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

爱的春天不会有天黑

收录日期:2025-08-07 14:52:27  热度:7℃

1

我和沈钧都是从乡镇中学考进市一中的学生,不仅同班,高中三年还住在同一间宿舍。

刚上高中那阵子,因为终于摆脱了父母的严厉管教,我们这群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就像突然被放飞的鸟,欢喜雀跃,扑腾得迷失了方向。

我们宿舍住六个人,而沈钧是最不合群的一个。同样来自农村,他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都让我们反感。难道农村来的,就得穿成一个土包子吗?再加上他长得瘦小,豆芽菜一般,我们都不屑和他交往。但毕竟是住同一间宿舍的兄弟,周末大家结伴出去时,都会邀他,可他不领情,一次也没和我们出去过。有时收到家里寄来的生活费时,我们就会凑点钱到校外的小餐馆里聚聚,改善一下生活,也增进友谊,但沈钧对此却嗤之以鼻。

刚开始我们以为沈钧是怕花钱,从他并不多且破旧的衣物中,我们感觉得到他的贫穷。如果他合群些,表现得卑微且乖巧一些,我想我们宿舍的兄弟都会愿意帮助他,并且不会去和他计较谁出钱多少的问题,但他偏不这样,反感别人的怜悯,而且还高调地摆明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对谁都没有好脸色。

宿舍睡前都有开“卧谈会”的习惯,谈论班上哪个女生最漂亮,哪款新出的手机最时尚,什么电脑游戏最好玩时,他会不合时宜地冒出一句:“真是肤浅,拿着父母寄来的血汗钱在这里胡混,还那么得意。”他唐突的语言让谈性正浓的我们仿佛挨了当头一棒。

我是宿舍的老大,不仅年纪稍长一点,个头也最高,平日里众兄弟都对我恭恭敬敬,突然当众被沈钧这棵小豆芽菜教训了一顿,颜面何存?沈钧睡我上铺,我恼怒地蹬掉被褥,双脚直踹床板,厉声骂道:“你这个小王八蛋,欠揍呀!”没想到沈钧这家伙,人长得瘦小,脾气却不小,他火药味十足地回敬我:“踹什么踹?有本事把这床板扔到楼下去?”

我一骨碌爬起来,硬生生地把睡在被窝里的沈钧给拽了下来。如果不是宿舍其他人拼命拉开,我肯定要好好修理这小子一顿,太不上道了,居然和我叫板。

那天晚上以后,我和沈钧就结下了梁子,无论在宿舍还是在教室,我们都当对方是空气。我的人缘好,成绩也不差,宿舍的几个兄弟整日里围着我转。我们呼朋引伴,玩得乐不思蜀,个性孤僻的沈钧终日里一个人来来去去,落寞而孤单。

2

宿舍里的老三许明,从进高中开始就穷追不舍地向隔壁班的一个女生献殷勤,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那女生终于答应和他约会了。

约会是要花钱的。我们来自农村,家境一般,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计算着用,身上能余下来的钱并不多,但我们除了出谋划策外,还把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都鼎力相助了。可许明数了数,钱还是太少,这样去和一个女生约会实在是没面子,于是他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沈钧。

我们都知道,虽然沈钧家里穷,但他自己会写文章挣钱。上高中后没几个月,我们就发现他一直在给杂志社写稿,时常能收到各种样刊和稿费单。许明在班上是负责收发信件的,沈钧的稿费单都要经过他的手,至于沈钧这几个月以来到底收到了多少稿费,许明心里最有谱,为此他希望沈钧能帮助他。

我们曾听许明说过,沈钧的稿费每个月都有几百元,最多的一次,单单一张稿费单就有两千元。他平时那么节省,又不出去玩,在这个宿舍里,无疑是个小财主了。除了找他借钱外,别无人选。再加上平日里,许明对沈钧还是比较友善的,他的那些样刊、稿费单一次也没弄丢过。我们都以为,这一次沈钧肯定会帮助许明,而且这也是一次他向我们几个兄弟示好的绝佳机会。

许明还没开口,沈钧却先说话了:“你不要看我,我不会帮你的,我的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写稿挣来的,不可能借给你花天酒地。”说完,他径直走出了宿舍。


猜你喜欢

  • 苏轼义救弃婴

    宋代大诗人苏轼的爱心如同他的作品一样,散落在许多方面。而他救助弃婴的事迹尤其令人感佩。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贫穷落后的山东密州(今诸城)任职,担任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当时密州的百姓生活很困苦,苏

  • 王安石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

    一场绵绵春雨,南京便浸润在淡淡的烟云中。大江东去,钟山巍峨,如一幅静默淡雅的山水画卷。钟山脚下,王安石静静地伫立在他修葺完毕的半山园内,风吹过,丝丝雨意萦绕着他的白发。天色渐晚,墙角边疏落的几株梅花,让半山园显得更为孤寂苍凉。担任宰相,被罢

  • 邋遢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但就这么一个光辉灿烂的千古风云人物,却是个地道的邋遢鬼,个人卫生一塌糊涂,长年累月不漱口不洗头不洗脚不洗澡不换衣服,整个人酸臭难闻,简直就是北宋版的“犀利哥”。年轻时,王安石当过扬州太守韩琦的秘

  • “偏食”王安石

    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那朋友说摆在王公那头,王夫人说:那就是了,

  • 李白的行走

    李白一生漂泊,几乎游遍名山大川,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飘逸洒脱的行者形象。在李白的行旅中,他对浙东一座并不太知名的天姥山表现了特别的偏爱,不仅在早年表达了倾慕之心,在中年遭受人生的重大转折时还写下了“梦游”的诗篇。李白为什么对天姥山这么向往?这是

  • 李白游世外桃源

    早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各地都布满了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一次,李白独自撑船在江上喝酒吟诗,忽然,一个大浪把他卷进了水底下的一个山洞里,李白如果向上游得话,还有很远的陆,所以他选择了往洞里游。不一会就来到了一个气室,里面有一个通向

  • 李白游世外桃源

    早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各地都布满了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一次,李白独自撑船在江上喝酒吟诗,忽然,一个大浪把他卷进了水底下的一个山洞里,李白如果向上游得话,还有很远的陆,所以他选择了往洞里游。不一会就来到了一个气室,里面有一个通向

  • 李敖的教养

    李敖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但在我眼中的李敖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在凤凰网,走下车子,看到那些自发欢迎他的李敖迷们,他的笑容是真诚的。和网民聊天一个多小时,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结束了聊天,对于别人要求他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