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民国第一女杀手”的传奇一生

“民国第一女杀手”的传奇一生

收录日期:2025-08-08 11:09:17  热度:11℃

她的丈夫曾是民国南京特别市市长,不过,她的名声不仅仅是通过市长夫人的头衔得来的,她自己的经历就堪称一部传奇——

刺杀过袁世凯,被称为“民国第一女杀手”;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法学女博士、

第一个站在法庭上的中国女律师;

后来又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

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长与审检两厅厅长……

她就是郑毓秀,一位民国奇女子。

天性叛逆,写信退婚

清朝末年,随着许多西方社会理念的流入,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传统中国妇女的地位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很多接受新思想的女性开始为自己的权利而抗争,郑毓秀正是其中的代表。

郑毓秀1891年出生于广东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户部的官吏,家庭礼教观念很浓。她的母亲常常教她诵读经文,然而郑毓秀天性叛逆,对“三从四德”的规训置之脑后。当时裹脚的风俗依然盛行,但是任凭家人软硬兼施,年仅五六岁的郑毓秀坚决不让缠脚,家人无可奈何,从此她逃离了裹脚的命运。

郑毓秀13岁的时候,祖母为她订了一门亲事,婚约对象是当时两广总督的儿子。郑毓秀对此颇为不满,甚至还自己写信给自己的未婚夫,申明解除婚约。此举一出,一片哗然。此后郑毓秀迫不得已离家出走。

1907年的时候,她与姐姐去日本留学,接触到当时在日本活动的同盟会,十分认同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思想,认定只有彻底打破腐朽的秩序,才能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一年后,经廖仲恺介绍,她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不久,郑毓秀回国从事革命活动。

革命女侠,刺杀袁世凯

清末革命党人开始的时候由于资源有限,斗争的手段主要以局部地区武装起义为主,暗杀政府要员为辅,通过这样的方式打击清政府的力量。作为同盟会的精英,郑毓秀多次参与了革命党人暗杀清廷要员的活动,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其使用的炸弹正是由郑毓秀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运用各种关系躲过了层层审查,才送到汪精卫的手中的。辛亥革命期间,郑毓秀多次为革命党人秘密运送军火,传递情报,也曾亲自执行对当局政府要员的刺杀。

郑毓秀第一个刺杀的目标,就是后来成为民国总统又复辟为皇帝的袁世凯。当时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反清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恐慌,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负责镇压革命党人活动。于是,袁世凯就成为革命党人首要的刺杀目标。

由于计划有变,刺杀以失败告终,参与行动的有十余人被捕。郑毓秀凭借自己的才智,巧妙躲过了追捕,又通过当记者的外国友人,以他们的名义将其中7名战友保释出狱。

后来在制定行刺良弼的计划时,郑毓秀吸取了此次教训。由于事先准备充足,这次行动终于成功。

“以玫瑰为枪”

郑毓秀的刺杀行为激怒了袁世凯。1914年,袁世凯决定要暗杀郑毓秀,在这种情况下,郑毓秀被迫出国。

郑毓秀在法国的留学生涯可谓多姿多彩,特别是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她的义举成为她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巴黎和会上,本以战胜国身份与会的中国,最后却落了一个战败国的待遇,特别是将原本被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划归日本所有的消息传开后,在法华人一片哗然,此时正在法国留学的郑毓秀被人们推举为代表,前去与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谈判。6月27日晚,300多名留法学生和华工包围了陆征祥的下榻地,要求他不要在和约上签字。然而此时,陆征祥已接到北京政府示意,准备在和约上签字。郑毓秀急中生智,在花园里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衣袖里,顶住陆征祥,声色俱厉地说:“你要签字,我这支枪可不会放过你。”最终,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保留了中国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后来,郑毓秀还将这根玫瑰枝带回中国,在客厅里悬挂多年。

