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戚继光竹竿破倭刀

收录日期:2025-08-07 21:09:55  热度:8℃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从海边上岸杀人放火。自从戚家军有了烟墩报警,倭寇老实多了,但是倭寇不灭,总是个祸患。戚继光就一边练兵,一边留心倭寇的动静,决心除掉这个祸根。倭寇每次上岸抢掠的时候,总是手里拿着倭刀,见哈砍啥,戚继光了解清楚之后,就叫士兵和百姓沿着江边挖了三道壕沟,又叫他们砍来了好多好多又粗又长的竹竿,竿头削得锋快锋快的,个个拿着竹竿操练刺杀。

过了几天,东南风起来了,戚继光把士兵和百姓分做两队,他亲自带领一队伏在一道壕沟里,叫他的副将带领一队伏在第二道壕沟里,个个手执竹竿,等候倭寇。不一会,倭寇来了,船一靠岸,一群倭寇大吼大叫,舞着倭刀冲杀过来。等他们冲到壕沟跟前,戚继光把旗子一扬,士兵和百姓们举着竹竿朝倭寇就刺,碰到胸膛刺胸膛,碰到脸刺脸,碰到喉咙刺喉咙。把倭寇刺得哇哇乱叫,直拿倭刀招架。竹竿长,刺得到倭寇,倭刀短,只能砍到竹竿,砍不到人。刺呀、砍哪,打了一会,有的倭寇被刺死了,有的倭刀卷了口,竹竿也越来越短了。这时,戚继光把旗子一摇,壕沟里的人跳出来直往后跑,倭寇当是他们打败了,钉在后面追,追到第二道壕沟跟前,沟里又伸出一排竹竿照着倭寇就刺。刺呀、砍呀,打了一会,又刺死了一批倭寇。二道沟里人又往后跑,倭寇还钉着追,倭定追到第三道壕沟,这时戚继光领的一队人,老早换上新竹竿等着了。在第三道壕沟旁边打了一会,倭寇越来越不行了。想回头逃跑,戚继光把旗子一摇,两队人一齐上,把倭寇围在当中,转着圈子往里刺,最后把倭寇都刺倒了,倭寇的尸首也没人收,戚继光叫人就地埋了,堆起了一个坟,叫“倭子坟”。这个消息传到小岛上,岛上“死落剩”(指岛上还活着的一些倭寇)吓得连夜逃走,再也不敢来行凶作恶了。

后来,浮桥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纪念戚继光,年年出会的时候,总有一队人头扎两色彩巾,手执长竹竿,走在出会队伍前边,威风凛凛,活像当年刺倭寇的样子。

猜你喜欢

  • 窑厂风云

    明朝初年,朱元璋带着军师刘伯温等人到江西出行时,路过皖南宁国县,听人说灵山的风水好,灵山的土挖掉,它马上又生出来。朱元璋不信,带着随从来到灵山,让人挖土做试验,果然是边挖边生。朱元璋大吃一惊,这还了得!这里的风水这么好,将来要是出了什么能人

  • 不同寻常的彩票

    最近发行的福利彩票,每次开奖,在一百万人当中,才有一个五万元的入围奖。得了五万元的入围奖后,还要去电视台公开摇奖。摇奖时,最少的奖金是五万;最高的奖金有一百万,奖额相差悬殊,所以摇奖时的气氛非常紧张,连电视机前看摇奖的人,也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 难忘之旅

    有钱旅游想玩好,坐车就往云南跑。一向穷困潦倒,对出门游山玩水从不敢抱任何奢望的赵小光,竟也异想天开,掂只大纸箱就登上了开往昆明的火车。其实,这趟云南之旅也是小光的一个无奈之举,他这纸箱里装的全是自己厂的滞销产品。这也难怪,如今的鞋厂多如牛毛

  • 寡妇墙头

    东面房,西面房,中间隔着一堵墙。两个寡妇东西住,墙头上面常来往。”听了这段顺口溜,就知道村里的两个寡妇是邻居了。大家把住在东头的寡妇叫做东寡妇,把住在西头的寡妇喊成西寡妇。日子长了,大家都不记得两个寡妇姓啥名啥了,只知道东寡妇比

  • 逃犯

    房子开始摇晃的时候,侯进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可是这种错觉却越来越强烈。直到有人大叫:地震了!”侯进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整个号子里的人一齐涌向门边,可是大铁门还是紧紧地关闭着,无路可逃。只有侯进没有动,他的心里闪过一丝恐慌,但

  • 山路飞歌

    何三姑的爷爷是个篾匠,老人用竹子编的镰掌,是当地农民用来打谷子的农具,编好的镰掌都是由何三姑拿到四乡叫卖。这天,何三姑拗着镰掌沿途叫卖,不知不觉转进了大山之中。天气有点阴,走半天路还见不着一个村子,有点沉闷的她情不自禁地唱起山歌来:清早起来

  • 特别的报复

    一九二九年春夏之交的一天,川南小镇拖木镇上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张发银 摔死了。这张发银是个生意人,常年奔波在灵关古道上,南来北往买来卖去。张发银的尸体是哭天喊地的邓天华用马驮回镇上的。邓天华是张发银的生意伙伴,两人

  • 鸡邑铺兴衰

    话说当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七纵孟获之后,来到一个叫打牛坪的小地方,见当地夷人刀耕火种,很是辛苦,就教人们使牛耕地。可当地夷人一下子很难学会,大队人马又不能长时间耽搁,只好留下三个士兵,并嘱咐他们教不会不得离开。三人是异姓兄弟,老大任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