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陆游临终留诗

陆游临终留诗

收录日期:2025-08-07 14:51:14  热度:9℃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音jùn)做枢密使。

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当时枢密院有个编修官陆游,很有文才,张浚就派陆游起草这份诏书。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浙江山阴人,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抢杀掳掠,陆游从小就尝够了国难的痛苦,也看到、听到江南军民抗击金兵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勤奋学习,能写一手出色的文章。二十九岁那年,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被取为第一名。恰巧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音xūn)也参加这次考试。秦桧在考试前就暗示考官,要让秦埙得第一名。考官没买他的账,还是秉公办事,让陆游中了第一名。

这件事使秦桧十分恼火。到了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参加考试。主考官发现陆游的文才,又想让他名列前茅。秦桧得知这件事,更是生气,蛮横地命令主考官取消陆游考试的资格,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试官的责任。打那以后,秦桧对陆游怀恨在心,不让他参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到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的才能。张浚手下的两名主将又相互猜忌,发生摩擦。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今安徽宿县北)打了一个败仗,宋军全线溃退。

北伐失败,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

宋孝宗在金兵的威胁下,抗金决心也就动摇起来。第二年又跟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打那以后,再也不敢提北伐的事。

差不多过了十年,负责川陕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听到陆游的名声,把他请到汉中去,做他的幕僚。汉中接近抗金的前线,陆游认为到那里去,也许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为收复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到了那里,他曾经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衙门里,他常常亲眼看见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危险给宋军送来军事情报。这些情景使他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希望。

他经过详细考察之后,向王炎提出一个计划。他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先收复长安,要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怀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这样一过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换了两个皇帝——宋光宗赵惇(音dūn)和宋宁宗赵扩,南宋王朝始终没有决心收复失地。陆游长期过着闲居的生活,他把满腔爱国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

公元1206年,韩侂胄(音tuōzhòu)担任宰相,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这使陆游十分兴奋。但是韩侂胄的北伐,并没有充分准备,加上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使最后一次北伐又失败了。宋宁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杀害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

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猜你喜欢

  • 要嫁就嫁给肯背你上楼的男人

    她是城市的白领,他是城市的扛包工人。高中毕业后,两个人划着完全不同的青春轨迹。可是,他们依然保持着恋人关系,仅仅是保持着。白天,她在公司喝正宗的雀巢咖啡,下班后,她吃他买来的廉价冰棍;中午,她品味着公司精致的饭菜,晚上,他带她去脏兮兮的饭馆

  • 牡丹婆的骇俗爱情

    牡丹婆是邻居的一个阿婆,生于四十年代。我几乎想象不出来这样一个小镇上,出生在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战争环境下的牡丹婆以及他们那代人的婚恋观。对于那个年代,我的概念似乎始于张爱玲,又止于张爱玲。那种旧上海的灯红酒绿和妩媚妖娆,那种印象中的矛盾让我

  • 沉睡花梦间

    花开的声音,透露着风的痕迹,隐匿着云的消息,送来雨的温柔。隔着薄如蝉翼的窗纱,我寻觅着你的踪迹。也许我该走出你的视线,不然,如何被你遗忘?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不知你的模样被寒风冷雨过滤后,是否长出稚嫩的双蕊。其实,你早已走入我的心中,就像当

  • 蓦然回首,原来可以如此幸福

    静终于憋不住,伤心混杂着焦躁的情绪如山洪般爆发了。拿着电话,原本佯装快乐的语调走了形突然换成了哭声。然后是静如竹筒倒豆子般噼里啪啦的抱怨声。凭什么!凭什么静这么累!看着周围的同学周末相约去吃饭的,逛街的或者在温暖的午后捧着花茶抱着电脑闲适安

  • 恋上那个会画素描的女生

    他和她是在大学认识的,彼此都是青涩的十八岁的青春年龄。他来自北方城市大连,而她的家乡在温婉的南方城市南昌。那日,他满头大汗地从篮球场跑回宿舍要接一个家里打来的电话。在食堂的拐角处,把一个迎面走来的女孩差点撞倒在地。女孩手里的画夹重重地摔在地

  • 沉默的父爱

    一直以来,总认为父亲并不喜欢我,上有一个漂亮聪慧的姐姐,下有一个活泼机灵的弟弟,我就是夹心饼干中的那抹微弱的夹心,我木讷寡言,一直被遗忘。从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单父亲从未过目过,我的59分、89分引不起父亲的情绪波澜,而姐姐的99分却能使他勃

  • 镜中白发只数丝

    早上对镜梳头,发现几丝白发银光璀璨。本想除之而后快,恶念闪烁数秒随即消散,心想这几根白发,不知沉默了多少年才闪亮登场,毕生荣耀尚未展现,所以要容得人家安然存在。孩子就在我身旁,他一边超级自恋地抚一下自己那黑得像乌鸦的翅膀,亮得像金龟子的壳一

  • 母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

    是本闲书,随手一翻,蹦出一句“母爱,是一场又一场的辜负”。刺目,伤心。掩卷,潸然泪下。是的,掏心掏肺的付出,不等转身就被辜负。不变的,是依旧执著的付出,即便转身落泪,还是笑着付出。这个一直被伤害的固执的人就是那个被称作“母亲”的人。三十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