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身无长物

身无长物

收录日期:2025-08-08 06:28:06  热度:10℃

东晋时期,有一个叫王恭的人,做过将军、刺史等高官,还担任过太子的老师。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生活也相当俭朴。
有一次,王恭跟随父亲到了会稽(kuàijī,今浙江绍兴),因为那里盛产竹子,所以回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时带了一领精美的竹席。
回到建康后,一个叫王忱的朋友去看望他。王忱见他坐的那领竹席既舒适又美观,心里非常喜欢,便对王恭说:“你从盛产竹子的地方回来,这样的好席子一定带了不少吧?是不是可以送给我一领呢?”王忱笑笑,便答应了他。
王忱走了以后,王恭便让人把竹席给王忱送了过去。因为仅有的一张竹席已经送给了王忱,所以王恭读书、吃饭只好坐在草垫子上。
王忱知道这个情况以后,十分吃惊,他找到王恭,非常抱歉地对他说:“我还以为你有好几领这样的席子呢,所以才开口向你要的,没想到你只有一领。”王恭笑了笑,说:“看来你还不怎么了解我。我在生活上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文是:“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后来,人们引申出“身无长(zhàng)物”这个成语,表示没有多余的东西。现在常用来比喻生活穷困,一无所有;有时也比喻为官清廉。长物,多余的东西。

猜你喜欢

  • 苏轼的老婆是谁?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诗词书画及散文成就都极高。苏轼是谁,想来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这么一位大才子的妻子又是何等佳人,想来大家都不了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鬃如霜。

  • 如何评价苏轼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他最重要的历史成就不在于政治,而在于文学,他是宋代历史上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诗词书画加之散文,都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很多还是那方面的巅峰代表。从政治上来说,苏轼是一个想要有所成就,且关爱百姓的官员。但是因为他在某

  • 耳聋的青蛙

    于丹曾讲过一个故事,一群青蛙想比一比谁能够爬上铁塔的顶端。开始时,它们奋勇争先。可是等到爬一半的时候,青蛙们打起了退堂鼓。望着遥不可及的塔顶,它们停下了。只有一只青蛙没有停下来,一直在努力。那些停下来的青蛙,看着这样一个瘦小的同类,有感叹,

  • 爱情的战争

    前阵子大学同学聚会,时隔八年再度聚首,大家都分外激动。有位女同学没有出席,我问起她的近况,结果听说她至今还坚持在“小三”的第一线。这位女同学是当年的校花,有才有貌、又有家世背景的好男子等着她去挑,可她偏偏在毕业那年看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转眼八

  • 母爱的颜色

    那是女儿不满一周岁时的事情了。女儿的体质特别弱,可以说女儿的一周岁是伴着汤匙里的药度过的。那一次,虚弱的女儿又病了,在医院里住了一个多星期。连续几天的点滴,让女儿的腿上、小胳膊上出现了不少褐红色的小针痕。那天半夜的时候,女儿的病突然加重了,

  • 别人不是自己的目标

    一株优秀的小草不能将一棵大树当做自己成長的目标,因为无论它怎样努力,都不会变成树,它的目标应该是理想中的自己。同样道理,一棵优秀的树木也不能将另一棵树当做自己的成長目标,只要按照自己的能力自然地成長就足够好了。它可以拿另一树木当榜样、做老师

  • 三棵树的梦想

    从前,有三棵树,它们都有各自的梦想。第一棵树想成为一只聚宝盒,里面装着金银珠宝等世界上一切珍贵的东西。第二棵树想被建造成一艘雄伟的大船,上面载着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第三棵树想长成世界上最高的一棵树,这样便能离上帝更近。许多年过去了,来了一群伐

  • 赤脚往前冲

    小时候,他的音乐启蒙来自于当时农村的大喇叭。每当早晨大队那个大喇叭播放美妙音乐的时候,他便背起书包,赤脚踩着音乐的节拍,奔跑在上学的小路上。时间一长,他竟然能够唱出跟大喇叭里一样的歌声。放学时,他要穿过一道铁索桥,桥下是浪涛滚滚的岷江,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