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两度高考落榜后的大导演

两度高考落榜后的大导演

收录日期:2025-08-07 15:29:28  热度:7℃

李安的中学时期有多么苍白失意,从犹如他前半生自传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一书中可略窥一二。整本书厚达近五百页,但谈到自己的中学岁月。李安只用了短短五页篇幅,里面甚至还有一页半,是他的好友回忆俩人的年少情谊。

在典型的“外省”家庭中长大,李安从小跟着妈妈看电影,小学三年级时就自编自导话剧找同学一起表演,还会反串女生,但这些天赋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显得不值一提。

李安身为台南一中校长李升的大儿子,书读不好,就是自尊心最大的挫折,“青春期我在行为上倒没什么叛逆,就是喜欢胡思乱想,读书不专心,”彼时驼背又害羞的李安,对高中的印象,除了上课,就是补习。帮他补习的老师,全是台湾中南部名师,但成绩不见起色,高一时李安就勇敢地对父亲说了自己的志向,“其他科目都不喜欢,我想当导演。”

大人们对此不以为然,当然也无法帮助李安从联考的困境中杀出重围。第一年考大学,李安以6分之差落榜;第二年重考,数学甚至考了0.67分,再度以1分之差落榜。“二度落榜在我们家有如世界末日,我根本没想到会发生在我身上,”李安当时最大的情绪发泄,不过是把桌上的台灯、书本一把扫到地上,然后跑出家门透透气。

李安后来考上艺专影剧科,据他形容,是“灵魂第一次获得解放”,那时才发现、原来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读书与升学。他在舞台上找到真正的自己,学芭蕾、写小说、练声乐,甚至是画素描,各方尝试后在电影领域里渐放光芒。

不过,李安虽然在艺专如鱼得水,但父亲的期待也一直悬在年轻的心上。他回忆在专二升专三的暑期环岛巡回公演,因为累成黑瘦模样而被老爸训了一句“什么鬼样子”。他愤而走回房间把房门锁上,“这是我第一次胆敢有此犯上举动,已经是很革命了!”即使后来父亲答应李安去国外念电影,初衷也是希望他拿个博士成为学者。

23岁前,李安在台湾度过,青春时期在学业上的不顺遂、无法满足父亲的期望,让李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毫无保留地拼命去尽最大努力,不断地给自己压力,仿佛一直想要证明什么。即使后来拍了《卧虎藏龙》,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加持,李安还是会说,“我可以处理电影,但我无法掌握现实。面对现实人生,我经常束手无策。只有用梦境去解脱我的挫败感。”

反倒是当年对这个长子有着传统士大夫期望的李爸爸,曾写卡片劝解儿子,“用力不要太深。着色不要太重。”

从青涩紧张到大气从容,全世界的影评人总是想要为李安的成功找理由。但找到最后,那个镜头可能就是落在一个瘦小的16岁台湾男孩,对着自己不敢反抗但又不愿顺从的父亲说,“我想当导演”。

后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在电影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目前李安已获得两个金狮,一个奥斯卡最佳电演奖。这意味着在欧洲艺术圈子或者好莱坞圈子,他均已享有令人尊敬的地位。


猜你喜欢

  • 母亲节,那一百个心酸的电话

    朋友是位爱心人士。她学的是幼教专业,毕业后筹办了幼儿园,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她不满足,把目光瞄上了老年事业,又新增加了老年公寓经营,短短几年时间就开设了三四家分部。但是朋友说,近来她很郁闷。接着,她向我讲起一件事。母亲节前夕,她决定组织一个

  • 滚龙沟

    康熙二十九年夏天,康熙皇帝忽然接到一份紧急的军事情报,说是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阴谋叛乱,纠集了一伙乌合之众,号称十万兵马,由北向南杀来,已经离京师不到一千里地了。康熙闻讯大怒,亲自统帅大队人马,离开京师,日夜兼程,直奔塞罕坝上,

  • 留魂玉

    北宋年间,在京城附近有一家玉器作坊叫琢玉轩。轩里新添了一名工匠林南生,他来的当天,老板就暴病殁了。因此,这老板娘一直认为林南生是个不吉利的人,打算把他赶走。林南生苦苦哀求,死活非要留下来,并声明不要工钱,贪财的老板娘便答应了。其实,林南生此

  • 谁在说谎

    王老师班上有个特别皮的男孩叫刘晓,一天刘晓突然哭着跑进校长室说:“呜呜……校长爷爷,王老师打我。”说着指着头上一大块红肿的地方给校长看。校长觉得事态严重,马上打电话通知了刘晓的家长,并叫王老师到校长室来。王老师接到通知,等到下课铃一响,急忙

  • 老太太岭的传说

    在英格吐河上游的河岸上,有一座高不足三丈的大土岗。一千多年前,在岗上曾有一个靺鞨部落,居住着八十多户人家,他们除了种田和养猪,还从祖上传承下来了养貂的本领,尤其是猎户们训养的猎鹰海冬青,更可谓是地方特产。部落里的人除了每年向渤海国州县上缴一

  • 破夜壶占卜

    从前,有一家人家,夫妻二人,一个孩子,男的叫宗九,种种田,女的叫阿兰,织织布,生活过得蛮称心。有一天,女的叫官人到集上去卖布。男的把布卖掉后,就来到赌场里,一歇工夫,就把布钱输个精光。他垂头丧气地往家走,一路上想着怎样向娘子交待,走到村口,

  • 孝顺媳妇忤逆子

    过去,和桥镇上有一户人家,老公婆养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徐寅,小的叫徐祖。徐寅讨了老婆,在宜兴做大事体;徐祖还未成家,同爹娘在和桥过日子。有一天,老太婆叫老头子到大儿子那里去要点铜钱,好过日子。第二天鸡叫三遍,老头子就出门上路,赶到宜兴,找到大

  • 一棵韭菜

    东庄王老奶奶有三房媳妇,由于她平时省吃俭用,一家数口日子还算过得去。这年,王老奶奶得了病。她想:眼看自己就不行了,往后,这个家让谁当呢?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个好主意。一天,王老奶奶将一棵韭菜丢在屋后路边,然后将大媳妇喊来。大媳妇一进婆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