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父亲爱上听音乐

父亲爱上听音乐

收录日期:2025-08-07 23:19:42  热度:9℃

那天,我用手机播放了一首轻音乐,乐名是《故乡的原风景》。父亲听到后对我说:“这曲子真好听,我听着这首曲子,就好像是在老家干活累了,坐在咱家的田埂上吹風一样,心里特别舒坦。”我惊叹父亲能领悟到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情怀,说:“爸,这首乐曲是日本陶笛大师宗次郎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您理解得很到位。听着曲子,是不是想到了家乡清凉的晚风,绿油油的田野,还有庄稼地里的草木香味儿?”父亲笑着说:“对,就是这种感觉!你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看父亲对轻音乐感兴趣,我又播放了一首班得瑞的《寂静山林》。这次父亲听得依旧陶醉,他缓缓地说:“有鸟的叫声,一定是在树林里。”我点了点头。父亲不再说话,静心享受,完全沉浸在音乐中。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轻音乐能抚慰人的心灵,让人感到轻松、愉悦,多听轻音乐,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于是,我下载了一些适合老人听的轻音乐,让父亲可以随时听到。虽然有些乐曲的含义父亲不能完全理解,但他喜欢听,心情愉悦,这就足够了。

父亲爱上听音乐后,家中经常飘荡着悦耳的轻音乐,受音乐氛围的感染,感觉处处洋溢着沉静安稳的音乐气息,让人身心平静,就连周围的环境都是安静的,不禁让人感叹“岁月静好”。一天,父亲对我说:“我听音乐的时候,觉得心里特别平静,血压都不高了。要不咱试试,测下血压?”我被父亲逗笑了,于是拿出血压计,为他测量。果然,父亲在听音乐的时候,血压和心跳都很平稳。我欣喜地说:“爸,这真是意外收获啊,没想到听音乐还能稳定血压呢!”父亲笑眯眯地说:“嗯,今天我看电视上说,老年人要注重养生,最好的养生就是养心,要养心,就得保持心情平静舒畅,听音乐就是一个好办法。”

父亲爱上听音乐后,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甚至连脾气都变了。原来父亲是个急脾气,一着急说起话来就飞快,如今他的脾气缓和下来,连语速也变慢了;原来父亲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如今他的脚步也慢了下来。我对父亲说:“爸,人老了应该学会慢生活,生活节奏慢下来,有助健康,您现在已经逐渐适应慢生活了。”父亲笑着说:“对,我现在有明显感觉,遇到什么事都能做到不急不躁,能沉下心来了。你也发现了吧,这段时间我很少发脾气。”我笑着点头。

闲暇时,父亲就那么静静地听着音乐,陶醉其中,享受着属于他的美好时光。

猜你喜欢

  • 神秘山洞的送命宝藏

    张健、赵军、洪涛、吴强平时是玩得很要好的哥们儿,一有时间就经常聚在一起,而且,他们还是铁杆驴友,常常结伴出去旅游。转眼到国庆长假了,大家便相约到云南的奇山异峰去探险。他们来到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找了家旅馆住下,决定第二天去爬一座有奇山异石,

  • 探秘黑夜幽灵

    印度塔尔沙漠西部有个古老的小镇,小镇的东端矗立着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之堡。其实,这座曾结束了数百人畜生命的死亡之堡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四壁用宽大的砖石砌成,堡顶用粗大的圆木拼封,地面铺着整齐的长条状石块,东西两壁各开一扇窗子。古堡的全部秘密

  • 死亡房间

    暄江宾馆328号房间,是一间网上很著名的死亡房间。先后有六个人,死在那间房里,他们都是自杀。令人奇怪的是,那间房子继续营业,生意还很不错。当然,不是每一个睡过那间房的客人都会死,大部分客人都是怀着冒险的心理去房间体验死亡感觉的。我走进房间,

  • 魔鬼古堡

    小镇在一片山地中,有一条路通向外面。镇子旁边,是一座古堡。据镇上的人说,里面盘踞着魔鬼,进去的没一个人能活着回来。大概正是由于这个传说吧,小镇里从来无人敢进去。但也有不怕死的人。一日,支探险小分队慕名而来。巴克劝阻这帮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别拿

  • 冰雕玫瑰

    生死存亡时刻的滴血之恩,让爱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绵延不绝安文自认为是一个怪癖的学生,喜欢独来独往的他,在翻遍了网上的招租启事后,终于在离校园很远的郊区找到了一处古旧的出租屋,从此搬离了寝室。好在大学的课不多,因此也不会太麻烦。搬来的第一天,

  • 跳下悬崖的寻宝者

    占师的谶语浩渺的大西洋加勒比海上,一艘载有数十人的游船正向目的地拉林特岛进发。这是当地旅游公司组织的又一次寻宝之旅。据传,18世纪末曾有三位有名的欧洲海盗船长将他们毕生掠夺的财宝藏在了这座岛上,精明的旅游公司为此才开通了这条名为寻宝之旅的线

  • 悬崖历险

    那年我15岁,失学却已达3年。父亲认定他的儿子不会有啥出息,便早早结束了我的小学生涯。那是个嘎嘎冷的冬天,我领着弟弟到一个叫李家沟的地方捡柴。有位叫老王头儿的人烧荒燃着了森林,很多树不幸遇难,我们就砍回那些枯树当柴烧。平坦些的地方被我们一天

  • 探险家的使命

    有位探险家说,他探险是为了把脚印印在人类没有踏足过的地方。另一位探险家说,探险的魅力在于填补地图的空白。他们都没有说明,出现在人类没有到达过的地方,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让人甘愿尝遍千辛万苦甚至付出生命?一次,在北京房山区的一个溶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