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致我的孩子们

致我的孩子们

收录日期:2025-08-08 07:10:02  热度:8℃

今年,我一百岁了,趋近于人生尽头。回顾我的一生:在八十岁前,一直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的生活;八十岁后,未能预知的因缘际会,将我的绘画事业推向了巅峰,随之带来的效应,便是我成了所有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大器晚成的画家。人生真是奇妙。

我的老伴已离去多年,孩子也依次被我送走,我的同龄人也一个个离开了我。我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越来越喜欢与曾孙辈们一起玩,他们累了、倦了,便喜欢围坐在我身旁,不嫌曾祖母絮叨,听我说些老掉牙的人生感悟。

有人问,你为什么在年老时选择了绘画,是认为自己在画画方面有成功的可能吗?我的生活圈从未离开过农场,曾是个从未见过大世面的贫穷农夫的女儿、农场工人的妻子。在绘画前,我以刺绣为主业,后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拿起画笔开始绘画。假如我不绘画的话,兴许我会养鸡。绘画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保持充实。不是我选择了绘画,而是绘画选择了我。假如绘画至今,我依旧默默无闻,我想现在的我依旧会过着绘画的平静日子。绘画之初,我未幻想过成功,当成功的机遇撞上了我,我也依然过着绘画的平静日子。正如在曾孙辈眼里,今天的我依旧只是爱絮叨的曾祖母。

年轻人来信,说自己迷茫困惑,犹豫要不要放弃稳定的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幸运的。有自己真兴趣的人,才会生活得有趣,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情时,投入时的愉悦、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褒奖,正如写作是写作的目的,绘画是绘画的赞赏。今年我一百岁了,我往回看,我的一生好像是一天,但这一天里我是尽力开心、满足的,我不知道怎样的生活更美好,我能做的只是尽力接纳生活赋予我的,让每一个当下完好无损。

七岁的曾孙女抬头问,我可以像曾祖母一样开始绘画吗?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我将她拥入怀里,摩挲着她的头发,紧握着她的小手,注视着她,认真回答:任何人都可以作画,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作画。如人人都可以说话一样,人人也都可以选择绘画这种认知及表达世界的方式。不喜欢绘画的人,可以选择写作、歌唱或是舞蹈等,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找到你心甘情愿为之付出时间与精力、愿意终生喜爱并坚持的事业。

人之一生,行之匆匆,回望过去,日子过得比想象的还要快。年轻时,爱畅想未来、到遥远的地方寻找未来,以为凭借努力可以改善一切,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到几年光景,年龄的紧迫感与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我们无一幸免地被卷入残酷生活的洪流,接受风吹雨打。今年我一百岁了,我的孩子们,我多想护你们一世安稳、岁月静好,然而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所希冀的是,你们能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寻觅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爱侣,孕育那么一两个小生命,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我的孩子们,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时的专注与成就感,足以润色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碎日常生活带来的厌倦与枯燥,足以让你在家庭生活中不过分依赖,保留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寻觅到一个懂你爱你的伴侣,两个人组成的小小世界,便足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在面对生活的磨砺与残酷时,不觉得孤苦,不会崩溃。孕育小生命的过程中,会感觉到生命的奇迹,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力量,当一双小手紧抓着你时,完全的被依赖与信任会让你感受到自我的强大,实现自我蜕变式的成长。

人生并不容易,当年华渐长、色衰体弱,我的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回顾一生,会因自己真切地活过而感到坦然,淡定从容地过好余生,直至面对死亡。

猜你喜欢

  • 身世

    “爹,今儿咱就把话挑明了,你要是执意您的想法,那咱就得分家。”这是张老头的儿媳妇马凤兰对他说的,张老头一家住在离镇子十几公里的柳林村里,家里做的是以卖蔬菜为生的生意,虽说挣不了几个钱,可是供一家子简简单单的生活还能将就。马凤兰是张老头的儿子

  • 天冷了多穿些

    认识王大娘的人都羡慕她,说她是个幸福的人,孩子出息而且孝顺,可以有一个惬意的晚年。但是,外人看到的往往只是这些表象,幸不幸福,只有王大娘自己知道。按说旁人讲的也没有错,王大娘的儿子姜远在外头当大老板,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赚钱赚到手软的大款。姜

  • 喜欢一个人,就给他一颗糖

    我曾在十五岁那年,热烈地暗恋过一个男孩。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一封信里说,“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突然爱上了你”。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喜欢上了他。十五岁的时光里,我喜欢的那个男孩,是隔壁班的班长,我在日志里叫他小武。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某个早晨的

  • 能不能再为你跳一支舞

    遇到他的那年,正是她最落魄的时候。母亲生病住在医院里,需要很多钱,可是她什么都没有,除了一张漂亮的脸蛋,再就是会跳舞,除此别无所长。她在歌厅里找了一份给人伴舞的差事,每晚像那些歌手一样赶场子,多跳一场,多赚一份钱,很辛苦。等攒够了给母亲做手

  • 老袁的伤心事

    老袁是镇子上有名的吝啬鬼,虽然一方之内,他的家境也算是个出类拔萃的,只不过,老袁似乎是无论面对多少的财富心里都永远也不会有满足感,平常的那个节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家徒四壁呢。老袁三十岁讨了个媳妇儿,这媳妇儿的抠门劲儿可跟他有的一拼。正所谓不

  • 母亲的“情敌”

    最好的童年记忆与二姑有关我们七兄妹的童年记忆,与两个女人有关。母亲代表愁苦。她嫁给父亲时,正是家里最穷时。她的加入虽然等于增加了一个劳力,但多一个人挣工分的喜悦,很快被接二连三出生的孩子们冲刷得干干净净。她总是发愁,愁粮食不够,愁学费难凑,

  • 没有短信的爱情

    有时候看老电影,看到影片人物错失机会的关键情节,比如一个没能接到的电话,我就不禁总是感到遗憾。如今的电子时代,没有接不到的电话了,它每天会在我们的衣袋里响起来。就连那很久以前的恋人,也随时都能在社交网站上看到。想想电影《日瓦戈医生》吧,日瓦

  • 爱的毛线衣

    十八岁那年,阿东打架伤人,被判了六年徒刑。母亲早年守寡,含辛茹苦地将他养大,这件事让母亲伤透了心。所以从阿东入狱那天起,母亲就没来看过他。阿东入狱后的第一个冬天,他收到了一件毛线衣,毛线衣上别着窄窄的纸条,上面写着:好好改造,妈指望你养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