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给飞翔的翅膀减负

给飞翔的翅膀减负

收录日期:2025-08-08 04:33:43  热度:10℃

她自幼痴迷戏曲。

十三岁的时候,父亲托了人,送她到县剧团学戏。先是在团里干杂活,跑龙套,三年后才慢慢演上有名有姓的角色。虽然大多是一些小配角,可她心里却有一个绚丽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众人喝彩的主角,摘取省戏曲界的白莲花奖。

那时,捧回白莲花是每个戏曲演员的梦。

她刻苦地学戏,但演艺市场越来越低迷,剧团不得不解散。同事们都另择行当,唯她放不下对戏曲的热爱,又辗转加入邻县戏班,依旧以唱戏为业。那些年,只要能登上舞台,她从不在乎场地大小,听众多少,哪怕是在最偏僻的乡村,她一板一眼,一招一式,还是一样细腻,情感饱满。

她向着小小的梦想,不懈地努力,但常常又备感失落!因为别人的一声倒彩,因为希望的渺茫,她会失望叹息,甚至想到退缩;因为别人的一句夸赞,又会兴奋好久。一颗不淡定的心,就像吊在崖边的木桶,随风飘忽。

这让她感到很累!

第二年,省里举行戏曲大赛,她满怀希望去参加。赛场上,过了初选,复选却被刷下来。初次失败的打击让她备受煎熬,心中翻来覆去地难受!

沮丧过后,她调整心态,更加刻苦地磨炼自己。一年四季,她始终活跃在舞台上,冬天,天寒地冻,她穿着单薄的戏服,冻得脸色苍白,瑟瑟发抖;夏天,明亮的舞台灯光打在她身上,蚊蚋横飞,衣衫湿透。有好多人不理解,一个小演员,这样努力给谁看?

她听了,心里难过,但依旧用心提高唱腔、演技。

第四年,又逢大赛,她鼓足勇气去报名,没曾想,结果同两年前一样,她又一次铩羽而归。

坐在回乡的汽车上,她一路流泪。想想这些年的艰难跋涉,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再想想如今两手空空,梦想遥不可及,她怀疑自己根本不适合这门行当。心灰意冷之下,她决定从此退出舞台,再不做梦。

她到家乡村办工厂做工,把对戏曲的牵念深埋在心底。

大约半年后,她有事情去邻县,在县城郊外的一处村庄,她迎面遇到一位老妇人。那妇人仔细打量她,然后走到她面前惊讶地问:“你是不是唱戏的董彩云?”她点头称是。那妇人没来由地眼睛就红了,拉着她的手感慨说:“你唱得真好,俺老伴最爱听。有时听说你来了,跑好几个村子撵着听你的戏。他年头里走了……临走还念叨着想听你的戏……”

夹带着湿雨的风轻轻吹过她的面颊,她握着老妇人的手,一时怔在那里,感动和意外就像那雨轻轻滋润她枯萎的心。她以为她的戏一无是处,她以为自己太过庸常,演戏快十年了,今天才第一次知道她会有如此挚爱她的戏迷。

哪怕只有一个这样的戏迷呢,也足以让她那颗充满怨怼的心释然。她这才明白,艺术的魅力不是你获得过多少奖,也不是你曾赢得了多少喝彩,而是你有没有走进人的心里,有没有给人们心灵的触动。把戏唱到观众心里,让他们喜欢,这样的褒奖又哪里比奖杯逊色呢?

原来,她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她重新走上舞台,那些烦恼郁闷如被风吹散的浓雾,离她远去。她给捆绑太多功利的心松绑,心变得如辽远的碧蓝天空,单纯、轻盈。她在艺术的天地里飞翔,再没有对名望的渴求——只要能走进人心里就好。

这样平静的心态反倒让她在艺术的世界里进步神速。不久,她在县里唱出了名气,渐渐走上省里的舞台。

后来的后来,被人称做“艺术家”的她每当跟年轻演员说戏,总会以自己的实际经历叮嘱她们:“放下浮躁的心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别给飞翔的翅膀绑上太多名利的沙袋。翅膀上的重负多了,飞不高,也飞不远,最终还会把自己压垮。静下心来,摈弃浮躁,潜心钻研,生活一定会善待你。”

猜你喜欢

  • 瓜李之嫌故事

    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 得不酬失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占据江东六郡,他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就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夷州和琼崖有关事宜,大臣们均赞同出兵,只有右都护陆逊不赞同,他认为当前应该休养生息增强实力。孙权没采纳他的意见就出兵取胜,但整体上得不酬失。

  • 穿井得人故事

    【成语故事】传说春秋时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每天要到外面很远的地方取水。后来他请人和自己一起打水井,他觉得自己上阵省了一个劳动力,于是逢人便说:吾穿井得一人”。外面就把这句话传成了丁家打井挖到了一个人。【拼音】chu

  • 出口成章故事

    远古时期,舜生下时眼睛就和一般人不同,每只眼睛有两个瞳孔,所以看东西比一般人看得透,看得远。一只眼睛实际就是两只眼睛重叠,光亮强烈,对人对事都看得清楚明白,做起事来都合乎道义,说出话来就是一篇文章。

  • 手不释卷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释义 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 书入了迷。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

  • 左提右挈的故事

    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武臣率兵攻克邯郸后,自立为赵王。武臣派部将韩广北上夺取燕地。韩广占领燕地后,自立为燕王。武臣闻报大怒,立即带领左、右校尉张耳、陈馀前去伐燕。武臣带少数将校深入燕地了解敌情,被燕军发现,经过一场激战,终因寡不敌众,被燕军俘获

  • 作舍道边的故事

    曹褒,字叔通,鲁国薛县(今山东胜县东南)人,其父专门研究过周期的礼仪制度,曹褒十几岁就跟着父亲研究礼仪一类的学问。他仰慕叔孙通为汉高祖制定礼仪的功业,不分昼夜地刻苦学习,常常忘记自己在什么地方。曹褒初举孝廉,不久被授任图(今河南妃县南)令。

  • 相敬如宾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回来时路过冀地。他看见路旁有一块田地,有一位青年正在锄草。这时,那青年的妻子送饭来了,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十分恭敬地送给丈夫吃。丈夫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胥臣很有感触地说:夫妻之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