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回娘家

回娘家

收录日期:2025-08-07 16:40:03  热度:7℃

自从把父亲暂时安顿在我家之后,撒谎便成为我每日必修的课题。

清晨,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知道又是父亲,我便睡眼惺忪地问:“爸,您找我有事啊?”“女儿啊,我要回家看看。”

我在被窝里翻了个身,问他:“您在我家吃得好、住得好,干吗要回北投呢?”“哎,我要去拿钱!我想起来了,在北投的家里,还有我的存折、图章和钱哪。”

他不是失智了吗?怎么钱的事就是忘不了?我想着想着,心头好似有乱鼓一阵急敲,睡意全消,只好下床,再度从抽屉中找出自己替父亲开的新存折和另外刻的新图章,开始编起亦真亦假的故事:“爸爸,您忘了,我把北投老家里的东西都搬过来了,干吗还要回去呢?您看,这不就是您的存折、图章吗?您的户头就在楼下银行,存着好多钱,花不完的。不信您数数看,个、十、百、千、万、十万,哇,好多钱。”

我的声调抑扬顿挫,演着每天都要演好几遍的戏码,演技也因为一再磨炼而更加精湛。父亲因我逼真的表演半信半疑,看着崭新但清清楚楚写着他名字的存折,又将信将疑地看着我。

为了证明这不是撒谎,我匆匆梳洗,领着已穿戴整齐准备回家的父亲,到楼下银行的ATM机前,看清楚他户头里的数字,还怕他印象不深刻,再取出两千元,让他来回抚摸并回忆钞票的真实感后,放进他上衣口袋里。

以为靠撒谎,我的日子可以和他的糊涂一起度过,谁知在英国定居多年的儿子,突然要回来和我们长住一段时间,这可搅乱了我们的一池混沌。

我忙着在客厅挪动家具,想再隔出一个空间,安顿多出的一个家人。但我既是父亲的女儿,亦是儿子的母亲,该怎样安排,才能摆平我心中那杆儿秤呢?

父亲原有自己的家,在北投山边一个环境清幽的公寓楼中。八年前,嫂嫂和侄儿们移民加拿大,长兄不习惯一个人住,就搬进父母那不到30平方米的公寓去了。

当时父母身体还好,很乐于照顾人到中年忽然变成单身的大儿子。三个人住在一起,虽然有些拥挤,但彼此间互相照应,相互取暖,仿佛时光倒流,三个中老年人分别重拾过往回忆。

但随着父母的逐渐衰老,照顾长兄的能力减弱,仰赖长兄的时间增多,原本享受亲情陪伴与天伦之乐的长兄,不堪肩上的重担。尤其是失智日趋严重、生活在自己时空中的父亲,已搭不上常人的列车。

父亲的问题尚未解决,我却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听到医生惊人的宣判:你母亲,已是癌症末期!

主治医师面无表情地默坐在我对面,等待我的答复:要告知病人吗?要做介入治疗吗?你没有其他家人可商量吗?

家人当然是有,但长兄刚去加拿大探亲;弟弟在上海工作;老公出差去了香港;儿子定居英国……身边不知何时吹来一阵寒风,在这该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吹得我直打哆嗦,多少话哽在喉头。

我全凭直觉将母亲安排住进病房,依赖医生抽肺积水来减轻她的痛苦,同时帮父亲匆匆收拾简单衣物,接回我家,暂时安顿在空着的儿子的房间里。每天,我带着父亲往来跑医院,陪母亲走完她人生的最后一程。

母亲过世办丧事时,所有亲人由外地返台奔丧,看起来,浩浩荡荡一大家子,好不温暖。但丧事一办完,所有的亲人都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曾驻足关心:“失智的老父亲该怎么办?”好像只要不触碰这个问题,它就会消失不见;好像只要戴上一副墨镜,就可切断我眼神里的殷殷期盼。

我的心颤抖着下起小雨来,那滴滴答答的雨声像在呜咽,像是我的低诉:母亲一走,家就散了。

一个多月后,天气转凉,斜风细雨吹得我心头更加冷飕飕,暗忖该回北投娘家替父亲拿些冬衣。未料,打开老家大门一看,除了客厅的沙发依旧,整个房子居然空无一物,剩下的只是窗前几株母亲生前手植的兰草,在凄风苦雨中摇头晃脑……

刚失去母亲,又失去娘家的我,瞬间魂飞魄散,不知该怎么回到自己家,更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暂住于儿子房间里的老父亲。我失去所有依靠,成了天地间一孤雏,只剩个相貌神似父亲的躯壳,呆滞于身旁。我望着他,失智的、错乱的,岂止是他一人?第二天我病倒了,发起高烧。在高烧中,我仿佛独自在狂风暴雨中奔跑,那又酸又苦的雨水,不断地冲进喉咙里。但在昏沉模糊中,我感觉有个影子在我身边陪伴,有只温暖的大手,不断地轻抚我滚烫的额头。

大病初愈的我,逐渐发现,留在身边的父亲绝不只是一具空壳,而是个依然有热度、有灵魂的亲人,只不过他的灵魂有些缩水罢了。我喜出望外,和他一起唱儿歌、说数来宝,一起画图、折纸,过起身份颠倒的日子。

两年多的时光,在不断的挫折与失望中摸索,在泪水与痛苦中匍匐前进。好不容易才进入状态,儿子却从英国回来了。我想从长计议,但父亲并不给我缓兵延宕的时间,一大清早又直接打开我房门走了进来:“女儿,你母亲该回来了,我要跟她住。”我当场愣住,心里一阵抽痛,刚结疤的伤口被狠狠撕裂开来。

