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历史上真有邬思道吗?邬思道最后结局?

历史上真有邬思道吗?邬思道最后结局?

收录日期:2025-08-07 22:20:12  热度:8℃

田文镜是雍正一朝重臣,封疆大吏,皇帝红人。对于田文镜有多受宠,留下了不少历史故事,影视剧中也多有表现。

田文镜入朝为官是在康熙年间,但是在康熙一朝却并不怎么受到重用。康熙去世的时候,田文镜已经61岁,但是任职的也不过是州县官和郎官而已。

雍正帝上位之后,田文镜受到重用,一路走上封疆大吏的位置。雍正元年,山西发生灾害。田文镜受命赈灾,因为在山西工作的出色表现而受到雍正帝重用。加之在雍正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中,田文镜始终是坚定的拥护者,于是盛宠不断。

田文镜当官有污点,直隶总督李绂和御史谢济世曾弹劾田文镜十大罪状,说他包庇奸官张球。雍正帝不仅未给予处置,同时还认为李绂和谢济世二人结党,反过来责备。

田文镜在河南山东总督任上之时,河南曾发生水灾。当时受灾情况十分严重,但是田文镜却上奏说虽然河南有受到灾害的影响,但是仍然有余力上缴赋税。

这么一上奏,逼得河南人民不得不卖儿卖女,怨声载道。这事儿后来捅到雍正帝那儿,事实切切实实的摆在眼前,雍正帝却还是维护田文镜。

说田文镜是受到下属的蒙蔽,他年老精力不济,不能兼顾也是自然的。另外派人赈灾,而未责骂田文镜,还让他继续在河南总督任上。

田文镜如此受宠,还是因为府中的一位瘸腿师爷。相信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应该猜出时候谁了,正是邬思道。

邬思道是清代绍兴人,自幼喜好读书,胸有沟壑。可惜的是屡次科考都不中,因为家贫,最后选择游幕为生。

邬思道名声不小,田文镜听说他这个人后,就聘请他为府中幕僚。自从有了邬思道,田文镜呈给雍正帝的奏折,都很合雍正帝心意,田文镜因此越发受宠。

雍正帝早就看隆科多不顺眼,可惜一直找不到借口处置他。其他官员都认为雍正帝宠信隆科多,无人敢上奏弹劾。

邬思道却能揣摩出雍正帝的心意,最后给田文镜写了一封弹劾隆科多的奏折。田文镜盛宠而邬思道也闯出了名声,连雍正帝都听过他大名。

田文镜一直对邬思道比较信任,后来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儿和邬思道闹翻了。邬思道愤怒离开,此后田文镜的奏折多不合雍正帝之意

邬思道离开的消息传到雍正那儿,雍正还特意在田文镜的奏折上写:朕安,邬先生安否?

没有办法,田文镜只好把邬思道请来。有故事传,田文镜复请邬思道的时候,邬思道摆谱,每次提笔需得在书桌上放一个五十两重的金元宝。

据说后来邬思道离开田文镜,来到北京,成为雍正帝幕僚,受到重用。

可能历史上邬思道没有剧中那么传奇,但是他给田文镜出谋划策应当是真!

猜你喜欢

  • 财主的选择

    有一个财主犯了罪,被带到县衙审问。县太爷知道这个财主视钱如命,品行不端,便想好好让财主吃吃苦头,于是心生一计,提出三种惩罚的方式让财主选择:第一种是罚五十两银子,第二种是抽五十皮鞭,第三种是生吃五斤大蒜。财主既怕花钱又怕挨打,果然选择了第三

  • 洗净杯子

    古时候有位高人在给慕名前来的人第一次讲道理时,他先拿了一满杯黑颜色的水,然后再往这杯子里倒清水。杯里的水不断向外流溢,但杯子里的水仍有黑颜色混在其中。这时,那高人对求学者说:“要想得到一杯清水,必先倒掉脏水,洗净杯子。”你必须学会选择,选择

  • 心动不如行动

    有位落魄不堪的年轻人,每隔两三天就到教堂祈祷。他跪在圣坛前,虔诚地低语:“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分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三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又过了三天,

  • 像愚者那样去行动

    前面大路小路纵横交错,犹如一张理不清的网。一个智者走到路口,很优雅地弯下腰,一边分析着前面的各条道路,一边自言自语地:“我要找出一条路来。”一个愚者走到路口,看了看网一样的路,迈步向其中一条路上走去。几天以后,愚者回来了。他衣衫破烂,身上有

  • 伯乐与千里马

    从前,有人牵着一匹骏马在集市上卖,第一天早晨,有两个富贵人家打扮的公子来看了一下,问也没问就走了。第二天第三天早晨,整整站了两个早晨,都没有人来光顾一下。卖马的人心里犯愁:再这么下去,不用多长时间,我身上的盘缠就用完了,到时候别说在这里卖马

  • 沿着成功的路标行走

    达克尔戴尔高中毕业后,顺从父母的意愿进了大学学习生物,但他只醉心于计算机。当时,他感到市场对个人电脑的大量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而零售商店的个人电脑售价过高,并且销售人员对电脑又不十分精通。针对这种情况,戴尔想出了一条赚钱的好路子:通过电话

  • 增强自信的过程

    已经去世的网坛名将亚瑟艾虎大家一定很熟悉。他在生命后期,曾全力与艾滋病抗争,来唤起人们对这个“人类杀手”的重视。但艾虎的伟大之处并不仅仅是在这里。在他之前,网球界一直是白人的天下,艾虎是打破网球界人种限制的第一人。艾虎的成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

  • 一步一步向前走

    美国有位八十四岁的老太太,1960年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种种困难,她到达了终点。老太太的壮举在当时轰动了整个美国,人们为她的成就感到自豪,也感到不可思议。在迈阿密市,有位记者采访了她。记者想知道,路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