓过来真正衣食无忧了。

有一次岳父参加离休老干部定期学习,有人告知:“我的离休金调增了,而且增幅还不小呢!”

“嗯,我怎么连个消息也没有啊?”我岳父诧异。

“我们属于地方管辖,而你们属于中央管辖。”对方调侃意味十足:“所以么,我们地方上就先走一步了!”其实,对方所谓的中央管辖说得并不确切,因为地质队应该是属于行业垂直管理的,所以我岳父他们往往在地方上少有人问津倒也是事实。

过了一段时间,我岳父又去参加学习,遇见先前的那位老干部发问:“你的离休待遇还没调整吗?”

“调了啊!而且调增幅度还大于你的。”岳父故作神气十足状。

“怎会这样?”那位困惑了:“怎么一样的离休而就不一样的待遇呢?”

“这还不明白?”岳父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你老兄的话来说,我们是属于中央管辖的么!”

其实我的推测是,岳父所属地质队的管理机构在省城,许是他们参照的地域标准会比南浔有所差异,或许还可能地质单位的野外工作性质导致离退休待遇有所上靠也未可知。

“反正咱是属于中央管辖的!”我为岳父鼓劲、加油、喝彩。

猜你喜欢

  • 用才不必明察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用才不必明察公元前685年的一天夜里,齐国国都临淄的城门忽然洞开,一大队人马举着通明的火把从城内奔出,叫嚷着让停在城门外的载货车迅速挪开。原来,国君齐桓公要出城迎接贵宾。在载货车车队中,有一个赶车的人叫宁戚。此刻他正

  • 该带多少行李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该带多少行李一和尚要西行取经。师父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和尚回答,旅途遥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身。”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我来请信众捐赠。&rdquo

  • 困驴的启示

    在这多情的季节里,黄昏时品着香茗又忆起毕业那天老校长给我们所讲的故事: 一位乡下农夫有头老驴子。一天,老驴子不小心跌进了一个深坑。农夫听到驴子的哀鸣,目睹它的困境,想了很久之后,断定救不了它,但又不忍心看着它痛苦而死。于是,农夫决定

  • 初出茅庐第一功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初出茅庐第一功这里讲的是一则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吕布、孙策、刘备等大大小小的军阀各据一方,为了争夺天下,连年混战。诸葛亮原隐居在家乡南阳。他住在茅草房(茅芦)里,埋头读书。下地耕作,不愿出来求

  • 再冷酷的冰也会有缝隙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再冷酷的冰也会有缝隙一个不幸的人对高僧说,他的心里结满了冰,除了冷酷,已装不下任何东西。高僧端出一个杯子,里面结了满满的一杯冰。高僧说,这满满的一杯冰,杯里看上去已装不下任何东西。高僧让冰慢慢地融化,等杯里的冰全部融

  • 心境与境界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心境与境界一位智者与一位禅师是知心朋友。一天,他俩相约一起去爬一座高山。他俩从清晨开始攀登,花了大半天时间才登上那高耸入云的高山。站立山顶,智者望着山清水秀的风景,感慨万端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现在才切实感觉

  • 此路不通,不如拐弯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此路不通,不如拐弯大师走在路上,见一位老者在路边哭泣,便问为何。老人擦干泪,对大师说:想我这些年,省吃俭用,全力供我儿考取功名,可我儿不争气,屡试不第。去年又去赶考,不想路遇劫匪,抢光了他的盘缠,幸遇一位卖葵花子的老

  • 前倨后恭

    小编为大家带来哲理故事:前倨后恭《国史补》记:裴佶小时去看姑姑,姑父在朝里当大官,刚好退朝回家,对他姑姑说:崔昭这小子算个什么人,满朝文武都说他好,这小子肯定是把官都买通了,照这样都行贿受贿,天下能不乱么?”话还没说完,门房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