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上送袜子的男人

爱上送袜子的男人

收录日期:2025-08-08 04:29:32  热度:11℃

认识他的时候,她33岁了,眼角开始有了淡淡的鱼尾纹。女人到了这年纪,大多都对爱情失去了向往的能力。更何况她刚从失败的婚姻中走了出来,想着自己辛苦经营了10年的家,最终抵不住一个风尘女子,就满心地悲凉。

介绍人对着她和母亲把他夸得天花乱坠,仿佛这世间除了他再也找不到好男人了。她想,他真的有那么好?那他老婆为什么还要弃他而去?介绍人末了问,要不,见一见?她刚要回绝,转头就看见了母亲,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她,到了嘴边的话就变成了,好吧。回过头避开母亲狠狠地剜了介绍人一眼,她心里骂,好好个老爷们儿不去喝酒打牌看球赛,跑到人家磨嘴皮子当媒婆,真是堕落得可以,世风日下啊。

见面的地方是一个杀猪菜馆,那天她趿着拖鞋穿着母亲的马夹蓬头垢面地赴了约。

吃完饭介绍人对他说:“要不你送送她?”她连忙拦过话头,“不了,不了,我还有事儿。”他笑笑,“那,再见。”她如释重负。

他是在一周后打来电话的。在说了一些天气物价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后,他扭捏着说想求她帮个忙,说要出差一阵儿,儿子实在没人照顾,请她帮忙照顾几天。她想了半天没想出来合理的词汇拒绝,最后牵强地说,“那行,你送过来吧。”

孩子送来了,是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进门就甜甜地叫她阿姨。他把孩子送到门口时叮嘱孩子要乖,对她说:“麻烦你了,真是不好意思。”临走时他丢下了300元钱,说孩子要吃要喝的,她能帮忙就感激不尽了。

孩子很懂事也很乖,憨憨的样子,不一会儿就和她9岁的女儿玩在了一起。每天下班回家,以往都是她和女儿各做各的事,现在多了一个孩子没觉得怎么麻烦却觉得屋子里有了两个孩子的欢声笑语,反倒平添了些生气。

他每天都打电话来,自顾地说着离家在外的种种不便,末了问一问,孩子淘气了没。让她别客气该说就说该管就管。那天,她放下电话问身边的男孩,“你妈妈呢?爸爸出差,为什么不送你去妈妈那儿?”孩子说:“送了,但妈妈说,我是法院判给爸爸的孩子,她不管。”听了这话,想着这一大一小两个男人的日子,她心里生出几分怜惜来。

二十几天后他回来接孩子,两个孩子居然有些难舍难分了。

不知不觉中就你来我往地相处起来,慢慢地她发现,他的确是个不错的人,温和、谦虚、工作积极、生活简朴。

两个月后是情人节,虽然早过了浪漫的年纪,但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她还是有几分期盼的。傍晚才出现的他敲开了她的门,一脸歉意地说:“今天是情人节,我也不会买什么东西,给你买了几双袜子,听说这种袜子养脚。”她僵硬着表情接过袜子,心里恨恨地想,什么养脚,怕是为了省钱吧。

后来穿上那袜子才发现果然养脚,她常年干裂的脚跟居然不治而愈,后来一打听那袜子还价格不菲。

他再打电话来时,她正躺在床上疼得死去活来,原来她往楼上搬大米时不小心扭了腰。本来想躺下休息一会儿就会没事的,躺下才发现起不来了,女儿在电话里嗲声嗲气地告诉他,“妈妈扭了腰不能接电话了。”10分钟后,他气喘吁吁地赶到她家,二话没说背起她就走。一路上怕碰上邻居,她难为情地把头深深地埋在他的后背上,却感觉到居然很温暖。

医院的骨科在四楼,他就那样一路背着她跑上跑下拍片推拿。小护士笑着对她说:“你老公对你真好,你真有福气。”她很快就觉得有液体模糊了双眼,谁也不知道,她从来不曾这样被人呵护过。那个做了她10年丈夫的男人每天忙着喝酒应酬根本见不着人,平时她头疼脑热的也就胡乱地吃几片药了事。而现在,她靠在这个刚认识了几个月的男人身边,听着他焦急的声音,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有一股柔柔的东西从心头开启。