昨天不是编了故事告诉他,长兄带母亲坐飞机,飞到“天的另一边”去了?而他自己不是也回答:“喔,天的另一边,是外国吗?美国?那太远了,我不跟她去了。”

显然,转眼他又忘了,今天对母亲身在何处我又该编个什么说法呢?我曾经因为累了、词穷了,不想再说谎,不想再演戏,就直截了当地回答:“妈妈不是已经去世了吗?您不是全程参与她的丧礼了吗?”结果他崩溃到无法收拾,好像这是他两年来第一次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哭得不像失去配偶,倒像失去母亲的小孩。但眼泪刚擦干,他马上又转头问我:“你母亲该回来了吧?”

老父因为看到身材高大、以前他很疼爱、现在却完全不认识的外孙,局促地蜷缩在沙发上睡觉,内心不安,无论我编什么故事,他都要坚持回家。眼看再不答应,父亲即将翻脸,我顾不得门外正是风横雨斜,打伞带他出门坐出租车。

回到娘家公寓门外,父亲兴奋地指东指西:这是我和你母亲散步的院子,那是我成天张望你的窗口,这是……那是……好像我从来就不认识这块曾流着蜜汁的伤心地。

父亲终于走进暌违两年的家,这个他朝思暮想,以为还有母亲身影、儿女欢笑、饭菜飘香的家;走进这个他还在里面做父亲,还是一家之主的温暖城堡。

他双腿一抖一抖,吃力地走着,还回头望我。他的眼神也在发抖,如穷夜微火,闪烁着,然后灭了……他摸索着沙发坐下,像走失的五岁小孩,不拭脸,也不寻求我的协助,“哇”地大哭:“我的床铺、我的被子、我的家呢?家没有了,我怎么回——家——啊——”

87岁老父的心,被敲出一个空洞,眼泪就从空洞中流出,其悲凉的哭声,和窗外那淅淅沥沥的雨声穿插交错,一声声、一滴滴地敲打在窗外的芭蕉树上,更一针针地刺在我的心头。

我勇敢地擦干自己的泪水,决心不再犹豫,也不再撒谎,坚强地回过头,紧紧握住父亲温热的手掌,展开欢颜,像个撒娇的小女孩,说:“女儿的家,就是您永远的家。爸,咱们回家吧!”

猜你喜欢

  • 唐敬宗李湛继位初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平民

    不算武则天的话,唐敬宗李湛就是唐朝的第十三位皇帝。李湛16岁继位,由于醉心于蹴鞠,他可以连着一个月不上朝,所以这李湛是个昏君,写史书的人评价李湛时,只用了两个字:不君!就是这么个不着调的皇帝,却没有把唐朝给灭亡了,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李湛刚

  •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为什么卖官?他是个怎样

    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夺走曹魏政权的人却不是司马昭,而是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这是大家都没有料到的。夺走曹家的天下就算了,可司马炎当了皇帝以后竟然公然卖官!简直醉得不要不要的了。算起来,司马炎不仅是晋朝的开国皇帝,

  • 风流天子李煜如何与小周后交集 大周后是被

    南唐后主李煜,是历史上出了名的不适合当皇帝的皇帝。相比于帝王高位,李煜更适合当一位艺术家,一位儒雅书生。他是历史上著名大词人,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说愁佳句。同时也是众所周知的风流天子,他与大小周后两姐妹的感情,被后世许多

  • 宋太祖简介 陈桥兵变是否自导自演?

    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庙号太祖,汉族,涿州(今河北)人。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赵弘殷次子,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赵点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正史上将他黄袍加身时的无辜茫

  • 咸丰帝是跛脚皇帝吗?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说起咸丰帝,可能他还没有他的妻子慈禧出名呢!咸丰生前最宠爱的妃子就是慈禧了,也正是因为他生前允许慈禧和他一起批阅奏折,培养了慈禧的政治嗅觉,才有了之后几十年慈禧干政的事。据说咸丰帝登基以后,颁布了一道圣旨,大概意思就是每次早朝退朝以后,改成

  • 历史上长寿皇帝前五名 他们分别活了几岁?

    皇帝在现代人看来,绝对是一件牛到爆的职业。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可谓对这份职业的精辟总结。皇帝不仅是天下最大的大佬,同时也是天下最富裕的人。不过皇帝虽然钱权两得,但实际却也不是那么好当的。若说当个明君吧!虽然有大臣辅佐,但是天下那么大,刨除

  • 汉昭帝刘弗陵有继子吗?他的继子是谁?

    众所周知,汉昭帝刘弗陵二十一岁就病逝了,根本就没有一儿半女,那么历史上的那位刘弗陵的继子到底是谁呢?海昏侯刘贺就是刘弗陵的继子,虽然海昏侯只比刘弗陵小2岁,但是两人却是叔侄辈分,由于刘弗陵无子,他死后选择继承人,也就只能从侄子当中找了。历史

  • 光绪帝死因 为什么他死后城里处处都是鞭炮

    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皇帝就是老大。握有最大的权利,享受泼天富贵,死后下葬也必定是规模最大的葬礼。皇帝去世叫驾崩,还是国丧,全国的老百姓都得给皇帝服丧。国丧期间,不得婚嫁,也不能整天吃肉召开宴会,大家都得低调生活。但是封建社会,有这么一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