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母亲想要的东西

母亲想要的东西

收录日期:2025-08-08 05:12:25  热度:10℃

现代社会的父母,只要生育了孩子,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教育孩子。但如何培养、教育、陪伴孩子的事,大多转交给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保姆。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父母只给予孩子的生命,血浓于水的亲情,也远不及那个年代的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也就是因为这样,让那个年代的亲情更真切。

我们的父母,在生我的那个年代,是给了我两次生命的人。因为在那个根本吃不饱饭的年代,生下的孩子如何养活,是父母们最担心的事。

记忆里有很多个夜晚,母亲在生产队的田里插完秧回家,将队里分得的一点米饭,一口没吃地带回家,悄悄地叫醒熟睡的我,用筷子一口口地喂进我的嘴里。这一小碗饭,是母亲天不亮就赤脚下到没膝深的秧田里,弯腰倒退着插秧苗,一直插到天黑,队里给社员准备的当天晚饭!

那是一个以命换命的年代!无怪乎当时流行一句话:“宁死当官老子,不死讨饭娘。”

生我,是母亲给了我第一次生命:一把屎一把尿将我们养大成人,是父母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次更难。

我这次回安徽老家,是我今年第五次回乡下陪母亲。或许是我回来多了一些,和母亲的交流也就更加亲密。母亲比以前更开朗、健谈,总说一些我小时候淘气的事。每每说到这里,她一脸的自豪,我却时不时偷转身擦一下眼角边渗出的泪花,也越来越珍惜和母亲的相处。

老娘在,我会想着家,想着回家。哪一天老娘不在了,我可能就不会回家了,因为家里没有了最用心等我的人……没有了老娘的老家,家,也就只是一座证明我曾经在这里待过的老房子:家,也就成了一座空房子。

偶然替母亲收拾屋子,发现多年前给母亲的零花钱一沓沓放在被子下面,几乎没动,甚至增多!也只有母亲会这样,也只有母亲会担心,哪一天儿子突然要用钱了怎么办!

猜你喜欢

  • 人总是自以为经历的风暴是唯一的

    在我们身边,总有人喜欢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诗化”,为自己创造许多传奇。好像平淡的世俗生活容不下这些“大仙”,一定要吃大苦受大难,经历曲折离奇才算阅尽人间。這种自我诗化的目的就是自我神化。因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精神取向,害苦了中国电影。

  • 《鸽子的颈环》

    下面是《鸽子的颈环》中我最喜欢的故事之一:有一天,齐亚德问他的大臣:“谁的生活是最快乐、最幸福的?”“就是陛下您了。”大臣们说。“但是,”齐亚德继续发问,“卡拉基人给我找的麻烦,还有帝国的边疆给我带来的忧虑,又该怎么说呢?”“尊敬的陛下,那

  • 顺与逆

    任何人的一生之中,都有顺境和逆境。顺和逆,是由环境决定的吗?少年或成年人可以这样想,但一到中年,就会明白,哦!原来顺境和逆境,都是由自己决定的。到了有更進一步的认识时,就更会知道,顺境或逆境,都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性格决定了一切。一个人,

  • 被别人贬低了怎么办

    话说,美国广告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互黑事件。先是百事可乐拍了一个广告:有个小男孩用自动售货机,先买了两罐可口可乐,但不是为了喝,他是为了拿来垫脚,够到高处的按钮,再买一罐百事可乐,然后扔下两罐当垫脚石的可口可乐,离开了。可口可樂当然不干了,马

  • 家净人安,人静心安

    前段時间去拜访一位工匠师傅,才入门,便被他的屋子惊艳到。各种各样的书占据了一整面墙,从房屋设计到家具摆设,方方正正,整齐划一,一如他这几十年来,对手艺的精益、专注、一丝不苟。作家刘亮程说:“一个人心中的家,并不仅仅是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是

  • 命运与人力

    在同一条河流的两岸有两个相同的村庄。左岸和右岸的农村都在地里种豆子。然而秋天河水泛滥,左岸的堤坝决堤,右岸却免遭此难。这时,左岸的农夫感叹天不助我,右岸的农夫因为自己的努力耕耘結出粒粒辛苦的硕果而感到喜悦。不能否认天命和人力都是存在的。只是

  • 败犬效应

    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看到别人陷于困境中时,都会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终得不到任何回报。这确确实实也是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心理学上称之为“败犬效应”,表现的是一种想对处于不利状况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状态。有一项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哈佛

  • 困于井下

    有个穷人,在命运之神面前诉苦,抱怨命运太不公平,为什么富人悠闲自在,而他要天天吃苦受累。命运之神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穷人说:“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他还是富,我就不再埋怨了。”于是,命运之神把富人变穷了,并给了他们一人一