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要言不烦

要言不烦

收录日期:2025-08-08 04:07:46  热度:10℃

三国时的魏国有个叫管辂(lù)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术。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何晏,是个玄学家,精通《老子》《庄子》与《周易》,喜谈玄理,是魏晋时清谈之士的领袖人物。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管辂传》里记载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管辂邀请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谈论《易经》义理,谈得非常通透明晓,简直成了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赞叹说:“谈论阴阳之道,恐怕这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比得过你。”
当时还有个叫邓飏(yáng)的人也坐在旁边,他在这方面显然还是个未入门的人,他此时还是糊里糊涂的,就向管辂问道:“人人都说您精通《易经》,但您刚才谈论的时候,却丝毫没有涉及《易经》的辞义,这是什么缘故呢?”
话音未落,管辂便应声答道:“真正精通《易经》的人,是不随便谈论《易经》的。”
听了这机敏又深奥的话,何晏含着笑说:“这等答复真是太妙了,要言不烦,越是精要的话越不会烦琐难懂呀。”
这之后,人们便用“要言不烦”一词,泛称说话或写文章时,言语简明扼要、不烦琐。要,重要,精要;烦,烦琐,麻烦。

猜你喜欢

  • 谁掠夺了你的人生

    傍晚的时候,门铃响了。 一个穿着黑色暗花裙的老太太,从打开了一半的门洞里闪了进来,一手握着我的手腕就往客厅的阳台走。我向来胆子比较大,可是在那种情形下还是滑稽地想到了要不要弱弱地喊声救命。 老太太伸出头到阳台外,上下左右地东

  • 苹果树

    很久以前,有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有一个小男孩喜欢每天来到它跟前,躺在树下。他爬到树顶,吃树上的苹果,或者在树荫下小憩他爱这棵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玩。 时间慢慢流逝,小男孩长大了,再也不会每天来看苹果树了。一天,小男孩回到树跟前,可是他看上

  • 流浪汉的宁静夜色

    每当夜幕降临时,在德国城市汉诺威主要的几条街道上的商店、超市的走廊里都会睡着一些流浪汉。夏天还可以,但冬天一到,流浪汉们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为此,从2005年起,每年冬季一到,汉诺威的警察局便会出动一小部分警察,晚上到街头巡逻,试图劝服

  • 大自然的潜规则

    从2003年的sars来袭到现在甲型h1n1流感的全球蔓延,世界上还有许多更为严重的公共疾病缺乏更大范围的国际关注,然而一些原本只在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疾病,现在却可以大面积地传染给人类,相信这与我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不无关联。 随着近些

  • 天使吻过我

    我曾经见过一个青年,他脸上有块胎记,很吓人。但他很友善,幽默,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他常常参加演讲。起初看着他的观众都觉得担心,这个样子的他在相貌上就失分了,不过等到他讲完,掌声已经如雷雨一样热烈。他的勇气叫我们钦佩,

  • 成功的种子何时种下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暴发户,也没有谁真的一夜成名。有些事,在你还未察觉之前,就已悄悄埋下了成功的种子。 唐骏在少年时搬了一年砖头,苦难的磨练损伤了自尊,却也成就了未来的坚韧之志;卓别林小时候一次观人宰羊后的矛盾心理,无意中形

  • 写毛笔字的人

    宋文燕是个敢写毛笔字的人,敢掂着毛笔写大字。单位有项业务,每个月都要填写一批信封。宋文燕提起毛笔就写,写的还是仿宋体,又漂亮又耐看,人们都啧啧称赞。真的,一般人是不敢写毛笔字的。现在,能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都用硬笔写,写得很潦

  • 先舍后得

    美国某城30英里外的山坡上有块不毛之地,地皮主人见地皮闲置在那里没用,就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新主人灵机一动,找到当地政府部门说:我有一块地皮,愿无偿捐给政府,但我是一个教育救国论者,因此这块地皮只能建所大学。政府如获至宝,当即同意了。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