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世俗滚滚而下,我依然不羁

世俗滚滚而下,我依然不羁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8:35  热度:11℃

曾有人问杜拉斯:“您在生活中最喜欢什么?”她说:“这很容易回答,爱。”在她眼里,没有爱的时间是无权被记住的。杜拉斯对感情的极度渴求,有一部分是源于她的成长环境。杜拉斯1914年出生在越南,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偏爱她那个酗酒且暴力的哥哥,她在亲情的荒芜中长大。就好像自幼穷怕了的人成年以后爱财如命一样,杜拉斯在感情方面总是不知足,而且吝啬异常,她总觉得别人是在剥削她,蓄谋暗算她,她需要被源源不断的安全感浸润,些许的疏离和伤害,都会激起她神经质的大幅反应。她一生都有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因此,爱上她或者被她爱,往往意味着自虐。这一点在她晚年表现得最为明显。

18岁时她随家人离开越南前往法国,她离开初恋情人时没有流泪。25岁时她与昂泰尔姆结婚,然后在书业俱乐部工作,陆续发表小说。1944年,昂泰尔姆被捕,他被关押在德军集中营里的时候,杜拉斯与情人住在一起。等待他归来。她把这一段经历写进《痛苦》。一年后,丈夫回来,她说:“我爱过你,可是我现在不能再和你生活在一起了:”两人离婚后,她与情人同居。但后来他们也分开了,因为杜拉斯视写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有时彻夜不停地写,没有男人可以忍受。

安德烈亚此后一直陪伴着她,直到1996年她离世。在此期间,他是她的情人、奴隶以及出气筒。他整天替杜拉斯整理稿子,购物,干杂事,还要挨她骂,被她罚。他经常出逃,有时彻夜不归,在车站或酒吧里过夜……但他总是会回来的。杜拉斯和这个男孩在一起生活了16年。不知道他爱吃什么,因为她从来没有把菜单递给他;他只能看由她挑选的书:除了杜拉斯,他不许和任何人说话:他姐姐、妈妈、朋友和同学……他的社交圈子,就是她笔下的人物。

但她还是怀疑他的感情。安德烈亚在回忆录中写到,杜拉斯有时问他:“要是我一本书都没有写过,你还会爱我吗?”他低头不语。她说:“不知道你在我这里干什么。也许是为了钱。我先告诉你,我什么都不会给你。我了解那些骗子,别想骗我。”这种情形经常发生。她有时甚至把他赶出家门。杜拉斯死后,他确实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在她病危之际,她已经说不出话时,却挣扎着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

同样的,做杜拉斯的朋友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法国时尚杂志《玛丽嘉尔》的主编芒索与杜拉斯是闺密。杜拉斯每次搬家,都要芒索跟着她,30年一直如此。另外,她也不许芒索质疑她任何一部作品的质量,否则就可能被驱逐。事实上,芒索同样是个优秀的作家,从60年代就开始写小说,萨特曾给她的书写过序。杜拉斯有一次质问她:“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可以忍受我,一个作家是不能忍受另一个作家的。”芒索的《闺中女友》一书或许能够给我们答案。杜拉斯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她多样而矛盾的性格魅力。她富于行动。能一本接一本地写书。不放弃对男人、植物、艺术、食物、晚会的热情。但她一生都像少女一样任性,酗酒行乐,68岁时还被送到医院进行戒毒治疗;她又有着孩子气的怯弱。大雨之中无助地躲在屋檐下啜泣,因为“害怕一个人待着”:穷困寒酸,穿得像个乞丐……不过,杜拉斯后来还是和芒索断交了,理由仅仅是。芒索在写关于杜拉斯的作品里,提到了她的出生年月。杜拉斯认为芒索是卖友求荣。出卖朋友的隐私,以期待作品被人关注。

70岁出名之前,她一直都很穷,一件黑色坎肩,一条筒裙穿了15年。幼年时,她妈妈辛苦积攒的钱被殖民地官员骗走了,所以她反抗政府、厌恶法律,视它们为自由的障碍,她鄙夷公务员,称他们为制度的走狗。

“杜拉斯热”一直延续。在法国的塞纳河边的左岸咖啡馆。常常可见身穿巴黎时装的女郎手里拿一本杜拉斯的小说凝思,这几乎成了法国小资情调的一个缩影:而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深受她的影响,林白、陈染、卫慧、安妮宝贝都模仿借鉴过杜拉斯的风格:在知识分子中。杜拉斯也拥有大量粉丝,王小波曾经说:“她的书让读小说的人狂喜,让写小说的人害怕”……

猜你喜欢

  • 微笑

    她朝一个忧郁的陌生人莞尔一笑。这微笑似乎令他感觉好了许多。他记起了曾经帮助过他的一个朋友,于是给他写了一封感谢信。朋友读完这封信非常高兴,于是用完午餐后留下一份面值不菲的小费。小费面额之大令服务员大为吃惊,凭着直觉,她将小费作为赌注赌了一把

  • 第二次饶恕

    在十七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下来,丹麦打了胜仗。一个丹麦士兵坐下来,正准备取出壶中的水解渴,突然听到哀求声。他发现一个重伤的瑞典人,双眼正盯着他的水壶。“你的需要比我大。”丹麦士兵走过去,把水壶送到伤者的口中,但是对方竟然

  • 温暖

    有一天,麦克和一个旅伴穿越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某个山口,他们看到一个躺在雪地上的人。麦克想停下来帮助那个人,但他的同伴说:“如果我们带上这个累赘,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性命。”但麦克不想丢下这个人,让他死在冰天雪地之中。当他的旅伴跟他告别时,麦

  • 两文钱

    有一天一个长老和他的徒弟坐在寺庙门前,看信徒们捐钱。有一个富人捐了一千两银子,接着一个穷老太婆捐了两文钱,长老说这个女人捐了很多,徒弟们都很惊讶地说:“刚才那个人捐了一千两,您没有说话,这女人只捐了两文钱,为什么您说她捐得多呢。”长老说:“

  • 为花请命

    日本九州福冈市准备拓一条马路,以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施工中要砍倒一排樱树。一棵含苞未放的樱树已被锯倒。第二天,附近一棵樱树上出现了一首致福冈市长的诗:好花堪惜,但希宽限二日;容得花开,艳此最后一春。这首诗不胫而走,传遍全市。不久,树枝上又出

  • 萨克莱的“药丸”

    与查尔斯·狄更斯齐名的英国小说家萨克莱,一生助人为乐,且做好事不喜留名。当他得知某个朋友有困难时,便时常用假名、另名甚至不具名汇款,加以接济。寄钱时,他爱把钱装在用过的丸药盒子里,附上一封没有写信人姓名、地址的信。还在盒上写明“服法”:“每

  • 默仙的一只手

    默仙住在丹波的一座寺院里。他有一位信徒的太太,并在她面前握起一只拳来。“你是什么意思?”这位太太惊异地问道。“假如我的拳头永远这样,始终不变,你称那叫什么?”他问。“畸形。”这位太太答道。“只要你多多了解这点。”默仙说道,“你就是一位贤内助

  • 狐狸爆破手

    美军有座弹药库,向其周围各个军事据点供应各种弹药。于是,炸毁这座弹药库成了越南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弹药库是军事重地,美军设防极其严密。所以,越军爆破队几次行动均被发现、击败。这时,越南民兵派人支援,带来了几只他们训练有素的狐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