她的腰足足养了一星期才敢试着下地。在这一星期里,他每天下班带着儿子赶过来给她们母女烧饭洗衣收拾屋子。每天躺在床上听着他边督促着两个孩子写作业边“叮叮当当”地做饭,她心里就暖暖的。当饭菜的香味飘满屋子时,她就想,原来家的味道就是饭菜的香味、孩子的嬉闹声和一个男人的脚步声啊。

她嫁了,在认识他的一年后。带着女儿,没有婚纱,没有宴席,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一本贴着她和他合影的结婚证,结婚证上她坐在他身边,恬淡地笑。

婚后的日子如她所愿,平淡中透着甜蜜和温馨,她常蜷缩在他宽大的怀抱里安然地睡去。她发现,有了他的夜晚,她再也没有失眠过。两个孩子一个开朗活泼一个安静敦厚,相处得水乳交融。那个在情人节只送袜子不送玫瑰的男人给了她一个不富有但很温馨的家。

婚后的第5年他们买了房,两室一厅,10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钱大半都是他婚前的一些积蓄,只有一小部分是他们婚后积攒的。办完手续他把房产证交到她的手上,她打开,房产证上写着她的名字。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她知道,这是他们父子俩的全部啊!她问,为什么?他淡淡地说:“不为什么,我大你几岁,怕老了死在你前面,孩子们如果不孝顺把你赶出去咋办?房子是你的,如果他们对你不好你可以赶走他们。”平淡的语气,简单的回答,却关爱了她长长的一生,她的泪在那一刻汹涌而出,哽咽着投进他的怀里抽泣着说:“傻瓜,你就不怕我先死了,他们把你赶出去?”

这就是她的他,不富有,老实得近乎木讷,从不曾在她面前说过什么甜言蜜语、海誓山盟。每天下班他早早地回家帮她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琐碎平淡的日子里形影不离地陪着她,走过一天又一天不再年轻的日子。

她知道他不会负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在一个女人青春渐逝不再美丽的时候遇见一个这样的男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再爱一次,让那二度的梅花开得更灿烂呢!

猜你喜欢

  • 华尔街大亨摩根

    华尔街大亨摩根1861年10月7日,在美国纽约一幢豪华邸宅里,正在举行一个与众不同的婚礼。尽管每个人从心底对新郎新娘怀着无尽的祝福,但现场仍笼罩着静寂、哀伤的气氛,婚礼犹如葬礼。这邸宅是新娘的娘家。新娘的父母参加了婚礼,但新郎的双亲却呆在伦

  •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

    石油巨子洛克菲勒美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洛克菲勒例外。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只不过

  • 汽车大王福特

    汽车大王福特在美国建国200周年庆典之际,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及其创办的汽车公司,在一项评选“美国独立百年20件大事”的民意测验中,被评为第10件大事,与“阿波罗”飞船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等相提并论,为世人所瞩目。可鲜为人知的是,这

  • 实业巨子周学熙

    实业巨子周学熙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曾经流传过“南张北周”的说法,“南张”,指的是功盖东南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北周”,指的是华北新式工商业的开拓者周学熙。开平矿务局是当时中国规模较大的新式煤矿,使用的是外国进口的机器,生产的是优质煤炭,日产

  • 金融大王贾尼尼

    金融大王贾尼尼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奋斗,阿马迪·贾尼尼终于登上了全美国第一大银行总经理的宝座。他的一生,不仅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对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飞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是当之无愧的金融巨头。贾尼尼的父母

  • 面粉大王荣氏兄弟

    面粉大王荣氏兄弟1873年9月23日,无锡荣巷的荣熙泰家,第一个儿子荣宗敬出世了;时隔两年,1875年8月4日,第二个儿子荣德生也来到了人问。荣巷位于无锡西郊惠山南麓,是荣氏家族聚居的地方。荣家祖上曾经做过大官,可是到了荣熙泰这一代,家境已

  • 沃森父子

    沃森父子适逢经济萧条,城里工作也相当难找。2个月过去了,他才被一家公司录取为推销缝纫机的推销员。后来,他又推销股票,好不容易积攒一笔钱,开了一家肉铺。但好景不长,他的合伙人在一个早上把他的全部资金席卷一空溜走了。肉铺倒闭,沃森破产了,只好又

  • 胡文虎创制万金油

    胡文虎创制万金油1882年1月16日,胡文虎出生在缅甸的仰光。他的父亲胡子钦,是中国福建省永定县金丰里中川村人,年轻时因为家境清贫,在1861年孤身漂洋过海,来到仰光,行医为生。由于南洋气候炎热,阳光强烈,当地居民容易中暑、头晕、疲倦,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