中国第一位女律师

在法兰西,郑毓秀也找到了自己的终身伴侣,也是后来的丈夫——魏道明。魏道明于1930年出任民国南京特别市市长。

魏道明小郑毓秀近10岁。他在江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随父亲到北京,就读于法文学堂。1919年赴法国留学,经同乡介绍认识郑毓秀。两人经常一起讨论功课,魏道明言谈中肯,有独到之处,得以折服自视甚高的郑毓秀,使她一改原先对他的态度,视魏道明为知己。

在当时,虽然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已有所提高,可以从事各种自由职业,但律师这个职业,一直是女性的禁区,比如1915年司法部颁布的章程,其中明确规定律师应为“中华民国之满二十岁以上之男子”,从法律专业的角度讲,法律规定中的“应该”其实就是必须的意思,如此明文规定的“性别歧视”,可见当时社会风气之传统。

虽然规定如此,但总有办法。在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司法制度后,郑毓秀发现,作为一名取得法国律师牌照的中国人,她可以在法国租界的法庭出现。于是,郑毓秀成为涉足这一禁区的第一个中国女性。

随着经手的案件越来越多,郑毓秀逐渐成为当时数得着的大律师。比如当时名噪一时的梅兰芳孟小冬离婚案,郑毓秀作为孟小冬的代理人出面调解双方,案子最终以梅兰芳支付孟小冬4万元告终。

猜你喜欢

  • 秦士好古

    秦朝有个读书人非常喜欢古物,即使价值十分昂贵也一定要求购。有一天,有人带来了一张破席子。亲自上门对他说:过去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国事,就让孔子坐在这张席子上。”他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席子很古,就用近郊的田地换了它。过了不久,又有一个

  • 放屁文章

    有一个秀才,读了不少书,要是能把这才学全用在正道上那该多好!可他偏偏是个刁秀才,仗着自己知道些典故,又伶牙俐齿、能言善辩,便专去管些是非,帮人打官司,收取很多钱财。因此,乡里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受过他的气。这秀才帮人诡辩打官司的事情干多了,

  • 愚才酸甜蠢才涩

    从前有兄弟二人,弟弟在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发高烧烧坏了脑子,说话做事都有些冒傻气。有一次,兄弟两人要到一位前辈家里去拜访。临行前,哥哥嘱咐弟弟说:这次啊,你跟着我到人家府上去做客,千万不要再犯傻了,不然,会叫人笑话。进门见了人要作揖说:&l

  • 一头学问渊博的猪

    一头绝顶聪明的猪,住在一个非常出名的图书馆的院子里。它深信自己由于多年图书馆的生涯,已经成了渊博的学者。有一天,一只八哥来访问。这头猪立即按照惯例,对客人进行自我介绍。朋友,相信我吧!”它说,我在这个图书馆里待的时间很长了,我对

  • 船夫和他的孩子

    大寒天,船夫出外划船,他把自己的孩子也带去。船夫用力划了一程,觉得身体很热,便脱去了外衣,只穿一件单衣。他跑进船舱,对自己的孩子说:太热了,让我替你把外衣脱掉!”他把孩子的外衣脱了,也只让他穿一件单衣。船夫又划了一程,浑身热得淌

  • 炉口的煤渣

    煤渣刚离开炉口,身上还散发着热气,这时,近旁一块废铁冷冰冰地说道:哟,你就是埋藏亿万年,曾被称做‘乌金’的角色?”是的。”煤渣坦然答道。据我所知,不久前,你还在炉膛里大显身手,发出过耀眼的光,

  • 老海龟的悲剧

    海岛的沙滩上,有一只巨大的海龟。它晒着温暖的太阳,慢慢地爬动着,感到十分惬意。有一只小海鸥飞来,停歇在海龟的背上问:老爷爷,您多大年纪了?”不大不小,整整100岁。”海龟慢吞吞地说。呀!您这么大年纪,一定到过许多许多

  • 爱神和疯神

    有一天,爱神和疯神在一起游戏,那时候爱神的双眼很明亮美丽。他俩发生了争吵,爱神想请其他的神对此事评个道理,但疯神却实在没有耐心,他狠狠地打了爱神一下,使得爱神从此失去了光明。 身为妻子和母亲的美神维纳斯,闻此消息哭得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